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文《崔宁》阅读训练

2014-08-28鲍亚明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节度使刺史皇帝

鲍亚明

崔宁,本贝州安平人,后徙卫州。世儒家,而独喜纵横事,因落魄,客剑南,从李宓讨云南,行军司马崔论悦之,荐为牙将。宝应初,蜀乱,山贼乘险,道不通。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既至,贼遁去,由是知名。及武为剑南节度使,过州,心欲与俱西,而利非所属,使宁自为计。宁曰:“节度使张献诚见疑,难辄去。然献诚嗜利,若厚赂之,宁可以从大夫矣。”武然之,以奇锦珍贝遗献诚,且求宁,献诚果喜,令自移疾去。武遂奏为汉州刺史。吐蕃引杂羌寇西山,破柘、静等州,有诏收复。于是武遣宁将而西,既薄贼城,城皆累石,不得攻,惟东南不合者丈许,谍知之,乃为地道,再宿而拔,拓地数百里。虏众惊相谓曰:“宁,神兵也!”及还,武大悦,装七宝舆迎入成都,以夸于军。

永泰元年,武卒。行军司马杜济,别将郭英干、郭嘉琳皆请英干之兄英乂为节度使,宁与其军亦丐大将王崇俊。奏俱至,而朝廷既用英乂矣。英乂恨之,始署事即诬杀崇俊,又遣使召宁。宁托拒吐蕃,不还。英乂怒,因出兵,声言助宁,实欲袭取之,即徙宁家于成都。宁益负阻。英乂乃自将讨之,会天大雪,马多冻死,士心离。宁闻英乂损裁将卒禀赐,下皆恨怒,又毁玄宗冶金像,乃令军中曰:“英乂反,辄居先帝旧宫。”乃进薄成都。英乂阵城西,与宁战,不胜,走灵池,为韩澄所杀。

大历三年来朝。宁本名旰,至是赐名。历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川节度、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尚书右仆射。

朱泚乱,帝出居奉天,宁后数日至,帝喜甚。宁谓所亲曰:“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因潸然涕下。杞闻之,思有以构宁于帝。王翃与宁有隙,杞微闻,与谋。会泚行反间,而除柳浑为宰相,署宁中书令。时朔方掌书记康湛为盩厔尉,翃逼湛诈作宁遗泚书献之,杞遂奏:“宁初无效顺心,向闻与贼盟署中书令,今果后至,复得所与贼书,反状明甚。若凶渠外逼,奸臣内谋,则大事去矣。”因俯伏歔欷曰:“臣备位宰相,危不能持,颠不能扶,罪当死。”帝命左右扶起之,乃召宁至朝堂,云使宣慰江淮。俄而中人引宁幕后,使二力士缢杀之,年六十一。

初,命陆贽草制,贽索宁与泚书,将坐其事。杞复云:“书已亡。”宁死,籍其家,中外冤之。帝乃赦宁亲属,而归其资云。

(选自《新唐书卷一百五十七》,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宿而拔 拔:攻克

B.丐大将王崇俊 丐:请求

C.宁益负阻拒 负:抵抗

D.颠不能扶 颠:跌倒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心欲与俱西 吾孰与徐公美

B.以夸于军 愿以十五城易璧

C.则大事去矣。 学而不思则罔

D.英乂乃自将讨之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崔宁出身儒家而喜纵横,落魄客居剑南,后被行军司马崔论举荐为牙将。宝应初年,蜀地动乱,严武任命他为利州刺史。

B.崔宁在汉州刺史任上表现出优异的军事才能,令敌军佩服。崔宁奉命率军收复失地,靠近敌城后,侦察选择了恰当地点,用挖地道进攻的战法获得胜利。

C.崔宁富有谋略,在与节度使郭英乂的斗争中获胜。王崇俊被杀后,崔宁识破了郭英乂的图谋,拒不奉命赴召;郭英乂陷人困境时,崔宁以平叛之名攻打他。

D.崔宁遭人陷害,含冤被杀。朱泚作乱,王翃逼迫康湛伪造崔宁给朱泚的书信献给皇帝,卢杞上奏皇帝崔宁谋反,又假装自责博得皇帝信任,致使崔宁被缢死。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节度使张献诚见疑,难辄去。然献诚嗜利,若厚赂之,宁可以从大夫矣。

(2)上聪明,从善如转规,但为卢杞所惑至此尔。

(3) 贽索宁与泚书,将坐其事。杞复云:“书已亡。”

参考答案 1.C【解析】C项“负”,倚仗。

2.C 【解析】A项“与”,连词,和;介词,和……比。B项 “以”,连词,表目的,来;介词,用,拿。C项“则”,均为连词,那么。D项“乃”,连词,于是,就;副词,才。

3.A【解析】A项“严武任命他为利州刺史”错误,原文是“严武白宁为利州刺史”。

4.(1)节度使张献诚猜疑我,我难以很快离开(他)。但是张献诚贪图好处,如果多送给他财物,我就可以跟随大夫您了。(2)皇上聪慧明理,接受好的意见如同转动规器一样顺畅,只是被卢杞迷惑才到了这个地步啊。(3)陆贽(向卢杞)索要崔宁给朱泚的信,准备给这件事定罪。卢杞回复说:“信已叠弄丢了。”

