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家庭怎么装修

2014-08-27老黄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匠人工人住房

老黄

比起中国人,日本人对装修问题的愚笨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今天大部分日本新房都是精装修过的,不像中国大量新房是毛胚房。另外,日本二手房交易远不如中国活跃。年代较久的二手房,售出前都会找公司重新装修。在日本,不需自己操心装修问题被视为理所当然。

有两位旅居日本多年的中国人,在被问及此问题时,竟问:难道你在4S店买汽车时,需要知道汽车的喷漆花了多少钱吗?

在日本,住房装修设计与住房设计建造是一并考虑的。家装的大部分材料(厨、卫、浴、柜、桌椅等)都是标准设计的成套工业制成品,装修工更像汽车生产线上的装配工,质量非常稳定。

再精良的工艺,通常十年到二十年,厨卫浴的设施也会出现局部老化现象,但与中国人倾向于整个拆了重来不同,日本人只会委托专业公司对老化设施做整体更新或翻新,而不是把家里的装修全部拆掉重来一遍。所以,中国小区里隔三岔五电钻电锤电锯的可怕噪音,在日本是极为罕见的。

由于这种翻新装修需要重新设计,这时,房主通常会请专门的建筑士(设计师),而不是自己当设计师。日本是建筑设计师最多的国家,其单位人口中的建筑设计师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3倍。

日本人购买新房,并不像中国的精装房一样缺少选择。每种户型都有一模一样已装修好的样板房。购房者可根据喜好挑选,或根据需求提出另外的需求,不过,附加的选项另外算价。

标准化设计并不意味着同样的户型,里面的布置会一模一样。建筑商会考虑不同家庭的需求。譬如依照家庭成员数量和年龄,将用户分为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类型的家庭,在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上有不同的安排。并且,由于模块化设计,它是可调整的,譬如多了一个孩子,或孩子长大独立出去,都只需要简单的组装,就可适应需求。

住户在挑选住房时,房产商都会仔细询问其家庭状况。日本房产建筑商大都有专门的研究部门,从人体工程学不断改进住房设计细节。从有老人的家庭,什么地方需要扶手、怎样做到轮椅可无障碍通行,到案台、柜门该如何设计才可让家庭主妇更顺手,都有一套成熟完善的标准。

中日家居之别

日本传统文化中注重简约的审美偏好,对日本家装风格影响至深。

日本设计师在实用功能的考虑上经验远较中国更为丰富。譬如为老夫老妻居住的房子,会考虑到老人往往会因鼾声互相干扰,有分床而睡的需求,卧室的两张床中间,会设计一个可收放折叠的屏风,入睡前,拉开屏风就成了两间独立卧室。

中日两国最大的公寓住房布局区别在于,中国的客厅、餐厅、厨房多是分离的,而日本今天的住房,这三者几乎都是统一的空间,被称为家务空间。

社会学的研究发现,日本学习西方国家给孩子独立空间后,易造成父母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等一系列问题,孩子开始变得不爱学习,而更热爱学习的孩子,通常来自与父母有更多交流沟通的家庭,他们更喜欢在母亲身边做作业读书。现在的住房设计,会为孩子在家务起居空间设置一张可移动的书桌,无论是做家务的母亲还是读报的父亲,都有了更多的亲子交流机会。

中日住宅布局的另一大区别,是卫、浴空间的安排。

中国的住宅,通常浴室和卫生间是一体的。而日本住宅布局,则奉行干湿分离的原则,洗脸间、卫生间和浴室的空间都是互相分离的,由于日本人爱在浴缸里泡澡,哪怕面积很小的单元,卫生间与浴室都是分离的。

在储物收纳空间上,日本住房装修设计时,隐藏式的储物收纳柜子,占用的空间要比中国大得多,给住户添置家具的空间很小,一方面与日本的“藏”多于“露”的审美偏好有关,另一方面,是日本设计师积累了更丰富的现代都市人群的生活经验——中国全新的精装修房,刚搬进去时会显得很宽大,但往往需要不断添置新的储物柜,最后反而容易显得局促凌乱。

日本成套家具因为需求减少,市场早已萎缩。

今天中国住宅建筑还不会考虑环保节能问题,而日本则为此挖空心思。譬如为减少使用空调,有的建筑会在相对的两面墙上开很小的窗口,一高一低,利用空气对流的自然风为室内降温。

职人与匠人

日本制造业生产协作的分工极细,一个装修项目会有几十个小公司承接。工人专业度极高。日本普通公寓楼的家装,前后进场施工的工人,工种会多达十五个以上,而在中国,一般只有泥瓦工、水电工、油漆工和木工四个工种。

而日本公寓的住房者几乎永远不会与装修工人直接谈判交道。公寓楼需要局部重新装修时,则是与物业公司交道。通常会委托设计事务所。

虽然与中国同行相比,日本工人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但他们并非中国最近开始频繁谈起的“匠人”,在日本,一般家庭装修的工人,被称为“职人”。此称谓通用于各个行业的技术工人。

“匠人”是一个极高的技术称谓,专指纯传统手工劳动的技术工种,通常职业生涯要达到二十年以上,才有可能被称为“匠人”。

在承接很特殊的装修任务时,才会有“匠人”出现。只有手工工艺极高的工人,才能做出工艺品般的作品。

今天的日本,早已无城乡之别,无论是“职人”还是“匠人”,都不会是来自特定地域或社会阶层。高度的专业化分工,对职业很容易产生强烈认同甚至热爱。

而中国装修工人多自农村来,虽然相对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人收入较高,但相对他们的城市雇主,则有明显的社会地位高下之别,大多数人只将其视为谋生手段,缺乏基本职业的认同,更谈不上热爱。endprint

猜你喜欢

匠人工人住房
一间微型机械工业展示厅,一种匠人精致生活
油田工人
酒厂工人
住房保障实践探索
青年匠人
“神级”匠人
这个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匠人?
辽宁公租廉租房并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