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厚珉:扎根晋山 造福晋民
2014-08-27张峰
张峰
四月下旬,一场细雨滋润了三晋大地。从夏县县城出发,经过半个多小时的盘山路,记者赶往泗交镇王家河村,寻访有着“山西种茶第一人”之称的陈厚珉。
雨后深山,雾气蒙蒙,溪流潺潺,郁郁葱葱,山间低矮的农屋点缀其间。
厚民晋茶
《茶经》有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叶自古出自南方,在普通人眼中,山西根本不可能种植茶叶。然而,山东客商陈厚珉,却改写了山西不产茶的历史。
2000年,55岁的陈厚珉退休后,来到山西霍州七里峪搞旅游开发,开始二次创业。后来,他发现这里的空气相对湿度适中,昼夜温差大,小气候条件好,没有污染,他突发奇想:既然家乡能生产驰名全国的崂山绿茶,七里峪的山水植被、生态环境不比崂山差,有些地方的条件甚至比崂山还要好,为什么不能在此种茶呢?
2002年,陈厚珉开始了他的第一次试种。但一冬过后,茶苗全部冻死,第一次试种失败。
2003年,不服输的陈厚珉继续试种,并采取了更多的防寒措施,但无情的严冬再次让他的茶苗全军覆没。
2004年,在专家的指导下,他选择了抗寒的茶种,采用多棚覆盖的防寒措施,终于有8%的茶苗熬过了寒冬,这让陈厚珉看到了希望。
2005年,经过连续三年的失败,屡败屡战的陈厚珉终于收获了希望,七里峪的30亩茶苗全部安然过冬——由此,他成为山西种茶第一人。
尽管试种成功,并小有收获,但都不上规模,陈厚珉感到很不尽兴、很不“解渴”。于是,他开始在山西筛选更多的种植地。2008年,经山西霍州籍原夏县县委副书记薛玉马热心推荐、精心搭桥,陈厚珉来到位于中条山腹地的运城夏县泗交考察。他观山水、察土壤、问气候、解民情,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他惊喜地发现,这里平均海拔1200米,峰峦叠翠,云雾缭绕;空气湿度高,昼夜温差大,全年无霜期短;远离现代工业侵袭,无历史化肥、农药残留污泥;水源涵养充足,水质优良;民风淳朴,人心清纯,是一个适宜种茶并且能够种出原生态、高品质茶叶的好地方。
2009年,陈厚珉开始在泗交移苗试种茶叶。2010年,他试种了20余亩茶苗,到今年种植面积已有300余亩,可采摘面积已经达到70多亩。
经过10年努力,茶叶在地广人稀、气候条件适宜的泗交试种成功,让陈厚珉看到了晋茶发展的希望。他为茶叶起名“厚民晋茶”,寓意以山西的茶叶,造福山西百姓。
晋茶厚民
晋茶试种成功,让陈厚珉欣喜不已,他试着采了一点儿新茶,让专家和朋友品评鉴定。正如陈厚珉所料,他们对茶叶的品质交口称赞,当下就有卖茶的朋友提出将此茶带回山东,以崂山高品质绿茶的名义高价出售。这对于已经投入两百多万元种植茶叶的陈厚珉来说,无疑是个尽快收回资金的好办法,但他还是婉言谢绝了。陈厚珉说,这茶既然在山西种山西收,就应该把它做成山西的特色品牌,这对于山西、对于当地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个好项目:一方面,这是山西的土地上长出来的茶,填补了山西的空白,结束了山西不能产茶的历史;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做成、做大、做强了,也可以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如果将山西茶叶做成其他品牌去卖,虽然很容易得到回报,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是不可取的。
多年与农民打交道的陈厚珉深知,农业产出的最终效果,还得由农民来体现,晋茶要做大、做强,做出规模、做成品牌,光靠公司自身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动当地农民,才能收到双赢的效果。于是,他挨家挨户做工作,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农民的土地,并返聘留守的老人、妇女到公司打工。这样,当地老百姓除了土地承包收入外,每人每月还可以得到八、九百元的打工收入,比起单纯种地增加了不少,实现了就地打工、就近挣钱,离土不离乡,收入更高、更有保障。
当地老百姓看到了种植茶叶带来的致富希望,纷纷主动将土地流转给厚民公司。有的农户还将外出打工的家人叫回来,一起承包茶园,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晋茶富民
至今,陈厚珉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王家河村村支书家的情形——他刚一坐到沙发上,沙发就塌了,他也倒了。原来那沙发就是在两块砖上面搭了一块木板,外面罩了一块布。这么一块风景秀美的世外桃源,老百姓却过着苦日子,陈厚珉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老百姓通过种茶尽快富起来。
经商多年的陈厚珉,看准了发展晋茶的商机。他说,茶叶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包含着丰富的附加值,具备社会、经济、生态等多重效益,其经济效益是传统农业产值的20多倍。同时,它又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对一个地方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可估量。
谈起厚民晋茶的未来,陈厚珉充满了自信。他说,下一步,公司要进一步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弘扬晋茶文化,打造晋茶品牌。“如果要形成产业,没有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亩的规模是不行的。目前公司一个车间的加工能力有1000亩,但是我们现在的种植面积只有300余亩”,陈厚珉指着山下的茶场说,“我们要在提质扩容上下功夫,力争3年后使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翻上几番,形成规模效应,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夏县提出要扎实推进生态旅游业发展,泗交是重点发展的生态旅游区之一。借助这一政策东风,陈厚珉打算将自己的茶叶种植基地建成集观光、品茶、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山西茶文化基地,加大对厚民晋茶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能产茶,能产好茶,进而喜爱山西茶,最终打造出具有山西特色的茶叶品牌。
回顾数十载的晋茶发展历程,陈厚珉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但最终能扎根泗交,他还是深感欣慰。他说,种茶要经过三年的投资,第四年才可受益,在种植茶叶、发展晋茶的道路上,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以及当地老百姓的协助和配合是不可能成功。正是因为在夏县看到各级干部务实、守信的作风,才更加坚定了他选择夏县作为晋茶基地的信念。
如今,年近古稀的陈厚珉逐渐感到力不从心,于是他就动员女儿来夏县,父女一起潜心绘制晋茶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的“路线图”。
站在茶基地楼顶远望,低矮的农房、破败的老村正逐渐褪去,几处新房已经建好,远处娶亲的鞭炮声不时响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