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并非“传统”的对立
2014-08-28刘颖睿
刘颖睿
现代陶艺的立论基础有“造型论”、“观念论”、“材质论”、“媒介论”等,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抓住了艺术发展的视觉内核,但因为多是从观念上入手,发展到后来被称为“现代陶艺”,似乎“现代”是陶艺中的 “另类”。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陶艺界劲吹一股“现代陶艺”之风,倡导者多数以为是为了纠正逐渐“技术化”了的传统陶艺,要强调陶艺的本质和本体,才举起了现代陶艺的大旗。现代陶艺真的是技术化、商业化的传统陶艺的救星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一、现代陶艺初期发展
现代陶艺的发展初期是以自由的姿态现身于新时期的艺术界的,但现代陶艺在中国强大的传统艺术面前,始终不能汇集成汪洋潮流,仅仅是涓涓溪水,不断吸引陶艺家凭着对现代艺术的执着和热爱,在创作、尝试现代陶艺。
对于现代陶艺发展初期的薄弱,人们一般归之于美术教育体系的薄弱。与此同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现代陶艺始终无法达到那种直观的图像叙事和明确观点。所以,现代陶艺发展的初期是艰难的,它被认为是一种不具有“技术含量”的艺术。
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启,陶艺界对于观念表达和形式美有了一种新鲜的认识,感觉到自由心灵的释放。这一时期的现代陶艺还处在对构成的形式转移上,在独立的现代陶艺理论探索上或现代陶瓷艺术何以成立的理由上,还没有做到对现代陶艺的全面辩护。在实践上,不过是个别陶艺家在尝试创作,仍然没有获得陶艺界的认可。现代陶艺在经过了现代主义艺术史的发展之后,本来不是什么重大的创作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相反是一种欣赏习惯和认知习惯的问题,它的理论重要性在艺术界远没有其他课题更能引起的关注和重视。
二、现代对传统的继承与背离
现代陶艺发展至今,人们总是将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对立起来,在思想上,现代陶艺被提高到人性的自由、艺术的开放、社会的宽容,甚至是现代性的发展的地位;传统陶艺则成了俗气、匠气、没有思想、甚至成为压制自由的东西。其实,作为美术史的叙事,无论是现代陶艺还是传统陶艺,作为陶瓷艺术的一种表现样式和语言被延续下来,与它在社会生活中的普及性、大众化有关,与它的传播与美术教育有关,与它的社会化有关,与现代陶艺的艺术地位无关。
当我们说现代陶艺发展的时候,使得我们对陶瓷艺术有了再认识的机会和可能,同时打破了传统陶艺的“技术”专制论,虽然现代陶艺的概念变得模糊、似是而非,但其意义恰恰在于说明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本质境遇——现代性本身就是悖论的结果,是人类自我意识作用下的一种理性的艺术诉求与表达,是寻求艺术成熟状态的另一种成长趋势,成熟即意味着问题的产生。现代陶艺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传统陶艺的及时补救和反省。
现代陶艺早期的实践都是在强调对世界的重新认识及其表现,强调艺术心理对视觉的影响或者形式感在视觉艺术中的作用和意义。传统陶瓷以主题绘画、功能造型为主,叙述是重点。现代陶艺则是转向对世界的视觉形式探索。这样,现代陶艺就成为继叙述再现传统之后而产生的一种发展和潮流。因此,陶艺界为了突出现代陶艺的重要性,而将之视为传统陶艺未来发展的趋势。
其实,是否技术化或恶俗,关键不在现代或传统与否。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认为现代陶艺才是陶瓷艺术的最高级形式,恐怕已是噱头和不切合时代特征的一种议论了。陶瓷艺术的现代化,表现形式的多方面追求,是艺术发展固有的自然特征,而“传统”则在视觉对象的可识别性非常明确,一看便知是“有样可循”。现代陶艺则脱离了这些可识别的特征,虽如此,仍然有人试图从中看出实用价值,或依附于传统等等,然而这不过是人们对于陶瓷艺术理解的惯性使然,并不是传统与现代的内在差别。
传统陶瓷落实到陶瓷艺术,本质上也是对陶瓷语言的“抽象”,只不过在“象”的层面上更接近于人们的认知。反过来,艺术思维模式更为前卫的人看艺术品不同其它人,所创作的作品可能就是奇奇怪怪的形状和釉色。
