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中国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开创

2014-09-01王铁钢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探索创新独立自主新中国

摘要: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1949~1965)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党在分析苏联文化建设弊端、借鉴二十多年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方法、建设主体等方面构建了一系列适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建设理论,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关键词:新中国;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探索创新

作者简介:王铁钢,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政治、经济、国防等制度基本上是学习苏联,但是对于文化建设,在学习苏联的同时,党和国家一直努力探索独立自主的建设道路,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理论体系。毛泽东说:“我们的文化教育政策不采取他们(指苏联)的办法,我们采取有领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①经过1949至1965年十七年的探索,党逐步构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顺利完成了新民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过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文化新形态、新范式,开创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

一、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原因和背景

在这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开创了一条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是在深入分析苏联文化建设的教训,并总结我国文化建设的历史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做出的选择,有其发展的内外驱动力。

1. 苏联文化教条主义和专制主义造成文化发展僵化的教训

苏联十月革命后教条主义盛行,那时的文学团体曾经对作家采取命令主义,强迫别人必须怎样写作。②文化专制主义也相当严重,排斥外来文化,将一切来自资本主义的文化包括先进的现代科技文化都予以拒绝,粗暴干涉文化、科学的发展,用行政命令代替制度建设,严重影响了文化发展的活力。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现,我国在学习苏联的同时,盲目照搬的弊端和苏联自身建设的不足逐渐显现出来。针对苏联不允许发表与主流观点不同的意见这一状况,毛泽东指出,对学术问题的不同意见不应当禁止,“这是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如果国内对此类学术问题和任何领导人有不同意见,也不应该加以禁止。如果企图禁止,那是完全错误的”③。一直负责思想文化工作的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也对苏联文化建设提出了质疑,他指出,苏联的某些经验不一定很好。比如,苏联在学术工作中比较粗暴,他们似乎有一种看法:凡是唯心主义都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都是反革命,反革命当然只好送公安部门,这就把思想问题与政治问题混淆起来。苏联常常说文艺落后于现实,但总是赶不上,这是为什么呢?这是方针不对头,党对文艺干涉过多了。④教条主义的盛行,对思想理论、文艺的粗暴干涉使苏联文化思想“越来越趋于僵化和高度集中,真正造成了一潭死水的局面,扼杀了知识分子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⑤。这些教训与问题使得党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必须探索出一条有别于苏联的更适合中国国情、更有利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道路。这是外部驱动力。

2.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二十多年文化建设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文化斗争中诞生的,在领导武装斗争之前,思想文化斗争一直是党反帝反封建的最有力武器。大革命时期,党利用报刊等舆论工具宣传反帝反封建主张,反对旧文化,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为革命高潮的到来营造了积极的舆论氛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创办报纸,编辑通俗读物,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开设学校,宣传党的任务与策略,普及文化知识。⑥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党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更深刻,要求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宣传和文化教育,“推广通俗书报,奖励自由研究,尊重知识分子,提倡科学知识与文艺运动”⑦,举办了《解放日报》等一批报刊,创作了一批反映根据地生活、革命斗争的新戏剧和文学作品。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成为指导当时以及后来党进行文化建设的行动纲领。可以说,任何情况下,普及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成为党的一种内在动力和自觉行为。

这二十多年的文化建设为党在建国后继续开拓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打下了坚实基础,也积累了一些成熟的经验。(1)确立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即毛泽东提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后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2)党的领导人对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方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论述,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文化建设思想;(3)组建了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包括各类学校、管理部门、文艺团体、研究机构等;(4)培养了一支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在社会科学领域和文学艺术领域有了自己的生力军。这些都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延续和完善,为党在短时期内建立起社会主义文化体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3.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探索自主道路的自信

