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2014-08-30钟传军陈细香
钟传军 陈细香
·临床研究·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钟传军 陈细香
普罗帕酮;维拉帕米;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由连续3个及以上的房早或房室交界性早搏组成,其心电图多表现为R-R间期规律性的快心率,而QRS波形正常。通常简称为“阵发性室上速”或“室上速”,95%以上发生PSVT的机制是折返[1]。药物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是临床治疗PSVT常用药物,效果良好,本文对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治疗的92例诊断明确的PSVT患者分组,分别应用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报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标准的PSVT患者92例,其中男43例,女49例;年龄45~78岁;病史2月~10年;发病至就诊时间30 min~2 d,患者均有心悸、胸闷等症状,排除昏迷、脑出血、凝血及肝肾等功能障碍患者。心电图有经典的PSVT的波形。其中预激(WPW)综合征43例,冠心病21例,心肌炎5例,原因不明的23例。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7例。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5%的葡萄糖溶液20 ml加入普罗帕酮70 mg,5~1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完毕,无效果可20 min后重复给药1次。对照组:5%的葡萄糖溶液20 ml加入5 mg维拉帕米,5~10 min内缓慢静脉滴注完毕,无效果可20 min后重复给药1次。两组药物应用期间均予吸氧、心电监护及建立静脉通道。并记录好用药时间、药物显效时间及药物剂量,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适症状(心悸、胸闷等)及对比患者用药前后症状的缓解情况。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例(%)
1.3 疗效评定 给药后半小时内患者症状缓解且PSVT转复为窦性心率为显效;心室率虽减慢但是PSVT未转复为窦性心律为好转;超过半小时PSVT仍未变化为无效。以显效和好转作为有效率的评定标准。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35例,好转7例,有效率为93.3%,3例无效,23例WPW患者经普罗帕酮治疗后均显效。对照组中显效31例,好转11例,有效率为89.4%,无效5例。仅15例WPW患者经维拉帕米治疗后显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的药物显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PSVT的疗效观察 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中短暂性房室传导阻滞为I度I型,5 min后缓解。见表3。
表3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例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3 讨论
PSVT在人群的发病率为36例/100 000人/年,患病率为2.29例/1 000人[2],多表现为突然发作及停止,能为患者所感知,发作后持续时间不等,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多见,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预激综合征等。轻者心悸、胸闷,严重者有头晕、昏迷等症状,如果心率大于200次/min或者患者原本有心脏病变者,会有心前区疼痛、呼吸困难等。随着心脏电生理的研究发现,PSVT主要由折返机制产生,终止折返机制成为主要治疗目的,不能完全终止者,应以减慢心室率为主要目的。目前临床上首选的治疗手段为药物复律,也是最主要、方便的选择。
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维拉帕米属于Ⅳ类抗心律失常药为Ca2+通道阻滞剂,抑制心肌收缩,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传导[3-5]。普罗帕酮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以抑制心肌胞膜上的Na+通道,可显著减慢传导,延长心房、心室及房室结的不应期,从而延长或者阻滞房室结旁路和快径路的逆行传导,使折返终止[6],已被广泛应用到治疗室上性、室性、预激综合征伴房颤等心律失常上。本研究对比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的有效率及显效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治疗PSVT的有效药物,但是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中WPW合并PSVT的患者应用普罗帕酮后均有较好疗效,优于对照组。笔者认为普罗帕酮是治疗PSVT首选药物,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维拉帕米小,优于维拉帕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同时认为有WPW合并PSVT的患者选择普罗帕酮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是任何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均有引起心律失常的潜在可能性,为了降低医疗风险,我们选择药物治疗前应尽量查清发病原因,并掌握每种复律药物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等,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体化差异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及药物的剂量和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急救药物要处于备用状态。
1 赵连友,杨学东.老年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研究现状.老年医学与保健,2000,6:56.
2 Orejarena LA,Vidaillet HJ,Destefano F,et al.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Am Coll Cardiol,1998,31:150-157.
3 梁延春,贾国良,张清,等.阵发性房室结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导致的人心房有效不应期的变化.心脏杂志,2003,15:131-133.
4 Colucci RA,Silver MJ,Shubrook J.Common types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Am Fam Physician,2010,82:942.
5 Fox DJ,Tischenko A,Krahn AD,et al.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diagnosis and management.Mayo Clin Proc,2008,83:1400-1411.
6 谭子彦,黄洋妹,谭敏豪.胺碘酮与心律平治疗阵发性室上速的疗效观察.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8,14:1786-178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10.048
435200 湖北省阳新县人民医院心血管科
R 541.71
A
1002-7386(2014)10-1541-02
2013-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