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2014-08-27徐海涛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应是课程体系衔接,本文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衔接为例,分析了当前课程衔接的状况,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最后提出了如何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课程衔接
近些年,随着中高职教育“3+3”衔接的教育模式的推广,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上相互错节的问题日渐凸显。笔者针对这一现状,以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构建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想,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提高办学效益,以高职引领中职健康持续发展。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中高职对口招生“3+3”的衔接模式,是在中职院校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然后参加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升入高职,再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由于中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在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不一致,使得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各有差异,考核标准也不相同,在课程体系上中高职各自为政。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存在脱节、重复等现象,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不一致,且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不衔接。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以数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中职《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主要教授函数、向量与复数、几何等模块的基本知识。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则以“必须、够用、加强应用”为原则,提高应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中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有则精,即扩展其知识深度,如函数、极限、导数、概率等的应用;无则增,在高职数学中需要用到而在中职数学中没有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反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等,并适当渗透函数建模思想,以适应高职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2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建设思路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造成教学资源、时间的浪费,增加了学生负担,影响了考证的积极性。故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有效衔接显得尤为必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体系,按照该体系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融入中、高层次培养方案中,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表1介绍了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3 总结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院校的教育者也纷纷提出解决策略,但由于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许多办法无法奏效,这也成为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开展的一大难题。在国外,课程体系的衔接也是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重要节点,而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则在于课程内容的衔接。国内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同样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实现中高职专业教学的衔接,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上下功夫。应该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及结合能力本位的要求,不断完善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安排,使得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接轨,同时保证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从而确保中高职院校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上不脱节。
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衔接模式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内容的延伸。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程衔接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高职相互脱节的现象,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积极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
[2]鲁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2,3.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街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2.
作者简介:徐海涛(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教师,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信息电子技术。
endprint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应是课程体系衔接,本文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衔接为例,分析了当前课程衔接的状况,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最后提出了如何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课程衔接
近些年,随着中高职教育“3+3”衔接的教育模式的推广,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上相互错节的问题日渐凸显。笔者针对这一现状,以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构建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想,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提高办学效益,以高职引领中职健康持续发展。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中高职对口招生“3+3”的衔接模式,是在中职院校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然后参加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升入高职,再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由于中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在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不一致,使得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各有差异,考核标准也不相同,在课程体系上中高职各自为政。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存在脱节、重复等现象,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不一致,且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不衔接。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以数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中职《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主要教授函数、向量与复数、几何等模块的基本知识。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则以“必须、够用、加强应用”为原则,提高应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中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有则精,即扩展其知识深度,如函数、极限、导数、概率等的应用;无则增,在高职数学中需要用到而在中职数学中没有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反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等,并适当渗透函数建模思想,以适应高职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2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建设思路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造成教学资源、时间的浪费,增加了学生负担,影响了考证的积极性。故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有效衔接显得尤为必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体系,按照该体系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融入中、高层次培养方案中,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表1介绍了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3 总结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院校的教育者也纷纷提出解决策略,但由于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许多办法无法奏效,这也成为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开展的一大难题。在国外,课程体系的衔接也是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重要节点,而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则在于课程内容的衔接。国内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同样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实现中高职专业教学的衔接,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上下功夫。应该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及结合能力本位的要求,不断完善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安排,使得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接轨,同时保证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从而确保中高职院校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上不脱节。
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衔接模式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内容的延伸。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程衔接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高职相互脱节的现象,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积极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
[2]鲁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2,3.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街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2.
作者简介:徐海涛(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教师,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信息电子技术。
endprint
摘要: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应是课程体系衔接,本文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衔接为例,分析了当前课程衔接的状况,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最后提出了如何整体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实现中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的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课程衔接
近些年,随着中高职教育“3+3”衔接的教育模式的推广,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衔接上相互错节的问题日渐凸显。笔者针对这一现状,以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革中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构建模式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想,目的是进一步优化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模式,提高办学效益,以高职引领中职健康持续发展。
1 中高职课程衔接的现状分析
中高职对口招生“3+3”的衔接模式,是在中职院校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然后参加高校对口招生考试升入高职,再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由于中高职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在专业及课程体系的设计上不一致,使得专业教学的侧重点各有差异,考核标准也不相同,在课程体系上中高职各自为政。在这种模式下,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内容往往存在脱节、重复等现象,对于文化素质的要求不一致,且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不衔接。
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以数学课程的教学为例,中职《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主要教授函数、向量与复数、几何等模块的基本知识。高职的《高等数学》教学则以“必须、够用、加强应用”为原则,提高应用高等数学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在中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有则精,即扩展其知识深度,如函数、极限、导数、概率等的应用;无则增,在高职数学中需要用到而在中职数学中没有涉及的相关知识,如反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图像等,并适当渗透函数建模思想,以适应高职专业课程学习的需要。
2 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建设思路
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不衔接,造成教学资源、时间的浪费,增加了学生负担,影响了考证的积极性。故构建统一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体系,实现职业技能有效衔接显得尤为必要。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中高职职业资格证书衔接体系,按照该体系将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融入中、高层次培养方案中,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表1介绍了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的专业课程体系。
3 总结
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许多院校的教育者也纷纷提出解决策略,但由于无法抓住问题的本质,许多办法无法奏效,这也成为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持续开展的一大难题。在国外,课程体系的衔接也是中职院校与高职院校相互衔接的重要节点,而课程体系的衔接重点则在于课程内容的衔接。国内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同样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要实现中高职专业教学的衔接,首先在课程内容方面的衔接上下功夫。应该基于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及结合能力本位的要求,不断完善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安排,使得课程内容与现实需求接轨,同时保证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技能鉴定要求,从而确保中高职院校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上不脱节。
中高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衔接模式要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高职课程是中职课程内容的延伸。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课程衔接的实现改变了传统电子技术应用教学中高职相互脱节的现象,为高等教育的普及创设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有积极的影响,使得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5.
[2]鲁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2012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2,3.
[3]邓桂萍,宋烨.电子类专业中高职街接课程一体化设计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4):31-32.
作者简介:徐海涛(1978-),男,江苏连云港人,教师,中学一级, 研究方向:信息电子技术。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