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研究
2014-08-28陈健于俊乐
陈健 于俊乐
摘 要:对高校实践教学课程质量进行了量化分析,构建了“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研究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质量进行评价和实证分析。为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量化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实践课程体系;四位一体;权重;模糊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06-02
一、“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构成与地位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是由案例教学、课程设计、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综合性实践)四种实践形式围绕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按照一定关系共同构成的一种实践教学模式,其内涵由四种具有不同目标的实践环节和四者的相互关系共同组成。
鉴于高校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实施的教学方法、手段亟待改革,应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强化教学改革提升质量、获取效益。鉴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市场经济永远不变的法则是永远都在变。这对于高校教学改革、科学发展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以及实践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新发展需要,高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手段也要变,教育生源产生了变化,高校教育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也应随之变化。同时随着我国各行各业需求的变化,人才培养质量、度量标准、价值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的。怎样来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使人才培养达到学以致用、学为所用、学有所用的目的,从而达到教育质量社会化评价,提高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满意度。笔者认为高校教育应在促进出台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的保证机制、运行机制条件下,使用什么分析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价,特别是我们几年来尝试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笔者认为对实践教学环节质量应以量化分析和研究,努力证实其质量的程度,这是本文的重要思想和举措。
二、“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评价研究
“四位一体”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由三方面组成:表面结构、深层结构、整体结构。表面结构指的是遵照实践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在一定学习阶段课程的总体规划,涉及学科、专业以及各种项目活动之间在时间安排上、空间的排列上、相互组合等。深层结构是指对表面结构的深入细化,是在一定的实践教学和实践学习阶段对教材结构的选择,整合教材内部各元素和成分,整合教材之间的分工、选择、学习方式等。将实践课程表面结构、深层结构有机地组合分析和统一优化得到实践课程的整体结构,其目标是四个方面:课程的目标、专业的组合、专业的教材、学习的方式。
1.该体系评价因素分析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评价是对实施实践教学过程的水平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进程进行度量和评估。使其通过收集信息和信息反馈,总结教学成果和预定目标之间的差距,找出实施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适时进行调整,使之达到逐步完善的目的。同时,对照检查、明确、修订课程体系评价所设定的指标因素,把教学预期达到的目标、对实践教学的实验要求以及学生专业素质达到的水平,作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评价的依据。
构建实践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经过了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以及理论研究论证,但最终目的是验证该体系的科学性、公正性、导向性以及可行性,该评价的结果应是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应用该体系的评价不仅仅是对课程体系编排的本身,而且是对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工作、学生技能培养和素质状况进行全面度量和评价。其另一个目的是充分发挥该体系评价的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调节性的功能。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實践教学课程评价体系是根据所收集的实践教学过程信息和一定的标准对课程体系价值做出合理判断的过程。在实施教学课程的设置中影响和相关因素很多,其主要指标和“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构建评价方法
基于模糊数学模糊集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对评价对象应用灰色聚类给出评价结果的方法,并且能够较全面地汇集、量化、分析每个评价人员的意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和确定指标权重,它是解决评价指标中多目标、多依据仅靠定性分析和逻辑判断而无定量分析带来的精确分析的问题。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灰色聚类进行实践教学评价的步骤是:
第一,建立评价因素集合,此评价指标集合是一个由评价指标组组成:U=[u1,u2,…,un]。
