APP下载

从技术理性看马尔库塞的研究特点

2014-09-01向盼盼

山东青年 2014年7期
关键词:技术理性马尔库塞意识形态

向盼盼

摘 要: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哲学家与批评家,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在他看来,技术消解否定性思维,使人们想象力枯竭;技术给予人们“虚假的需求”,加强了对人们的控制;技术非中立性,技术即意识形态。

关键词:技术理性;马尔库塞;否定性思维;意识形态

技术理性是由马尔库塞提出的,马尔库塞是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技术理性的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揭示了发达工业社会技术理性下人性、艺术、话语的单向度趋势。

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充分表达了他对技术理性的看法,他认为技术理性具有很多潜在的弊端:技术使人失去否定性思维,技术即意识形态等等。总的说来,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是持否定态度的,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技术压抑人性,并且消解了否定性思维,使人们无法超越现实,想象力枯竭。在《单向度的人》中,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危害进行了深度分析:“现在,虽然还存在着剥削,发达资本主义愈益完善的机械化劳动却在改变着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地位。在技术的总体效果范围内,机械化劳动是对生命力的一种长期占有、消耗和麻醉,是一种非人的苦役,甚至是更使人疲惫的苦役,因为机械化加快了劳动速度,控制了机械操作者并把工人们相互隔离起来。”[1]发达工业社会以技术理性作为手段,资产阶级的统治已然转变为管理秩序,而人附属于机器所导致的不自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不自由,被自由而舒适的生活所掩盖。人的否定性思维、超越式思维长此以往就会被消磨无几。劳动者们与资产阶级一体化,认同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大家一起分享技术理性所带来的好处,一起维护这舒适富足的不自由状态。

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非中立性,技术即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新的控制形式的工业技术,马尔库塞绝不认为它是中立的,他认为不能把技术本身同使用它的人以及它的用处区分开来。在马尔库塞看来,技术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设计,技术从来就是根据统治者的意愿与需求而并非人民的需求而设计的。技术本身就带有一种统治的先验性和控制的欲望。

值得探讨的是,《单向度的人》充分展示了马尔库塞所有关于技术理性的观点。纵观上述观点,不难发现马尔库塞在研究中有着以下几个特点:

马尔库塞仅从文化、意识形态方面进行研究,关于技术理性的负面性言论诸如技术理性导致社会各领域单面性之类缺乏足够的、有说服力的证据。在第一部分“单向度的社会”中,马尔库塞从政治领域、文化领域以及话语领域的单面性进行论述其论述大多为哲学的、抽象的阐释,缺乏真正可以证明社会单向度化已成大势的证据。如此看来,马尔库塞关于技术理性的否面性言论未免过于绝对。“从这种意义上说,他的分析与其说是一种数量化的社会学,还不如说是一种具有危机意识的‘未来学。”[2]

此外,马尔库塞在研究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中对技术理性的态度透露出深深的悲观主义。马尔库塞认为,最有希望提出抗议的是甚至连最基本的公民权都没有的青年学生、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无业游民、嬉皮士以及其他种族的受迫害者、失业者等等。因为他们最少分享发达工业社会制度的好处,所以还可能存有一定的批判性、否定性的向度。然而,革命是不可能依靠虽然身处底层思想却不进步的人的。所以,在这部书的末尾,马尔库塞以“只是因为有了那些不抱希望的人,希望才赐予了我们”[3]表达了他对无产阶级解放前景的悲观结论。

总的说来,马尔库塞的研究立论根据基本上是一种乌托邦幻想。虽然马尔库塞的思想研究存在着片面、悲观等影响其价值的因素,但马尔库塞关于技术理性的总体观点使当今社会的人们不得不警惕:“技术理性通过不断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并通过大众文化为人提供越来越多的消遣,由此而消解人的否定性和对社会的反抗。”[4]另外,在发达工业社会赞誉技术理性带来的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之时,马尔库塞以他“片面的深刻”震惊了整个60年代,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今天,旗帜鲜明是其思想长久不衰的根源。

[参考文献]

[1]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年,第22页.

[2]程巍著:《否定性思维——马尔库塞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245页.

[3]同上,第203页.

[4]衣俊卿著:《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65页.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猜你喜欢

技术理性马尔库塞意识形态
“单向度的人”与“君子不器”——比较视域下马尔库塞与孔子的技术理性批判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科技异化: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直接动因
从《单向度的人》解读马尔库塞的社会传播观
国内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性考量
西方现代性背景下的东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比较——以二战期间毛泽东、卢卡奇、马尔库塞文化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