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创造性品质的培养
2014-08-27刘景祥
刘景祥
所谓创造性品质,就是要具备把已知的信息建立起新的系统和组合能力的素养和能力。信息的规模越大,对信息进行创造性加工所依据的实现性范围也就越大。它不仅包括认知领域中创造力发展,而且更应该是人的情感领域、德性精神生命的创生过程。高校教师个人的发展,可能开始时是以某一点为契机,但到后来,一定是多方面的、充分自由的、和谐的发展。每一个获得自我实现的高校教师,都是身心各个方面积极地激活、参与,并得到提升与发展的教书育人的载体。我们只有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理解创造的概念,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师创造性品质的本质内涵,才能将教师的创造性品质定位在创造和发挥人的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上来。此外,教师创造性品质是一种思维活动的结果,它的本质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广泛涉及其它相关领域,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通过升华现有知识达到某一新的求知的正确结论。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下产生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思路。
人才培养的本质是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过程中,焕发出无限的潜能,不断地适应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在认识、改造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过程中,成为社会活动的主体,成为社会关系的创造者。任何人都可以具备创造性品质,凡是在社会历史领域进行活动的主体,都是具有创造性意识、创造性精神、创造性能力的人,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创造的历史。高校教师作为社会历史活动领域中重要的一员,创造性是以对现实的否定评价为先决条件的,当教育现实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时,就要对现实进行批判,实现理想世界的追求,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实践。教育创造性的本质是进取,是不做复制者,高校教师只有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才能走上创造性之路,才能以其创造性的劳动推进社会文明,实现自身价值。
一教师的成长模式要求教师具备创造性品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用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解,发现和创设各种有利的教育情境和条件,进而成功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成为具备完整生命和谐、可持续性的发展的人才。有人曾为教师的成长模式做出如下的三种概括:第一种:匠才模式,这一类的教师,通常依赖观察和模仿有经验的教师,积累丰富自己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第二种:应用科学模式,这一类教师不断学习与教学法有关的理论及课程,运用相关理论不断指导和改进自己的教学。第三种:反思模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他人的教学,不断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教学,同时结合理论指导,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虽然这三种教师成长模式的侧重各不相同,但从本质上分析,反思型模式的教师最有利于创造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形成。这是一种建立在自我发展目标之上,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及不停顿发展理念上的师资自我培训模式。行动研究、相互观察和教学日记是这一培训模式的三项具体过渡。高校教师可以以此种模式为参照,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设计好行动研究的项目,坚持对周围的教师特别是教学成果显著教学有特色的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观察,与他们展开讨论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坚持写教学后记,对自己的各项教学活动加以认真的反思,这样,就一定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取得进步,形成和确立富于个性特征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
创造性品质要求教师应该具备的创造性能力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创新教育的向前发展,创新型教师的创造性品质及能力也将不断变化,呈现出不同层次、不同侧面。主要包括:更新观念、不断追求新知的终身学习能力;开发、整合、利用课程资源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的能力;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造性品质要求教师要具备自我反思能力;创造性品质要求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评价能力。但就目前创新教育的普及现状,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创造性个性以及促进创造性品质教师自我发展的角度看,当前急需解决的是,追求全新的教育观能力,实践创新的教学观能力,贯通全新的设计观能力。
二高校教师创造性品质的培养途径
1高校教师要具有形成创造性品质的志向
如果以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为指标来判断教师的成长,那么可以将高校教师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来评价,即准备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创造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高校教师的工作目标依次体现为取得教师任职资格,登上讲台,为学生和同行所认可;研究课程,熟悉课程,了解学生,运用恰当的教学与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加以认真地思考,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开展研究性教学,把教学当作研究工作来实施;用研究的态度来对待教学工作,开始形成体现自己个性的教学风格;处于创造阶段的教师,他所关注的焦点是因材施教的观念,实现灵活高效的教学;总结与发扬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成功的教学方法,指导年轻教师成长。
2高校教师要积累进行创造的基础知识