【参考译文】

崔宁,本来是贝州安平人,后迁居到卫州。崔家世代为儒家,但是独独(他)喜欢纵横家之事。(崔宁)因为落魄,客居于剑南。跟从李宓征讨云南,行军司马崔论对他很欣赏,(向朝廷)推荐他为牙将。宝应初年,蜀地大乱,山贼占据险要地形,以致来往道路不通。严武禀奏朝廷,让崔宁做了利州刺史,(崔宁)赴任,盗贼就逃跑了,(崔宁)因此名声大振。等到严武当上剑南节度使,路过利州,想和(崔宁)一起西去剑南,而利州不是严武管辖之地,就让崔宁自己想办法。崔宁说:“节度使张献诚猜疑我,我难以很快离开(他)。但是张献诚贪图好处,如果多送给他财物,我就可以跟随大夫您了。”严武认为这个办法正确,赠送给张献诚奇锦珍贝,并且向他索要崔宁,张献诚果然高兴,让崔宁自己赶快去。严武于是奏请(崔宁)做汉州刺史。吐蕃率领杂羌侵犯西山,攻破柘、静等州,(朝廷)下诏命(严武)收复。于是严武派遣崔宁率兵向西,已经靠近了盗贼的城池,(但)城墙上都堆满了石块,攻不下来,只有东南角有一丈多的地方有缺口,(崔宁)暗中侦查得知,就开挖地道,两个晚上后就从地道攻破城墙,挺进几百里地。贼人害怕地相互议论说:“崔宁,是神兵啊!”等到(崔宁)胜利返回,严武非常高兴,装七宝车迎接(崔宁)进入成都,在军中夸赞崔宁。

永泰元年,严武去世。行军司马杜济,别将郭英干都向皇帝请求任命英干的哥哥英乂做节度使,崔宁与他的部队请求以大将王崇俊为节度使。两个奏章都送到朝廷,但朝廷已经任命了英乂。英乂对崔宁心怀忌恨,开始主持政务就强加罪名杀死了王崇俊,又派使者召崔宁回来。崔宁托词抵御吐蕃,不回去。英乂发怒,于是发兵声称是帮助崔宁,实际上想要袭击攻打崔宁,就把崔宁的家迁到成都。崔宁更是依仗地势抵抗。英乂就自己率军攻打崔宁,恰逢天下大雪,马多被冻死,军心涣散。崔宁听说英乂损兵折将,下面的人又恨又怒,(英乂)又毁坏玄宗冶金的塑像,就下令对军中说:“英乂造反了,现在就住在先帝的旧宫殿里。”(崔宁)于是进兵逼近成都。英乂在城西摆阵,与崔宁打仗,没有获胜,败走灵池,被韩澄杀死。

大历三年(崔宁)归顺朝廷。崔宁本名旰,到这时皇帝赐名(宁)。历任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西川节度、单于镇北大都护、朔方节度、尚书右仆射等职。

朱泚作乱,皇帝迁居奉天,崔宁其后几日到达,皇帝非常高兴。崔宁对亲信的人说:“皇上聪慧明理,接受好的意见如同转动规器一样顺畅,只是被卢杞迷惑才到了这个地步啊。”说着就潸然泪下。卢杞听到之后,想到皇帝那里设计陷害崔宁。王翎与崔宁有嫌隙,卢杞暗地听说后,就和他一起谋划这事。正碰上朱批行反间计,任命柳浑为宰相,崔宁做中书令。当时朔方掌书记康湛做整屋尉,王翎逼迫康湛伪造崔宁给朱泚的信献给皇帝,卢杞就向皇帝禀奏:“崔宁当初没有归顺效命朝廷之心,我以前就听说崔宁和贼人结盟要当中书令,后来果然目的达到,现在我又拿到了崔宁给反贼的信,崔宁谋反的罪状已经十分明了。如果凶狠的反贼逼迫于外,奸臣谋划于内,那么国家就不会太平啊。卢杞于是跪在地上唏嘘感叹说:“我在宰相位置上,国家遇到危险不能去扶持,将要倾倒却不去搀扶,我应当被处死。”皇帝命令旁边的人扶起卢杞,就召崔宁到朝堂,说是派他到江淮安抚百姓。等到侍卫带崔宁到幕后,派两个大力士缢死了他,崔宁当时六十一岁。

一开始,(皇帝)命陆贽起草诏书,陆贽(向卢杞)索要崔宁给朱池的信,准备给这件事定罪。卢杞回复说:“信已经弄丢了。”崔宁死后,朝廷登记并没收他的家产,朝廷内外都认为崔宁冤枉。皇帝于是赦免了崔宁的亲属,归还了他的家产。endprint

猜你喜欢

节度使刺史皇帝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为何唐代文人多任“刺史”
皇帝需要帮忙吗
女皇帝
辽代节镇体制研究
酷爱学习的小皇帝
The Establishment of Administrative Institution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BaShu in the Tang Dynasty
论后唐庄宗明宗嬗代事
目不识丁
公事公办,私事私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