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历届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成长环境及时空分布特征

2014-08-28刘刚纪仲秋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4年8期
关键词:时空分布奥运冠军羽毛球

刘刚+纪仲秋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8-000-03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数理统计等方法,对1978年(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012年(第30届伦敦夏季奥运会)中,中国产生的世界冠军数,以及运动员所在的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并且针对羽毛球奥运冠军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探究,结合中国杰出竞技体育人才的区域分布特征,剖析影响中国杰出体育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特点。这对于促进我国羽毛球项目的整体发展和规划我国羽毛球项目的比赛战略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将为我国进一步培养羽毛球人才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羽毛球 奥运冠军 成长环境 时空分布

现代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从1860年开始至今已经有超过150年的历史[1]。随着羽毛球项目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得开展,中国羽毛球队在各项世界大赛上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从1981年中国羽毛球运动员获得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的冠军开始,到2012年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在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上包揽全部的金牌,中国的羽毛球项目得到空前的发展,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绩。共有61名羽毛球运动员获得过世界冠军(其中包括23名奥运冠军)。

奥运冠军指的是在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上夺得第一名的运动员[2]。奥运冠军也属于世界冠军,是最高级别的竞技体育项目的冠军。

羽毛球项目作为中国的第二国球,在中国竞技体育中的地位不亚于田径比赛和足、篮、排等集体项目。从1978年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开赛,到1979年世界羽联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再到1981年第一届世界杯运动会,羽毛球项目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发展到现在,羽毛球项目已经走到集全英公开赛、世界杯羽毛球锦标赛、夏季奥运会奥运会、苏迪曼杯、尤伯杯、亚运会等各大赛事的全盛时期[3]。羽毛球项目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男女混合双打五个比赛项目。1978年庚耀东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的世界冠军,标志着中国羽毛球项目已经登上世界的舞台,中国羽毛球队在今后的34年里努力拼搏,取得了伟大的成绩。34年时间里,中国羽毛球运动员共取得了数百次的世界冠军,共有来自13个省市的61名羽毛球运动员获得世界冠军,其中男子28人,女子33人;来自8个省的23名羽毛球运动员获得奥运冠军,其中男子7名,女子16名。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1978年(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2012年(第三十届伦敦夏季奥运会)中国获得世界冠军的羽毛球运动员。中国共有61名羽毛球运动员获得过世界冠军,其中有23名羽毛球运动员获得过奥运会冠军。考虑到奥运冠军也属于世界冠军的范畴,并且其举办频率为四年一届,本文将会选取中国的羽毛球奥运冠军作为重点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体育咨询网、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查阅了1978年—2012年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级羽毛球比赛,并取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的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提炼,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文献隐含的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观点与认识,充实论文素材。

2.比较法

通过运动训练学和组织行为学进行分析,比较各省之间的世界冠军数量差异,以及成长环境的不同,从而得出世界冠军与成长环境的关系。

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7.0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个省市的世界冠军比例,然后根据人口、男女比例,计算出相关比值,并采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羽毛球竞技人才的地理分布特征

籍贯是研究人才地理分布的主要基础。在一个人成长和成才的过程中,出生地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其中遗传因素和幼儿期的家庭教育起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中国共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4]。这61名世界冠军分别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但是他们的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产生世界冠军最多的是江苏,第二是广东,分别是13枚和12枚,各占全国21.31%和19.67%。而云南、新疆、西藏等21个省市自治区一个也没有,分布极不平衡。南方城市世界冠军中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如广东、上海、浙江、福建;而北方城市世界冠军中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如辽宁、河北、北京。因此,羽毛球世界冠军的分布和地域、性别、气候、文化等因素是有内在联系的。