第二,建立评价目标集合,此评价集合是一个表示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集合:C=[c1,c2,…,cm]。
第三,建立评价层次模型(AHP)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
鉴于层次分析法(AHP)中1~9标度构建课程体系相关因素指标权重。将评价指标因素两两比较,并且根据因素重要程度给出比较系数得到权重矩阵Wi=(wj1,wj2,…,wjm),其中,wj是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
第四,建立子因素评价矩阵,其中Rj=(rj1,rj2,…,rjn)是对第j个子因素评价结果。
(1)
第五,运用加权平均综合评判模型 建立计算评判矩阵 。在教育评价中应用最广的是模糊数学三种模型的加权平均型,该模型充分利用因素模糊矩阵所收集的信息使其权重可以起到真正的作用,它的最大优点是将多级评判可以化为一级评判,使之大大简化评判的过程。
(2)
三、实施评价数据分析与结果
鉴于本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例,采用上述方法完成课程设置并进行综合评价:
1)建立评价因素集合:U=[u1/思想性,u2/科学性,u3/启发性,u4/适用性]。
2)建立评价集合并赋值:C=[很合理,合理,较合理,一般,不合理]=[100,80,60,40,20]。
3)建立评价层次模型(AHP)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矩阵:通过咨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采用标度1~9确定指标因素权重。
这里权重的确定包括次级指标层因素和主要指标层因素权重的确定:
1.计算次级指标层因素权重
如表中所示的“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主要指标层来建立次级指标层因素集。在征询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相关次级指标层因素权重wj={wj1,wj2,…,wjj},同时根据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类型的次级指标层因素重要程度排序,得到矩阵:
(3)
“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次级指标层因素完整的权重系数为 ,其中
(4)
依上述方法可得w12、w13、w14,进一步可得:w1[0.54738 0.295302 0.09904 0.05827],(5)
一致性检验系数 ,其中,
(6)
M为评价矩阵,w为权重矩阵,n为矩阵阶数。
求得 ;当n=4时,RI=0.90。则一致性检验系数CI=0.04408<0.1。我们可认为评价结果大致相容,計算和分析结果可信。
鉴于(5)式就是主要指标层“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中次级指标层因素的权重分布。使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可以确定其他次级指标层因素的权重。现在就可以分析研究各次级指标层因素评价问题了。本文中设相关次级指标层因素评价集C=[很合理,合理,较合理,一般,不合理]=[100,80,60,40,20],评价集合中每一个因素都有一对应数据,现将次级指标层因素的模糊性予以量化,得到其定量评价结果。例如表2为“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各个属性因素评价结果(表内数据为专家评价打分统计得到的百分比)。
从表2中可看到各次级指标层因素的评价数据依其在次级指标层因素中(前面已计算)的权重分布,利用加权平均型综合评判模型 做加权平均处理,得出次级指标层因素各评价结果
(7)
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评价为“合理”,总评价分为:
(8)
按照上述方法可以求得评价指标体系中其他次级指标层因素的综合得分。
2.计算主要指标层因素权重
鉴于模糊数学理论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判断“合理性”的语言进行量化,由专家评价打分统计获得的百分比如表3所示。
即得: (9)
由 计算权重分配向量并建立各评价因素的权重集合。式中L是评价等级,最大值限取1,最小值限取0,各相邻的等级之间差为均值,间距设: ,l是等级数。若将相关主要指标层因素重要程度判断分为四级:[很合理,合理,一般,不合理],取l=4时,则 ,所以 。Q是逐列归一化权重分配矩阵,现规定相邻的两个等级隶属度为0.5,则有:
逐列归一化得到: (10)
若评价者对相关属性投票情况如表3所示,则
归一化得: (11)
则总评结果B为:
(12)
通过以上模型和计算分析就从定量角度得到了“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各相关因素的综合评价结果,这样很直观地看出实践教学在哪些方面具有优势、劣势,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调整、重点改进等综合信息。
四、结论
鉴于本文总评结果来看,本院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是较合理的,从次级指标层因素的评价结果来看,评价较低的是“实践教学课程与校内实训(实践)的关系”,因此,通过比较分析应当对此相应属性因素进行调整和完善,这样可以起到调整和完善整体的“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设置的作用。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四位一体”实践教学定量化研究方法避免了以往研究中的主观性,体现了在内容上的实践性、针对性、现实性;在方法上的先进性和多样性;在结果上的科学性、公正性、导向性。为教育教学评价技术、信息综合处理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基础,对于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质量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潘景,李成标.层次分析法在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3-4.
[2]王晓梅,张桂花.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9(3):149-150.
[3]杨珍,赵利娜,包苏荣.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1-93.
[4]陈希祥,邱静,刘冠军.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的测试设备选择方法研究[J].兵工学报,2010,31(1):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