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标本兼治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症急性期周围性面瘫32例

2014-08-29于向荣姚敏

江西中医药 2014年12期
关键词:面瘫面神经疗程

★ 于向荣 姚敏

(宜春学院美容医学院 江西 宜春 336000)

周围性面瘫,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各季节及各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男性略多于女性。临床以面部表情肌功能障碍为主症,通常发生于一侧,双侧同时发病者少见。本病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外观,造成生活、工作不便,甚至导致患者出现心理、社交障碍。周围性面瘫是针灸治疗的有效病种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9年就将周围性面瘫列为针灸适宜治疗的 43种疾病之一。

本病属于中医“口僻”范畴,多因正气不足,脉络空虚,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脉络,致气血痹阻,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久病则经脉瘀滞。笔者通过临床实践发现,慢性疲劳综合症(CFS)患者较健康人群更易发生该病,诊疗过程中对周围性面瘫进行治疗的同时,针对慢性疲劳综合症标本兼治,疗效明显提高,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本院门诊就诊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2.56±13.12)岁;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40.27±11.67)岁。两组患者各方面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1]:发病较突然,多数有面部受凉或者吹风史,一侧面神经麻痹。麻痹出现前耳后乳突部多有疼痛,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大,鼻唇沟变浅,口角歪邪,面部歪向健侧。面肌运动时,体征愈明显。进食时食物残渣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饮水、刷牙时从口角漏水。因下眼睑外翻而致泪液外溢,示齿时口角向健侧歪斜,鼓颊、吹口哨时患侧口角漏气。或者伴有舌前 2/3味觉减退、听觉过敏等。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7~70岁之间;③首次发病,病程在7d以内(包括7d);④有CFS的临床表现。

1.4 排除标准 ①双侧面瘫患者;②继发于其他疾病者,如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外伤、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后颅窝病变等;③合并有严重心血管、脑血管、肝、肾、肺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和精神病患者;④过敏体质或对酒精、针具过敏者;⑤孕妇和哺乳期妇女;⑥接受其他治疗方法影响疗效观察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取穴 周围性面瘫:下关、地仓、颊车、大迎、阳白、颧髎、太阳、四白、迎香、牵正、合谷、曲池、大椎、阳陵泉、悬钟;CFS: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身柱、关元、命门、肾俞、肝俞、脾俞、内关、郄门、手三里。

1.5.2 针具 0.25mm×25mm,0.25mm×40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电针:华佗牌SDZ-Ⅱ型电子针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TDP:华佗牌TDP特定电磁波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

1.5.3 操作 对照组:发病初期,颜面部选择健侧穴位2~3个,7天内轻刺、浅刺;7天后,颜面部可改为患侧穴位,适当深刺,需要时可透刺,平补平泻,得气为度。四肢部穴位取双侧,加电针刺激,选择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时间20min。进入静止期后患侧乳突部加用TDP照射,时间约20min。观察组:根据辨证,每次加选3~5个针对CFS的穴位,得气后留针30min,10分钟提插捻转一次,以加强刺激。其他治疗同对照组。

1.5.4 疗程 两组每隔一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约30min,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1.6 疗效标准 参照第5次国际面神经外科专题讨论会推荐的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系统及《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确定[2,3]。痊愈:患者面部外观、运动功能恢复正常,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Ⅰ级,评分为100;显效:静止时面部左右对称,张力均等,额纹基本对称,眼睛轻用力即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House-Brackmann 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Ⅱ级,评分为75~100;有效:静止时面部对称,张力均等,上额轻微运动,额纹不对称,用力闭眼可闭合,口明显不对称,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Ⅲ级,评分为50~74;无效:静止时面部不对称,上额无运动,用力闭眼不能完全闭合,口明显无力,只见轻微运动,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为Ⅳ级及以下,评分为50 分以下。

2 结果

2.1 治疗后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在疗程结束后,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32,例)

2.2 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面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s)

3 讨论

临床上我们对有CFS表现的周围性面瘫患者施行标本兼治。如局部交替选用下关、地仓、颊车、大迎、阳白、四白、迎香、合谷、曲池、阳陵泉等穴位,治疗面瘫之标;针对CFS之本,辨证选取足三里、三阴交、血海、身柱、关元、命门、肾俞、肝俞、脾俞、内关、郄门、手三里等与全身有关的腧穴,以扶正固本,调整脏腑失衡,在增强患者体质、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明显提高了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1]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399.

[2]House Jw,Brackmann De.Facial never grading systems.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85,93(2):146-147.

[3]杨万章,吴芳,张敏.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中西医结合评定及疗效标准(草案)[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3(9):786.

猜你喜欢

面瘫面神经疗程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针刺合电针疗法加TDP照射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
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3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