现代陶艺是一种很理性的视觉探索,不过是消除了常规的陶艺经验和造型方式。它是个体艺术家的个体努力和作为,与纠正符号化的陶瓷艺术没有关系,它也纠正不了。现代陶艺更容易让人产生疑问,更容易走入几招几式的“符号化”,如变形、抽象、堆积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识别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陶艺,可能又要落到作者的身上,与他们追求自我想象的意图有关,与他们面对的艺术困惑有关,也与他们的个性有关,更主要是那些真正的现代陶艺都是试图解决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而已,在更多情况下不是以“是否艺术”的面貌出现,而是以探索世界之真的狂想出场。就像我们常常把“禅意”放到观念的解读或认知上,认为禅的精神和意境是观念行为的高妙之处。在很多时候事实上也如此。但“禅意”不是所有人能够具备,或者说对“禅”的观念表述,更多不是依赖于艺术家创作的结果,而是来自于他的行为,更重要的是来自于他内心的领悟。在这个层面上,观念并不是目的,是现代陶艺家修行的方式。这是一种东方的“知行合一”的信仰,也或许是对东方现代陶艺的一种理解。
从西方角度来看,更多是落实在知识分析上。那些现代陶艺创作者充满了对知识的形象表述和渴望,只不过是通过陶瓷表达形式,记录思维、感觉的形迹。神秘主义、东方文化、科学主义、理性思维、宗教意识、精神分析等等都可以拿来做注解。从事现代陶艺创作的人和从事传统陶艺创作的人一样,每一方都不希望仅仅从他们的作品形式来论他们作品的高低,而是都希望在形象之外多有些文化意味、哲学意味和美术史意味。
所以,现代陶艺并不是传统陶艺的对立,而传统陶艺问题的解决不是走向现代陶艺,而是如何塑造主观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传统陶艺的问题如不能很好地去认识和理解,同样也不能很好地去理解现代陶艺。它们并不对立,对立的是它们背后的那套非此即彼的话语权体系。在这个意义上,是否做一个现代陶艺家或传统陶艺家,他们要应战的不是表现形式本身,不是形式主义的造型、功能、图像等,而是他们作为创作者的艺术家价值、文化创造价值和社会变革价值。没有这一切,现代陶艺、传统陶艺都是一个“物件”而已,没有高低之分。有意义的艺术历史书写,多是书写那些有意义地存在在世界上的视觉思想家——真正的艺术家。
三、现代陶艺是对现代化的思辨
如果我们观察一下称得上现代的中国陶艺,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立足在今天的文化意识上,即便渗透了一些传统文化的意识或参照,但它并不是从传统文脉中产生的。它首先要求艺术家从新的角度去理解、创作现代陶艺,着重于从现代人的知识立场、信仰角度、形式知识来发现、建立新的现代陶艺视觉语言,以一种新的陶艺语言试图超越传统文化大象无形的陈词陋俗。简而言之,以不可言传、以妙悟神会来理解中国现代陶艺,无异于降低了它的价值和新的陶艺行为方式。
对于实践中的现代陶艺家,多数都受到了现代的学院美术教育,对现代艺术知识都有自己的领悟。如果是因为他们是中国人,才要用中国固有文化的质素来衡量他们,这也正常,但这并不是最佳选择,甚至这是南辕北辙。今天的中国陶艺家吸取了现代抽象以及现代观念艺术。从他们那些静穆、纯真、干净、理性的视觉传达感来看,他们在仔细地运思他们的艺术方式和艺术行为。不管中国的现代陶艺家有多少表现,他们受到现代陶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在这样的影像下,现代陶艺创作也有它的针对性,特别是艺术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之下,它也不会例外。从现代陶艺开始,陶艺的针对性都是一个出发点,它不会是单纯的、手工的运动和陶瓷的表现,而是针对不同的问题:如认识世界的不同视觉方法的发现、找到能体会世界存在与自我存在的契合关系,是一种个体意识的张扬、是自由精神的一种象征、是反驳庸俗写实的一种独立行为,等等。但这样的描述不足以阐释中国当代有意义的陶艺作品,它应该是中国多元艺术格局中的一种积极态度和实践。现代陶艺不存在身份合法性辩护的问题,而只存在如何实践和批评的问题。现代性虽然动态、复杂、模糊,但正因为如此,它才赋予了当代的艺术以一种不确定、矛盾、混杂的时代特征。这不是艺术被强加的东西,而是时代使然。
现代陶艺发展至今,并没有成为主流,也还未进入普遍的社会认同层面,所以还处在神秘的萌芽状态,这就亟需一批又一批的陶艺家通过实践去丰富现代陶艺在中国的内涵,需要一个又一个的展览去普及现代陶艺在公众的影响力,去证明现代陶艺在艺术史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