(二)羽毛球世界冠军分布东多西少与中国经济区域东强西弱现象的联系

我国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将沿海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地理上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大致分为东、中、西三个阶梯[5]。地理上东部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经济文化上东部地区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劳动者的文化素质比较高,技术力量较强,不仅使东部地区的工农业基础雄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龙头作用,而且在体育领域也不例外[6]。该区域共产生世界冠军45名,占全国的73.77%,占据了中国世界冠军的绝大部分;地理上中部分布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中部产生羽毛球世界冠军13个,占全国的21.31%。西部即第一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包括西藏、甘肃、新疆、青海等11个省市,只有江西产生3名羽毛球世界冠军,所占比例为4.91%。三大地带内部之间产生的奥运冠军数量差距很明显。东部地区产生最多的省份是江苏和广东,分别是13个和12个。中部地区奥运冠军最多的是湖南和湖北,都是6个。西部地区只有江西产生3名羽毛球世界冠军。

三大地带东强中弱,东部地区在羽毛球项目中具有超强的实力,占据绝对统治地位。东部地区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数是中部的3.46倍;中部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数是西部的4.33倍;东部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数是西部的15倍。这一比例高于东部人口和GDP所占比例。西部地区有11个省市,是我国一个地域辽阔、人口较少、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西部经济正在崛起[7]。西部地区在竞技田径项目中,凭借独特的地理位置, 保持着自己的特色项目,有些省市(例如云南)在耐力和力量方面的项目上比较突出[8],但是在羽毛球项目上比较薄弱。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所取得的羽毛球世界冠军数量虽然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三大地区羽毛球世界冠军所占比例与其GDP总值比例基本持平。中部地区位于内陆,地理上承东启西,北有高原,南有丘陵,地势低平,山色如娥,河湖密布,众多平原分布其中[9]。中部地区只有六个省市,却产生13名羽毛球世界冠军,中部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和体育都有不足,但在羽毛球项目上较为突出。西部11个省市地区作为我国的重点扶持对象,其体育的发展情况与经济情况基本吻合,在羽毛球方面相对较差。由此可知,获得羽毛球世界冠军居多的省份一般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世界冠军的数量与人口基数相关性不大。如辽宁、江苏等人口大省和广东、上海、北京、湖南、浙江等经济最发达地区都显示出羽毛球世界冠军总量和经济总量成正比关系。

(三)羽毛球世界冠军数量的南北差异以及项目差别

中国南北方划分,主要依据自然地理界限,特别是气候分界,即以“秦岭——淮河”为界[10]。这样划分的南北方,其内涵是:南方共16个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40%,人口接近60%;北方面积约占全国的60%,人口40%多一点[11]。中国自古就有南方人善舟,北方人善马的说法,所以南巧北悍之说具有一定的历史依据,这其中除了遗传因素之外,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起着关键的作用[12]。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会对人的体质造成一些差异。以秦岭和淮河一线为界,把中国分成南北两个不同的自然文化单元或者体育区域地理单元。北方地域辽阔,季节变化明显;南方景润细致,气候变化温和。不同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不同的人口学特点,一般规律是北方人的性格豪放,身材高大;南方人一般身材细致,头脑精明且身体灵活[13],这些规律在羽毛球比赛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南方有51名羽毛球世界冠军,而北方只有10名羽毛球世界冠军,南方羽毛球世界冠军数量是北方的5.1倍,占有绝对优势。

(四)中国羽毛球世界冠军的分布与气候的关系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气候是一个影响羽毛球世界冠军分布的重要因素[14]。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项目的世界冠军人才分布也体现了这种规律性。体育运动与气候和环境密切相关,气候的不同往往能够影响体育人群的分布和运动项目的布局[15]。处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地域产生20名羽毛球世界冠军,其中江苏13名,辽宁6名,北京1名。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域产生41名羽毛球世界冠军,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域和高山高原气候的地域没有产生1名羽毛球世界冠军。这充分说明羽毛球项目的发展与气候有着明显的关系。羽毛球项目竞技水平较高的地域都在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域。

(五)对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数量增减趋势及分布的分析

1.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数量增减趋势分析及对策

奥运冠军也属于世界冠军,夺得奥运冠军会成为每个国家人民的英雄,他们的待遇也是运动员获得的最高级别待遇[16]。事实表明,从1996年中国获得第一枚羽毛球奥运金牌,2012年中国羽毛球队包揽全部五个项目的金牌,中国羽毛球项目的发展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可。但是,由图1我们可以看到1996年—2000年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的增长趋势很明显,4年内奥运冠军数量从2名增加到6名。但是从2000年—2008年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的数量是在减少的。

