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后期的钦州之战
2014-08-27翁宽
翁宽
钦州北靠广西十万大山,南临北部湾,海中有海,湾中有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南、中南通往东南亚国家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古代中国“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钦州乃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包括抗战时期的桂南战役(1939年11月至1940年11月),侵华日军在桂南登陆、退却也经这条通道。
1949年春,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追歼阶段,国民党军纷纷向西南、中南等地退逃。11月,从武汉经湖南败退进入广西的白崇禧集团发动旨在逃往雷州半岛及海南岛的“南线攻势”破产。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第二野战军坚决贯彻毛泽东主席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作战方针,奋勇追歼,解放军粤桂边纵队配合进行截击,人民拥军支前,共歼灭白崇禧部10万余人,取得了以钦州为中心的粤桂边大围歼战的伟大胜利。
白崇禧十万败军退向钦州
话说1949年10月,衡宝战役后,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率部由湖南退守广西。11月5日,白崇禧在桂林榕湖路白公馆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向西入云贵和向南至钦州进海南岛的两个退却方案。因战局发展,西入云贵无望,白崇禧决定将所部兵力南移,并集中主力于桂南,发动所谓“南线攻势”,企图从桂南经雷州半岛和钦州逃往海南岛。
眼见“南线攻势”失败,从桂林退至柳州、继而又退至南宁的白崇禧,紧急部署总退却,并命令其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指挥机构和直属部队,第一、第十兵团及第三、第十一兵团残部,分别从南宁、廉江、博白、陆川等地向钦县(今钦州市)汇合,夺取钦防沿海地区,逃往海南岛或越南。
在南宁,由于当时邕江没有桥梁,一开始时渡江主要靠小型破旧渡轮船,以致等待过江的人车排成一望无边的长龙,拥堵混乱不堪。几经努力架起浮桥后,12月2日晚,在临时指挥官、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广西新兵训练处中将参谋长陆学藩及炮兵少将指挥官姚学礼等人的指挥下,白崇禧残部争先恐后抢渡邕江,逃向邕钦公路。多年后,陆学藩回忆说:“大小汽车两千多辆,光洋有十多车,美式武器装备两百多车。部队全坐车,行军纵队长达数十里。”
为将白崇禧部全歼于广西境内,各路解放军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优良作风,分别向百色、南宁、钦州等地追歼敌人,重点是钦州方面。自12月2日起,在“绝不让敌人跑掉”、“追上就是胜利”的口号鼓舞下,解放军日夜兼程向钦州方向猛追。
12月3日早晨,第一兵团司令官黄杰打来电话,说昆仑关已经失守,他的兵团指挥部已由八塘退到二塘,南宁危在旦夕,让白崇禧赶快离开。白崇禧对黄杰兵团往后的行动做了指示,并告诉他自己上午即飞往海口,然后乘船到钦州湾龙门港接应部队渡海到海南。白崇禧还对其幕僚说,我们距钦州近,共军距钦州比较远;我们坐汽车走公路,共军用两条腿翻山过河,我们是来得及的。
由于沿路遭到解放军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等破坏公路桥梁和不断阻击,逃向钦州的行军车队进程缓慢。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及直属部队的4个步兵团、3个炮兵团、2个工兵团、1个汽车团进入钦州城后,责令地方官员为他们征船出海。并贴出安民告示称:华中十万大军,开赴钦州,旨在剿共安民,望各界协助。布告落款署名为炮兵指挥官姚学礼。同时紧急布防:于城内小校场部署炮兵阵地,以镇龙楼(今市一中)、沙坡互为犄角;还在大街小巷用沙包构筑临时工事,准备和解放军顽抗。整个县城战云密布,商人停市,学校停课,市民闭门(部分人离城),气氛十分紧张。
野战军迂回钦州大围歼
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总部领导在衡阳获知敌人向钦州方向逃跑的情报后,立即作出继续追歼的部署:“我以38军向百色、果德地区前进,39军向南宁前进,15军、41军留博白、陆川一带清剿残敌,其他部队(13、14、43、40、45军)正分路向南宁、钦州地区前进中,我之先头已超过敌之先头,估计能将退敌全部歼灭。”中共十万大山地委和和。粤桂边纵队第三支队也在钦县长滩新屋坪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配合野战军作战和支前工作。