创造与追求知识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当我们从事创造活动时,就可能发现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知识不足,并因此而鞭策自己学习。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应当具备较为丰富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广泛的邻近学科与相关的科学技术发展知识。基础知识越宽,对之掌握越扎实,对创造活动就越有帮助。创造的欲望又是学习的动力,它可以激发起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创造,又能够使我们真正理解所学习的知识,使它们变得更真,更活,更有力量。我国高等教育阶段的教学水平定会得到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智力水平、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综合素质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高校教师,一定要走在时代前列,率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顺应历史发展的要求。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教学过程
教育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所采取的特定方式和手段。一个具有良好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高校教师,不仅善于继承、借鉴前人或他人的先进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而且善于根据新的教育教学情景、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总结和创造具有自身个性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以获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育教学过程由教育教学环节组成,特别是教学环节之间的不同衔接和组合,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所以,出色的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合能力也是体现教师创造性品质的重要条件。endprint
4教育实践是教师创造性品质培养的关键
“社会的主体是在创造行动中并通过创造活动来完善自身的。”创造的成功要求具备三个条件,“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它们的形式和发展都离不开创造活动。活动可以让教师发现问题,并为他们否定现状和提出新观念、新设想提供条件。在参与创造性活动实践中,教师要着重培养起自己的求异思维的能力,以开发性、大视野的姿态来思考问题。敢于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前人或他人的研究成果,不循规蹈矩,勇于独立思考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学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流动过程,它充满着无数复杂的变化因素,需要教师灵活面对。高校教师的创造性活动小到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大到对课程、教材的改造和创建,对教学大小环境的创设,对教学思路的探索等。在从事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时,教师应多与周围有创造性的人接触,或者通过网络来开展对创造思维与改革方案的交流或直接阅读外文期刊与文献,参加有价值的教学改革学术会议,实地观摩和与专家交谈。探索和发现的兴致是具有感染力的。教师个体的创造成果也可以带动学校整个教学环境创造品质的大的提高,可以说对高校教学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教师的教育哲学观念是个人化的教育理解和认识,与教师个人的教育实践和教育体验密切关联。因此,高校教师的教育实践非常重要,教师只有在教育工作场景中才能真正的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产生教育的智慧,使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教育的理解和体验,最终形成个人化的教育哲学观。教师的教育实践是创造性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特别是相关学科的培训过程、行动研究过程更是教师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的经验、教育的认识、教育的智慧的关键。不脱离教育工作场景,从教育生活中获得鲜活的教育经验,通过实践来驾驭教育理论,然后再提升为成熟的教育理论,并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育实践,这是创造性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高等学校教师仅有渊博的知识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还必须善于把知识和能力有效结合教给学生,培养学生不断接受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之真正掌握以致于应用,把它变成学生的财富。应遵循教育规律,高等学校教师如果不懂教育科学,不懂得教育工作规律,教学效果不好,那就不能被认为是一个真正专业化的教师。如果教师不仅精通自己所任学科的基础理论,有渊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而且认真学习、研究、掌握和运用教育科学,用教育科学指导教育实践,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把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沿着正确途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社会的进步对未来一代素质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他们应当比他们的父辈更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在学习成为一种高度个性化智力活动的今天,新时代的高校教师共有三重使命:即要善于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展创造性教学;善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道德及专业技术素养。在用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教学,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满足时代发展对教学的要求,用何种手段和方法来进行教学探索的创造性活动中,高校教师是大有作为的。只要我们永远有梦,有理想,有追求,面对现实脚踏实地,从平时的工作着手,创造性教学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前途就会愈加美丽。
参考文献
[1]朱仁宝.现代教师素质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朱仁宝,王荣德.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3]赫金凤.以教师自评为核心有效开展教师素质评价工作[J].吉林教育督导,2007(3).
[4]包天仁.基础英语教改论坛[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