2.中国羽毛球奥运冠军分布及原因分析

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羽毛球奥运冠军的分布很集中,主要在江苏、湖北等南方地区,占全国总数的50%;北方地区只有辽宁省产生过3名世界冠军,占全国总数的18%。羽毛球奥运冠军的分布集中与羽毛球运动的特点有很大关系。我国羽毛球奥运冠军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特点,南多北少,省市间差异明显。我们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制定相关的选材方案,针对羽毛球项目发展较早地区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专业化的训练,这样才可以使他们的优势得以延续和发展,对这些杰出体育竞技人才的成长环境进行系统地考察和综合分析,挖掘其中的关键性因素,有利于国家制定羽毛球运动员培养计划,有效地实施羽毛球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方法,使更多的优秀羽毛球人才顺利成长,从而推动中国羽毛球事业的不断前进。

三、结论

(一)羽毛球世界冠军主要分布在以江苏、广东、辽宁浙江为主的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偏弱,西部地区在羽毛球项目上明显处于弱势。

(二)羽毛球世界冠军分布由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递减趋势明显。羽毛球世界冠军的分布与经济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但与人口基数没有明显关系。

(三)南方灵巧类运动项目竞技水平较高,羽毛球项目在南方发展较早,南方羽毛球世界冠军的数量是北方的5.1倍,在竞技水平上占有绝对优势;因此,羽毛球世界冠军的产生与项目发展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四)处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地域产生20名羽毛球世界冠军,其中江苏13名,辽宁6名,北京1名。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域产生41名羽毛球世界冠军,主要分布在广东、湖南、湖北等地。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地域和高山高原气候的地域没有产生1名羽毛球世界冠军。因此,羽毛球项目的发展与气候有着明显的关系,羽毛球不适宜在高原地区和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的地域发展。羽毛球项目竞技水平较高的地域都在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地域。

(五)中国羽毛球项目在奥运会的舞台上虽有明显的进步,但面临主力队员老龄化的问题。另外,男子双打仍然是中国羽毛球队的弱势项目。因此,要提高中国羽毛球队在国际羽坛的竞争力,不仅要注重年轻队员的培养,还要在保证优势项目的前提下,注重弱势项目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再淮,俞继英.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1-4.

[2] 刘志民.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的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学报.2004.24(4):6-11.

[3] 曾凡辉,王路德,邢文华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186-207.

[4] 刘可夫,张慧.论体育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J].福建体育科技.1995(5):12-14.

[5] 单杰,朱洪顺.青少年羽毛球运动教学探究[J].科技资讯.2009(10):199-200.

[6] 严辉.青少年运动员羽毛球击球技术与运用[J].学术论坛.2007(06):57-58.

[7] 贺莉.浅谈快速步法在羽毛球运动中的重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3):129-130.

[8] 潘莉.谈羽毛球女子双打项目的扣杀与封网[J].南京体育学.2004(03):67-69.

[9] 赵孟君.羽毛球正手扣杀在教学中经常出现的错误动作分析及其纠正方法[J].科技信息.2008(16):120-122.

[10] 习羽等.普通高校非专业羽毛球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J].高等教育在线.2011(1):165-167.

[11] 周金玲.羽毛球男子双打项目21分赛制技战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11-113.

[12] 戴磊.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双决赛失利之技术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02):208-210.

[13] 赵丰超.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探讨[J].高校讲坛.2010(9):528-530.

[14] 宋幼萍.羽毛球运动在全民健身中作用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4):258-260.

[15] 佟连军,张明祥.辽中南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J].地理科学.1999.19(6):517-520.

[16] 刘玉金.21世纪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发展导向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4):60-61.

猜你喜欢

时空分布奥运冠军羽毛球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羽毛球
越努力越幸运——奥运冠军全红婵作文素材解读与运用
中国第一个中级别举重奥运冠军
———占旭刚4
羽毛球
飞行的羽毛球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长江中下游地区近32年水稻高温热害分布规律
成都市人口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羽毛球PK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