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实践探索

2014-08-29何家辉

职业·中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职语文培养策略学习兴趣

何家辉

摘 要:本文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从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师魅力打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探寻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中职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形成综合职业能力的基础。它具有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其学科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也对学生就业创业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学习兴趣的缺失

笔者曾对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不喜欢语文课的学生达到64%。从中分析得出主要有三种原因:学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课堂教学程式化,缺乏吸引力;教师个人素养不高,缺乏魅力。在实践中发现,课堂上语文教师大都唱“独角戏”,通常是“一言堂”;有时为了教学互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很“费劲”、很“耗时”。为了教学进度和课堂的完整性,教师不得不放弃好的设计。久而久之,又走上“满堂灌”的老路,缺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说的乐其实讲的就是兴趣。兴趣是所有学科教学的生命力,语文学习也如此。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产生自觉汲取知识养分的需要,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们就会在知识的王国中主动觅取珍宝,乐此不疲,即所谓的“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从而激发出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二、学生兴趣培养的探索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

(1)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利用课内经典课文,引领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阅读习惯。如执教《我很重要》一课时,单凭教师分析,学生很难体会“个体”在宇宙中的重要性。针对这一情况,运用朗读法,调动学生心、耳、眼、脑等器官,集中学生注意力。在此基础上运用角色扮演、齐读、自由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分段落、分组开展朗读比赛,吸引学生走近文本,走进主题,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激发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是打破语文教学的单一模式和固定程式,是全面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利用早自修、晚自习、班会课等块状时间为学生创设阅读环境,以学校开展“书香进校园”“暑期读一本好书”“传诵《弟子规》”等活动为载体,以数字化校园为平台,让学生体验到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感,在精美的文字中构筑精神家园,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

(3)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据抽样调查得知,不喜欢语文的学生中有55%的人是因为怕写作文。为了将阅读习惯转化为良好的写作习惯,笔者学生平时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摘抄优美句子、写周记或读书笔记,并且在写作训练时,因人而异,从写短文开始,如说明文写作训练,要求介绍一种事物,并且运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说明方法,字数适当降低要求,学生欣然接受。写作畏惧情绪渐渐消失,写作的习惯自然而然养成。

2.运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目前中职语文课堂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模式显然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教学内容,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情景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不再拘泥于以往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举手发言的传统式教学,而是在一个全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情景式教学。如在说明文教学时,将课堂搬到实训车间,通过了解设备的说明性文字和现场观察,学生可更直观地了解实训设备结构、功能等。教师对学生加以说明文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写作的指导,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学以致用。这种仿真情景式教学一则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理性的顿悟,二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活动。

(2)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各自见解,从而互相启发、探讨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执教《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一课时,学生因阅历浅、经历少,对“社会没有义务等待你成长和成熟”这一问题理解有难度,如果只凭教师的纯粹分析也难以讲得透彻。于是,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有的提到自己打工的经历,有的说到学习上的挫折,有的讲述了与家长的代沟……学生的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学生的自信在思辨中提高,学生的兴趣在讨论中增厚。

(3)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即在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或遇到问题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予以点拨和诱导。启发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开发思维能力。职校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直观感强,同时又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如执教《项链》一课,关于它的主题,传统观点比较单一,即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小资产阶级羡慕虚荣、追求奢华的虚荣心。随着时代的变化,学生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认识水平都不一样。如果照本宣科,教师的观点很难立足,学生很难接受“说教”。于是笔者归纳出传统主旨后,引导学生从主人公的优点、夫妻的感情等多角度分析问题,学生产生了许多新的见解,有的发现玛蒂尔德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应该表扬;有的觉得玛蒂尔德勤劳、任劳任怨,应该赞赏;有的认为他们夫妻感情深厚、互相帮扶,值得尊敬。当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情感被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而然产生,学习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3.展示教师的魅力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一个教师要有真才实学、有本领,才能吸引学生。“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学生)全会站在你这一边;……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时是多么的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

(1)具备厚实的知识素养。教师要引领学生发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必须储备厚实的知识,拥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笔者曾接触到一名语文教师,很有敬业精神。一天到晚除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之外,就是钻研各种题目。她对试卷、习题的解答总是速度很快很准。除此之外,报纸、杂志基本不看,图书馆难得光顾,影视几乎绝缘。结果她的教学效果一般,学生反映不好。对此,她很纳闷、不解。很显然,这个教师忽视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缺乏“大语文”观念。研究表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既有横向科学文化知识的广博,又有纵向专业知识的深邃,从而形成具有自我学术形象影响力的T形知识结构,并把这种学术性的影响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之中,成为学生崇拜的“学术偶像”。当教师具备厚实的知识素养,就可自如地运用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放大学生的亮点。一次公开课上,笔者提了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几分钟之后,请一位学生回答,他回答得很吃力,场面有点尴尬。笔者并不着急,而是循循善诱,从他的回答中抓住有价值的东西,予以热情的鼓励,并告诉他有问题还会让他回答,要相信自己一定行。之后,语文课堂上他经常主动回答问题。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抓住每一个细节,放大学生的亮点,学生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自然会对语文课产生好感。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地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据抽样调查得知,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两个因素:一是课文本身索然寡味;二是教师的语言平淡无奇。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型,确定每一节的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不仅要钻研教材,更要研究学生实际情况,关注教学的起点,研究学生的接受程序,“以学定教”“因学定教”。教师的语言平淡,就如同喝白开水。90%的学生都希望语文老师有幽默感,幽默是一位称职教师最优秀的品质之一。作为语言文字的教育者更应该潜心研究教学语言,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幽默的语言大师。如在新生班的第一堂语文课上,当笔者提出新学期语文课的有关规定后,同学们正襟危坐,出奇安静,气氛严肃紧张。为缓解气氛,笔者先介绍自己:“我是明星的黄金组合,与何家劲、梁家辉左右逢源,同学猜猜我叫什么名字。”幽默的开场白缓解了紧张的气氛,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的畏惧感顿消,学生觉得老师风趣幽默,学习便成了轻松愉快的事情。

在平等、民主的氛围对话中,笔者和学生相处融洽,配合默契。学生习惯了笔者的教学风格,喜欢笔者的幽默。课堂变成了轻松、愉快的场所。总之,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重塑学习的自信心,深挖教材的情感因素,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学会学习,为他们职业素养提升和终生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程翔.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

[4]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连山,田福安.教师专业化五项修炼[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海宁市高级技工学校)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培养策略学习兴趣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