作为从古至今没有发生过文化断裂的“连续性文化典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贯穿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始终,不断融合、发展和丰富。它不仅为新中国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提供了充足的养料与资源。正是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党才有了更加坚定的继承优良传统、探索自主道路的自信和自觉。党一直极其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必须继承、挖掘和利用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来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⑧因此,“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⑨。他提出中国的新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它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带有我们民族的特性”,旗帜鲜明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不可割裂的密切联系。

二、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基本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了对苏联文化建设教训的认识,在继承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和国家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战线要摆脱苏联教条主义的影响,走出一条党管理科学文化事业的新路来”⑩,并从文化发展方向、建设原则、建设途径、建设动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制定了一系列文化政策,逐渐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开创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朝着建设“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的目标前行。我们认为,这条道路可以这样概括: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尊重文化发展客观规律,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的主体作用,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和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发展为政治、经济建设服务。它包括了以下基本内容:

1.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路往哪儿走的问题,即道路的方向问题。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复杂的思想意识状况下显得尤为重要。当时,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仍充斥着中国社会角落,思想文化多元并存。如何尽快清除旧思想,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统一和指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成为当时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对中国的新文化做出论断:“这种文化,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11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新文化建设只有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并且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而不是像苏联那样以个人崇拜和政治专断僵化马克思主义,才能保障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1951年5月,刘少奇在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马列主义产生于欧洲,经过我们党的宣传、努力,使它具有了中国民族的形式,同中国劳动人民的实际生活、实际斗争紧密结合起来,这样,马列主义就成了中国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有力的战斗武器和战斗旗帜。”12毛泽东也多次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才能推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他说:“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密切地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党的一贯的思想原则。”13

为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党和国家编译出版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理论著作、《毛泽东选集》,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学习班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宣讲教育,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胡适唯心主义思想的批判等,并配合思想改造运动,清理了封建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宣传推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筑牢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一元化指导地位。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建设原则

“双百”方针是我国文化建设最有别于苏联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政策,最能体现出我国文化建设道路的特色,是对党在延安时期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文艺创作思想的延续,更是对苏联文化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修正。斯大林执政时期,文化建设如同经济建设一样实行统一专制,打击争鸣和批判,禁锢学术民主精神与风气,文化发展陷入单一化模式。这就是毛泽东所指的我们不能采取的“他们的办法”。

党提出、贯彻和坚持“双百”方针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党探索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复杂过程的一个缩影。在“双百”方针正式提出之前,学术讨论自由、艺术形式多样等思想已经在不同领域实施。1951年4月和1953年8月,毛泽东就戏曲改革、历史问题研究分别提出了“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原则,作为其工作的指导方针。后来“双百”方针才陆续推广到文化建设各个方面。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双百”方针。他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我看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14并在5月2日的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再次提出要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繁荣发展艺术、学术的指导方针。他分析了“双百”方针提出的背景和主要内容,指出这个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15,他还强调:“这是一个基本性的同时也是长期性的方针,不是一个暂时性的方针。”165月26日,陆定一在中南海向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代表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阐述了“双百”方针的目的、内容等。6月13日的《人民日报》发表了这一报告。9月15日,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为了繁荣我国的科学和艺术,使它们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党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科学上的真理是愈辩愈明的,艺术上的风格是必须兼容并包的。”17

至此,“双百”方针正式向全社会公布实施。“双百”方针调动了一切文化建设的积极因素,带来了知识界的春天,新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学术风气空前自由。但不久,随着1957年“反右”斗争和1958年大跃进的到来,“双百”方针一度受挫。20世纪六十年代初,党和国家意识到政策中的偏颇,决定对经济、文化建设进行调整。文化方面相继制定了《科技十四条》、《文艺八条》等,强调继续贯彻实施“双百”方针。1960年7月,周扬在中国文学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的报告,重新强调“双百”方针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的方针,促进了文学艺术各个门类全面的多样化的发展,促进了旧传统的革新。”181961年2月7日,中央批转中央文教小组《关于一九六一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教育工作安排的报告》,要求继续认真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鼓励各种学术见解和不同学派的自由争论,发展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风格,提高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双百”方针得以继续实施。