为保全歼,各路大军迅速向钦州方向追击。第二野战军的第四兵团、第十三兵团由第四野战军指挥,配合第四野战军作战。四野以第四兵团和第十五兵团的一部为南路,防敌向海南岛逃窜,从11月28日到12月1日,在容县、博白、廉江地区,追歼了敌第三兵团、第十一兵团和第十三兵团的残部,活抓了敌华中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兼第三兵团司令张淦,接着分路向钦州急进。各军部队不顾疲劳,以顽强刚毅的革命精神,横穿六万山区,渡过数条江河,每天以75公里以上的速度前进。第14军、第43军由陆川、博白向西抢占钦州;第40军由北流直出灵山,南插小董;第45军由贵县出横县,直奔小董。第13军3个师齐头并进,12月2日解放合浦,4日解放北海市,5日进至钦州平艮圩,俘敌2000多人后,分别向贵台、洞利开进,俘敌1500多人。第37师直插防城,以一部进占龙门港,俘敌2000多人。14军主力3日于浦北三江口歼敌130多人,4日于灵山武利歼敌440多人,5日10时赶到钦江边。
敌长官公署刚到钦州,解放军就赶到了钦州。第四兵团第14军第41师、第42师两个师,冒着敌人飞机大炮的猛烈封锁,6日拂晓从沙塘大沙头(今钦江二桥附近)强渡钦江,展开包围钦县县城。由于敌人归缩城恒,凭借有利地形顽抗。解放军立即调整部署:令第41师第122团插向钦州西南之茅岭圩,切断敌海上退路;第121团插向黄屋屯俘敌数百人后,进大直圩地区,防敌西逃十万大山。敌榴弹炮、野炮、山炮、重迫击炮齐发,美造轰炸机两架在上空投弹扫射,装甲车4辆猛烈反扑我军阵地,战斗十分激烈。6日17时起,解放军以5个团的兵力向敌发起总攻,第41师第124团政委张渡人、副团长张廷治率领全团官兵,一举突破敌前沿阵地,攻入城内,直插炮兵第15团指挥所,歼敌汽车团大部,2连指导员杨发荣英勇牺牲。晚上9时,人民解放军钦州前线指挥部以八二炮信号弹向敌军发出最后通牒,午夜敌少将炮兵指挥官姚学礼见败局已定,遂带炮兵第15团宣布投降。敌交警少将副司令陈阜东带领300多人突围西逃,被解放军乘车追上,在三叉坪歼灭。战斗至7日凌晨1时结束,全歼敌长官公署及直属部队一部,共俘敌1.2万余人,缴获汽车400余辆(内有李宗仁就任国民政府代总统时,美国送给他的高级轿车1辆),装甲车4辆、坦克2辆,各种火炮42门和大批枪支弹药及其他军用物资。
另一个大量歼敌的战场是钦州以北的小董地区。从南宁败退下来的白崇禧总部及部队和家属都在这里。12月7日,解放军第14军第40师、第45军第133师、第43军第127师和第128师、第40军第119师以及粤桂边纵队,一齐包围小董,村民登山爬岭,跑步带路。一时间,炮声隆隆,硝烟弥漫,杀声震天。四野第45军第133师第397团,在团政委焦红光、副团长孙国华率领下,紧追猛打,冲进镇内,敌人慌乱一团。我军立即喊话,展开政策攻心,放下武器,缴械投降,保证生命财物安全。经过3个多小时的战斗,歼敌第十兵团部,第11兵团残部,第46军,第125军残部,国防部突击1、2、3纵队和总统府警卫总队,军统局交警第3纵队等。被俘中将参谋长陆学藩回忆说,在小董被俘的部队、单位,系由华中向广西汇合的残余,汽车多、家属多、行李多,特别是高级人员多,中将十多名,少将级近百人,上校更不知其数。人数约两万多,大小汽车约3000辆。我们这批较高级的俘虏(上校、少将、中将)连同家属约五六百人,由解放军一个连护送,向横县方向移动。
在打扫战场时,小董圩上下的邕钦公路上,装载着银元港币的汽车像长蛇阵,美式装备辎重车有几百辆,这些汽车的车身上都清晰地印着“US”字样和星条旗标志。小董战斗刚结束,解放军紧追逃敌,在那蒙俘敌8400多人,在大寺地区歼敌第一兵团残部,俘敌湘桂交警司令及直属部队6000多人,在太平、大塘一带歼敌2000多人。接着,寻追在十万大山、防城、上思、崇左等地的残敌。
粤桂边大围歼战,共歼灭白崇禧败军10万余人。12月7日,钦州解放,12月11日,广西全境解放。白崇禧从南宁飞抵海口后,亲自带领用金条向陈济棠租用来的十几艘舰船,开赴龙门港外海,“接应”他的10万军队。结果在海面漂泊了数天,空手返回海口。
毛泽东庆贺歼灭
白崇禧部的伟大胜利
1949年12月18日,正在苏联访问的军委主席毛泽东收到由北京转来的四野总部发来的广西战役捷报,微笑着对随行的秘书说:广西又打胜仗了。他亲自拿笔起草电文复四野总部,第一句话就说:“10日14时电悉。庆贺你们歼灭白崇禧的伟大胜利。”可见毛泽东主席对广西全境解放,全歼白崇禧集团是十分高兴的。
12月10日,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赓,副司令员郭天民、政治部副主任胡荣贵致函粤桂边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梁广。函称:“梁广将军:此次围歼白匪战役中,粤中、粤桂边区军民在人民政府领导下,全力支援前线,自动缴献粮草,抢修桥梁,许多地方县长率担架队到前线抢运伤员,沿途广大人民及党政部队同志,皆以忘我精神日夜在伤员转运站服务,使伤病员及时得到治疗和热情照护,隆情厚意,深为感动。粤桂边纵队更主动配合战斗,充满手足情谊,大大减少了我们作战的困难,有力地保证了前线的胜利,特代表全军向你们及全区人民致以谢意。”
钦州人民全力支援前线,成立了支前机构,动员民众,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迅速在小董、钦州镇、那丽等地区筹集了粮食460多万斤,柴草400多万担,担架800多付,并把副食品的供应任务落实到区乡。钦县民工1500人担任各项支前任务。他们将从板边至三十六曲的28公里公路破坏,19座涵洞拆毁,迟滞敌人溃退;把钦州江、平艮江、黄屋屯江及沿海地区的船只疏散隐蔽,防止敌人逃窜。
钦州人民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2013年1月18日,广西区人民政府发文批准,钦州市钦南区、钦北区、灵山县、浦北县为革命老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