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昊:在擂台赛里传承与发扬

2014-08-29韩旭

北京纪事 2014年9期
关键词:花脸擂台赛京剧

韩旭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京剧舞台上的花脸多是粗犷、豪迈之人。不过在台下,花脸演员也许会给你不一样的感觉。就拿这次采访的北京京剧院花脸演员王昊来说,你能感受到他对戏的用心和严谨。在介绍2014年参加擂台赛的剧目《沙陀国》(解宝和收威)时,他会结合手边的书籍和资料,确保介绍的渊源出处、历史典故乃至戏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那么《沙陀国》究竟是怎样一出戏,它有什么意义让王昊如此全心投入呢?我们不妨听听王昊本人是怎么说的吧。

京剧《沙陀国》讲的是唐末黄巢起义,唐僖宗逃到美良川,命大臣程敬思解珠宝往沙陀李克用处搬兵。只因昔日唐僖宗大宴群臣,国舅段文楚嘲笑晋王李克用礼貌不周,李遂摔国舅致死。帝怒,欲斩李克用。程敬思保奏,李克用幸免一死,被贬沙陀。后闻唐室危难,李克用心存旧恶不肯发兵。

大太保李嗣源请出兵,几被处斩。曹、刘二妃念程敬思之恩,劝李发兵,亦遭拒绝。二妃乃矫旨挂帅,命李克用为先行,至珠帘寨,为周德威阻,众太保不敌。李克用出战,未分胜负,巧计比射,李中双雕,周乃归服。

王昊介绍《沙陀国》是一出花脸戏,曾有穆凤山、刘永春等花脸老前辈演绎过此剧。谭鑫培先生根据这出戏创编了老生戏《珠帘寨》。之后《珠帘寨》成了老生的热门剧目,此起彼伏,《沙陀国》反而鲜有净角问津了。

名净郝寿臣先生对这出戏的境遇深感担忧,唯恐此剧失传。郝先生在1957年的秋季,根据自己对金秀山等老前辈艺术的理解,将《沙陀国》进行整理,进而传授给了当时北京戏校的学生王福来等人,并为学生们重排了这出濒临失传的老戏。之后就有了郝先生的学生在校期间,各演一折,联合彩排的掌故。此次王昊上演的《沙陀国》正是承学于王福来老师。

纵观故事梗概,《沙陀国》可以分为“解宝”与 “收威”两部分。前半部分以唱、念为主,后半部分则以做、打为主。近几十年虽偶有花脸演员将该剧搬上舞台,但大多只演此戏的“解宝”一折。基于此,王昊决定以该剧参赛,希望全部《沙陀国》不要淡出人们的记忆,就此失传。

“这出好戏久不演全,就这么淡出舞台很可惜。我想为京剧的传承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王昊很严肃地说,“当然,演这出戏对我个人也是一个挑战。”

谈到《沙陀国》的演绎难点时,王昊说:“该戏要求演员功法全面。唱:全剧唱腔分量很重。行内素有‘男怕西皮之说,而该剧中的李克用一角恰以‘西皮腔调贯穿始终,高亢激越,繁难复杂,且音域跨度很大;而板式的齐全,进一步加大了对演员唱功的考验。该剧主段‘昔日有个三大贤中,三个‘哗啦啦啦层进迭出,波澜急收。念:念白要求情理交融,层次分明。仅以定场诗末句为例,‘唐王将孤贬北番,短短七字,要求演员将李克用对唐室贬谪之恶的耿耿于怀表露无遗。做:李克用这个人物在剧中有一些玩笑成分的展现,基于该角色的正净行当属性,过犹不及,贵在执两用中。再如,李克用身为胡酋而手执文扇,做工的调和区中,兼顾不易,窥此‘一斑可知。打:李克用身为番王,所以插鸡翎、配狐尾;较之老生,花脸饰演的李克用在胖袄、靴底儿更厚、髯口更长的前提下,完成高难的‘勾刀对打,且盔头勒得高,这都无形中加大了‘掭头的几率及武打的难度,进而增加了观赏性。此外,铜锤花脸角色扎硬靠,起整霸,耍下场,实不多见。”

2014年3月22日晚于北京长安大戏院,王昊主演的京剧全部《沙陀国》(解宝·收威)在擂台赛的舞台上正式上演,当晚的演出效果非同凡响。许多专家和戏迷都说:“等了几十年,终于看到全的《沙陀国》了。”为了演好此剧,演出前几个月,王昊在坚持练功、吊嗓的同时,一有时间就翻阅相关文史资料,揣摩人物,并常问艺于此剧指导老师王福来先生。王老师虽已年逾古稀,却诲人不倦,每遇“关节”均倾力解惑,不仅指导排练,还于演出当日亲临把场。

演出结束后,观众反响强烈,其中一些老专家提出:“虽然不能说得太绝对,但王昊很可能是百年来首位演绎全部京剧《沙陀国》(解宝·收威)中李克用的演员。”因此王昊这次擂台赛的演出,确实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采访末了,王昊说:“首先要感谢院团领导给了我们年轻人锻炼、展示的机会;还要由衷地感谢此剧指导老师王福来先生的悉心传授;并感谢此次演出台前幕后的全体同仁,排演中大家给了我很多的指点和帮助。”王昊还表示:“我会始终怀揣珍惜与感恩,将京剧艺术传承发扬,从而使中华文化继旧开新。”

猜你喜欢

花脸擂台赛京剧
京剧表演开始了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有猫如弟
我的京剧之路
花脸一朵朵
创办少儿京剧班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郑州擂台赛纪实
当了一回“花脸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