3. 坚持批判地继承和批判地学习相结合的建设方法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步伐,助推独立自主道路的形成,党和国家创造性地提出了批判地继承与学习相结合的方法,突破了苏联盲目排外、固步自封的文化建设模式,借鉴其他文化形态中的先进成分,不断进行自我批判和革命,创新建设理论和手段,快速建立起社会主义文化新形态。

一是批判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既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经验,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党从新民主义时期开始就坚持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强调要在批判与继承中保持新文化的民族性特征。1951年9月,周恩来在北京、天津高校教师学习会上谈到文化建设时说:“我们要根据自己民族文化的特点,用我们民族的形式,进一步创造我们民族的灿烂文化。”191955年10月,他在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上又指出:“对于我们的民族传统,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好的我们要保存起来,还要发扬它。要保存和发扬,那就需要有选择、有批判地接受。”20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再次强调要以民族的传统文化为基础,加以改造,创造出新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他说:“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问题。”211962年4月13日,中央批转文化部党组和全国文联党组《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指出要批判地继承民族文化遗产,认真学习祖国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和传统,从中吸取前人留下的艺术宝藏和艺术经验。

二是批判地有选择地学习外国优秀文化。新中国成立之初,学习外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建立起比较科学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避免走弯路。在这方面,党也吸取了苏联全盘否定现代资产阶级文化、排斥外来文化的教训,以尊重、开放的态度学习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首先是学习苏联,同时也不排斥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优秀文化。毛泽东对此作过多次论述,较系统地阐明了学习外国优秀文化的目的与方法,他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22,“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23。这就指明了在具体路径上,我国走的是结合文化建设实际需要坚持“洋为中用”、有选择地学的途径,通过学习和借鉴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4. 坚持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认识、把握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彰显文化发展的内在价值,是实现党对文化建设进行科学、有效领导的前提,也能避免苏联简单粗暴干涉文化建设的弊端,使文化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苏联文化建设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惨痛的,由于苏共领导人长期坚持依靠国家机器来加强对意识形态的控制,用高度集权的行政方式进行文化建设,“日趋走向单一、教条和僵化,出现了和‘工业的国有化并驾齐驱的‘思想的国有化、‘文化的单一化”24,严重阻碍了社会文化活力,完全背离了文化发展本身的规律。

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由于生产主体、接受主体的认识角度、深度等都存在差异,其内容和形式必然表现出多样化,体裁、题材、形式、风格等缤纷异彩、绚烂多姿。毛泽东曾对此作过形象的论述:“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这是自然法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法则。”25只有尊重这种自然法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规律,减少对文化建设不适当的干预,“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26,文化建设才会保持繁荣发展。

对这一法则的坚持可以说贯穿了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文化建设全过程,也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文化建设道路上的反映。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对“双百”方针的探索与坚持就是一个鲜明写照。同时,党对文化产品生产规律的尊重也体现了这一法则。1953年9月,周恩来在中国文艺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指出,文艺创作要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不能是杂凑的,生吞活剥的艺术形式。因为艺术有思想和形式的统一性,也有形式本身的统一性”27。1959年5月,他在文艺界代表人士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工作要两条腿走路,要强调对立的统一,既要有结合,又要有主导,并提出对文艺创作不能催促,不能下指标,给时限,“精神产品不能用数量来说明质量高低”28。在1961年6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周恩来又强调要重视精神产品生产的特点,尊重文艺规律。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尊重使文化建设摆脱了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保持了丰富多彩的发展方式和内容。

5. 充分体现和尊重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及地位

新中国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它反映着人民群众的意志,而人民群众又通过新文化建设来表达自己的精神生活。人民大众既是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更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动力之源。只有把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活力激发出来,让全社会都投入到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中,才能避免出现苏联文化专制下人民群众只有绝对服从、完全丧失创造性的局面,使文化建设蓬勃发展。

