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油画的空间透视

2014-08-26程鹏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薄雾体积油画

程鹏

中图分类号:J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一.油画空间的表达因素

人们常说的绘画空间是一种虚幻空间,也就是视觉空间。然而在客观世界中,空间指客观物质存在的形态。只要是占有一定的面积和体积的就是“空间”。一切物象占有一定的空间,物体与物体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空间距离,如一座山与另一座山之间的空间距离,山里面的树木之间的空间距离等等。

在油画中呢,画面主体与空间背景之间的关系,在艺术史上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文艺复兴前期的透视学

(二).文艺复兴到印象派时期

(三).塞尚出现之后的画面构成

二.理解和掌握形与色的透视变化

油画的空间表达却依赖于透视变形及色彩的透视变化两方面。

(一)、形的透视变化

形的透视变化——线形透视是14世纪文艺复兴以来,逐步确立的描绘物体、再现空间的线性透视学透视的方法和其他科学透视的方法。是画家要求理性解释世界的产物。表达形的空间感和创造空间的最

好方法,就是通过互相重叠着的事物组成连续性系列来取得,而这种重叠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就是依靠线的重叠和透视缩短而获得的空间秩序,这就是线性透视。

(二)、色彩的透视变化

色彩的透视变化——色彩的透视实际上就是指空间色,这也是任何造型艺术无法摆脱的透视变化规律。表达色彩的空间感由于空间距离的远近而引起物体色彩的透视变化称为色彩的空间透视。这个理论

首先由达·芬奇在15世纪早期总结出来。达·芬奇研究大气与色彩的关系,发明了“薄雾法”(即空气透视法),让远景沐浴在淡蓝的空气中,绘画的透视关系变得更正确更完善。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即我们周围的空气在任何时候都不是完全透明的,它总带有一点淡淡的蓝色。自然界中的物体与我们的视点之间,无论距离远近,总存在着一层空气,物体反射的色光必须通过空气这个介质,传递给我

们的视觉。随着眼睛与物体距离的远近变化,空气厚度增加,从而使物体的色彩在人们视觉上发生了变化,因此,在远处的物体比近处的物体更加模糊,且色调偏蓝。当然,这种效果也会随天气情况而

变化的。在浓雾天气,百尺之外的树也会是灰蒙蒙的一团,而晴朗的天气里它在百米之外仍然清晰可辨。然而,无论气候情况如何,随着距离的增加,物体都会变得朦胧起来,而且颜色发蓝发灰。色彩

的透视现象尤其是画风景写生的时候,这种色彩透视变化的规律格外突出,而近的暖,远的冷,近的鲜明,远的模糊等也是用风景画表现空间最常用的手段。选景时近处的树木、建筑色彩关系明确而强

烈,远处的山由于空气厚度作用变成蓝灰色,与远山相接的地平线或天际间的色彩朦胧而概括,这样的色彩处理既吻合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能在画面上表现出一定的三度空间。所以我们的潜意识已经学

会把这种现象理解为距离产生的效果。有时画室内某个角落也需运用色彩透视的原理,只不过这种色彩的透视不像野外那样明显,而是运用色彩透视中的色彩渐变去完成,同样能产生自然的深远感、空

间感。而画静物时,画面空间小,色彩的透视变化程度也相应的减小。这样的例子不用特指,我们可以到室外找几个物体远近比一比,立即就会证实这种感觉。一切物体不仅形象特征随着空间距离的增

大而发生变化,而且色彩关系也随之逐渐削弱,这就是空间透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果违背规律,硬是把远处的各种物体画得色彩鲜明强烈,那么它就毫不客气地从远处跑到近处,从后边跑到前边,而

失去了基本的空间透视效果,画面也由深远而化为平板。

三.油画中的“薄雾法”(空气透视)

薄雾法又称晕涂法,是达.芬奇独创的特殊绘画技法.这种画法的特点是在画中间色调和反光部位时特别注意过渡,在明暗交界处,几乎看不到明显的交界线,尤其在表现人的脸部和人体转折处,画得十

分柔和\圆润,用色很薄,暗部更是干净透明,皮肤的弹性与肉感被表现的极为真切.晕涂使达.芬奇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及物体轮廓变的含糊不清晰,仿佛浮动于薄雾之中,只有体积感呈现在画面上.因

此这种画法被称为"薄雾法".

观察的时候在空气透视的影响下,眼睛如果不移动,单靠线透视,那就不能知道一件物体与另一件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多少,除非依靠色彩透视。论物体随距离的消失:各种颜色之中随距离增大而最先消

失的是光泽,这是颜色之中最小的部分,是光中之光。其次消失的是亮光,因为它的阴影较小。第三消失的是主要的阴影。到最后只剩下一片冥蒙的黑暗。颜色和体积的消失:应注意使色质的消失和其

体积的消失相适应。空气愈近平坦的地面愈稠密,愈升高愈稀薄愈透明。离你遥远的高矗物体下半部分隐约难辨,这是因为你的视线路径是通过连绵稠密的空气。远物体低处的轮廓:远方物体的底部轮

廓不及顶部轮廓清楚。特别是山脉或丘陵,它们的山峰常以后面其他山峰为背景。浓厚空气中所见的城市:眼睛俯视一个在浓厚空气中的城市,可见建筑物的顶部比底部色重而清楚。空气愈稠密,城市

中的建筑和田野里的树木愈见稀落,这是因为只有最高最大的物体才能被见到。山也会显得稀少,因为只有互相间隔最远的那些才是可见的。

总之,色彩的空间透视有以下几个要点:在色彩的冷暖上,近暖远冷;在色彩的纯度上,近距离的鲜明,远了就变灰;在色彩的体感上,近距离的反差大,远处的反差小;在物体的体感上,近距离的体

积感强,远处的体积感弱,并趋向于平面感。在弗拉格纳尔、列宾、萨夫拉索夫、列维坦等的风景油画中,我们可以看出高超的处理色彩空间透视的技巧。

结论:

画家们的目的是如何把三维空间的世界调整为二维空间的画面上— — 即再现出貌似立体真实的视觉幻觉画面。在现代诸流派绘画中,这种方法更趋于复杂多样化。然而,三维空间依然是空间研究的核

心,空间也是形体结构在二维平面上的虚幻表现。

而油画艺术也正是一种表现形式和手段.油画总是以多样的形式来表达人类的情感与观念。

对于油画的空间,是一种表现人类情感精神的虚幻空间,即视觉空间,而油画空间的处理不外乎形与色彩的透视变化两方面。

形的透视变化是画面产生空间感的骨架,是画家要求理性解释世界的产物。表达形的空间感创造空间的最好方法,就是通过互相重叠着的事物组成连续性系列来取得,而这种重叠中,最基本、最关键的

就是依靠线的重叠和透视缩短而获得的空间秩序是色彩变化的依据。

色彩透视变化则在于色彩的冷暖上,近暖远冷;在色彩的纯度上,近距离的鲜明,远了就变灰;在色彩的体感上,近距离的反差大,远处的反差小;在物体的体感上,近距离的体积感强,远处的体积感

弱,并趋向于平面感,这样才能给画面带来空气感的氛围,赋予画面以特殊情绪和灵魂。

这是油画家的基本观察方法,是油画的基本艺术规律,也正是油画生命力所在。

猜你喜欢

薄雾体积油画
日出
1立方厘米与1立方分米
如梦令
油画去哪了
谈拟柱体的体积
谁的体积大
油画《惊涛拍岸》
楚雨的油画
受伤的风景(布上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