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通过知识分子显现出来。因此,党和国家重点从抓好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来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力。党一直非常重视知识分子队伍建设,毛泽东在《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中就强调:“对于知识分子的正确政策,是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之一。”29新中国成立后,党继续坚持这一思想,完善了知识分子政策,充分尊重、体现他们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价值。首先是准确定位知识分子的性质与价值,强调他们的重要作用。1954年9月,刘少奇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我国的知识分子,在过去的革命运动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今后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将起更加重要的作用。”301955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建成一支强大的理论队伍,“没有这支队伍,对我们全党的事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现代化国防、原子能的研究,是不行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31。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央知识分子会议上宣布,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已经成为我们国家的各个方面生活中的重要因素”,这是党中央历史上第一次明确知识分子的身份、性质,改变了过去认为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认识,为知识分子全面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1962年3月,周恩来为全国科学工作、戏剧创作等代表作了“论知识分子问题”专题报告,他指出:“知识分子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32

其次是帮助和指导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使他们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急需的优秀力量。脱胎于旧制度的知识分子,其发展经历决定了他们具有两重性,既是可以为人民服务的脑力劳动者,又与旧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受到旧风气的影响。党和国家对从旧社会“包下来”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团结、教育和改造的方针,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转变。1951年9月,周恩来在天津北京教师学习会上指出,知识分子应逐步树立工人阶级立场,成为最先进的、为人民、为民族、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坚定力量,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改造,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0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指出,“思想改造,首先是各种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行工业化的重要条件之一”33,并进一步阐述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目的是充分适应新社会的需要,同工人农民团结一致,改造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地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逐步地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地同工人农民打成一片。”34

第三是不断改善知识分子待遇,切实发挥出他们的职能和作用。周恩来在中央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指出:“正确地解决知识分子问题,更充分地动员和发挥他们的力量,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也就成为我们努力完成过渡时期总任务的一个重要条件。”35他分析了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应该采取的方针,以及应防止的错误倾向。他强调,应该改善对知识分子的使用和安排,使他们能发挥专长,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给他们应得的信任、支持、必要的工作条件和适当的待遇。1956年2月24日,中央下发《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要求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充分动员和发挥现有知识分子的力量,以便尽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科学和文化的落后状态。按照中央部署,我国建立了职称晋升制度、知识界的荣誉制度等,提高了知识分子工资待遇,加快了吸收知识分子入党的速度,知识分子住房、办公场地等生活、工作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

有了一系列政策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文化创造力得到巨大释放,在文化领域和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的历史成就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社会主义国家普遍以苏联模式为范本的形势下,我国走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在探索中曾多次发生过政策失误,但追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的方向不曾改变,并且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 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文化形态

新中国成立后,党在文化领域的主要工作就是迅速改造旧的文化教育体系,培养社会主义的知识分子,提高人民群众文化水平,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的各种机构、设施和形态。1951年2月,中央下发关于健全各级宣传机构和加强党的宣传教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在文化艺术、学校教育、报纸和广播、书刊出版方面,建立起各级领导机构,拟订党的相关政策或地方性的方针并监督其实施。1954年1月,中央在对《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的指示中指出,“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地发展适合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电影的创作,同时对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式应广泛地、正确地加以发掘、利用、改革和发展”36,并强调要发展报纸、杂志和书籍的出版事业,增加出版物的种类和数量,提高作品和翻译的质量,以满足国家建设事业和人民文化生活的需要。

根据中央的这些政策,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文化事业改革,建立和完善了文化管理机构,实现了文化单位的国有化,加强了对文学、艺术、出版、新闻等领域的领导和管理,推行冬学运动、扫盲运动等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同时,通过“改戏”、“改人”、“改制”的三改运动推出了一批新剧目,理顺了新闻出版业的体制,增加了出版物种类,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电影作品。经过十七年的建设,我国建立起与社会主义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形态和范式,生产出了数量丰富的文化产品,改变了旧中国文化贫瘠、单一的落后局面。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1965年底,艺术表演团体由建国之初的1 000个增长到3 458个,故事片从零到130部,图书出版数由12 153种增长到348 674种,期刊数由295种增长到790种。

2. 开启了中国化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的源头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的这一段时间内,我国政治、经济建设模式“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教条主义严重,“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37,虽然历史贡献巨大,但死搬硬套带来的危害不小。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如果继续按照苏联模式进行建设,文化发展与人民群众需要、全社会文化生产力释放之间的矛盾将更突出。因此,党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领域率先进行了道路选择,开始探索独立自主的文化建设道路,确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主要措施和实施路径等,并进行戏曲改革、电影创作、剧团改制等,推动文化产品多样化、大众化、普及化,使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文化生活。但是这条道路却并不顺利。首先就是来自苏联的反对。以“双百”方针为例,1956年正式实施后,陆定一曾经向苏联政府告知此事,苏联非常不感兴趣,还“拿出列宁的文章要陆定一看,实际上是反对这个方针”38。还有来自国内知识界的不同声音,如陈其通等人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质疑“双百”方针忽视了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等。这些反对声音都显示了中共在文化建设上的独立自主道路必定会受到重重阻力,实施的困难艰巨。

但党和国家领导人仍以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勇气、胆识、魄力推动独立自主文化建设道路前行。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道路。我们有两种经验,错误的经验和正确的经验。正确的经验鼓励了我们,错误的经验教训了我们。”39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双百”方针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法,是解决文化发展的根本方法,并以文化建设道路为起点,在《论十大关系》中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道路,开启了独立自主的中国化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整体构思。1964年4月,周恩来在中宣部召开的文艺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央已经对社会主义文艺制定出来一条路线,有了大的方针政策,很好地推动了我们的文艺工作。这条道路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源头,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先行。

3. 初步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框架

中国共产党执掌政权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建设思想、理念开始变成政策、制度和理论,指导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首先是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制度,中央成立广播、电影、出版等文教管理部门,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其次是推进文化事业改革,从具体文化产品范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政策,并在改革实践中创新文化建设的思想与理论。第三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性质目标、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措施方法等,挖掘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探索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从宏观层面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成熟的文化建设制度与理论。

虽然当时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的概念,但这一理论体系框架却在实践中初步形成。1962年4月,中央批转下发《关于当前文学艺术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草案)》,实际上全面集中体现了这一理论体系。意见指出,十二年来,文学艺术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党对文学艺术工作的领导更加巩固,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的方针和政策,包括“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高质量、批判与继承、鼓励创作与正确批评等。文件中提出的政策与理论既包含了对文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也包括一些具体政策,更体现了对文化建设这种精神活动内在规律、价值体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这些理论符合文化发展特性,内涵丰富且开放包容,为后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留下了继续完善和补充的空间、接口,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不断趋于完善和成熟。

注释:

①②③1314151621222325263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53页,第253页,第9页,第116页,第54页,第229页,第279页,第77页,第41页,第83页,第76页,第229页,第225页。

④⑩38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9年,第384页,第427页,第430页。

⑤俞思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2008年,第109页。

⑥李晓瑜、罗平汉:《民主革命时期党开展思想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43页。

⑧112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07页,第698页,第620页。

⑨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0页。

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60页。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4页。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399页。

19202728周恩来:《周恩来文化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797页,第148页,第135页,第184页。

24倪稼民:《从苏共自身文化建设问题看苏联解体》,《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303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414页,第16页。

313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95页,第184页。

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258页。

3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8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3739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05页,第338页。

猜你喜欢

探索创新独立自主新中国
红军长征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初步确立
还原真实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中怎样做到“少教多学”
浅论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
一次“有序”的数学课堂引入的反思
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英语练习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美媒:“新中国”的赢家与输家
倡导独立自主原则,提高初中英语学习成绩
新中国民族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创新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