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无用?
2014-08-25王若翰
王若翰
在今年毕业季七百万求职大军中,五万左右拥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淹没其中。有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博士学位授予数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2010年,全国博士招生计划为六万二千人。中国俨然已经成为博士“大国”,博士帽曾经的耀眼光环也随着博士人数的增加而变得暗淡。
今年的5月27日,一场特别对话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对话的双方一边是中国第一代博士,他们如今功成名就,在各个领域担当权威和领军人物,而另一方则是年轻的博士生们,他们要面对的是就业压力、科研重任。
致三十年前的青春
十一位“新中国第一代博士”相聚在大学校园里,个个神采飞扬。三十年前的5月27日,继教育部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后,这一天,十八位中国国内培养的“土博士”,在经历了论文评审和答辩之后,终于师成出山。1983年的5月27日,十八位博士在人民大会堂被集中授予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博士。
当年被外界戏称为“十八勇士”的青年学子,如今均已年过花甲,成为了国内知名高校的院士、校长及教学名师。
马中骐,博士学位证书编号为10001,在当年的十八人中,他是第一个进行论文答辩的。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毕业后,马中骐留所工作至今,长期从事理论物理研究,学生早已桃李满天下。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聚会上,马中骐展示了一份珍贵的资料——三十年前的博士答辩现场录像。由于年代久远,录像画面不是太清晰,但黑白的影像再现了当年真实的场景。画面中,马中骐用幻灯片演示论文内容,不时在黑板上进行演算,尽管设备简陋,答辩过程却是一丝不苟。
太多还是太少?
据201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具有博士学位授予资格的单位已达到三百四十七个,在校博士研究生共计二十四万六千人。与1983年首届的十八人相比,这个数字增长了一万倍有余。据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我国拥有博士授权资格的高校和博士人数均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家。
博士多了是坏事吗?面对近些年逐渐加大的就业压力,一些本科生开始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读研,这几乎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一些人一口气读到博士,毕业时却发现,还是要面临同样的就业难题。
有人无奈感叹:“博士无用。”但很多用人单位却提出了另一种看法:造成学历贬值的原因,并非是扩招后引起的博士数量增加,而是庞大的数量背后暗藏的质量问题。
三十年前首批十八名博士的超豪华导师阵容标准,注定会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瞬间被载入史册。5月27日的座谈会上,一位当年的老博士提到高校扩招时感叹:“我们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几乎都是院士及各领域内的顶尖学者,而且每人只带一两名博士。不像现在这样,有的人同时带四十多个学生,我都不知道怎么个带法。”
读博动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博士赵烨德,现为一名优秀的整形外科医生。赵烨德毫不客气地批评:“现在的医学博士,普遍太‘水了。”不久前,赵烨德刚刚拒绝了一位即将毕业的博士到医院实习。这位博士生的简历显示,在硕士阶段从事的是寄生虫专业的研究,而考博时却跨专业选择了整形外科。“现在的年轻人,在专业上太过功利,只考虑就业和待遇,却很少有对学术负责的。寄生虫领域刚刚涉足没多久,屁股还没坐稳,就跳到外科领域要给人开刀。”
在后续的采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改换专业的考研者,都是根据就业情况、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间的比例,甚至是与导师的关系来选择的,很多导师在考虑录取标准时,也会掺杂学术以外的考量。
一种观点认为,博士毕业生质量的下降,与单一的评价标准有关系。在赵烨德看来,不同专业需要有不同的考核标准,对于一些偏向于理论研究的专业,可以以毕业论文作为学位考核的唯一标准,对于一些偏实用性的专业,则应该考虑对学生的实践经验设定硬性要求。“学位培养没有细化的标准,导致一些学生在考研、考博时乱跨专业,结果学而不精。”
赵烨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整形外科的博士为例,三年一共六学期,第一学期上马列毛邓和英语等公共课,之后的两年名义上用于做课题、写毕业论文和手术临床,到了最后一学期开学,就要交论文,接下来的两三个月要在与导师的沟通中一边对论文加以修改,一边准备答辩。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博士生在三年的读博生涯里,充其量只在手术临床实习六个月,甚至很多人根本没有拿刀的经验,只要论文通过,就毕业了。“这样的博士毕了业,哪个医院敢要?当然,其中很多人选择留校任教,自己没做过一次手术,却又开始教别人拿手术刀。”
另类博士
三十年过去,首批十八名博士尽管后来经历各不相同,却无一人“下海”,仍在从事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坚守着老一辈学者的育人传统。马中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曾表示:“如果做不出什么成果,就对不起这个‘第一批,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责任感。”如今,社会环境不同,博士生们对于选择怎样的人生道路,却有了不同的考量。
苗青,历史学博士,现在是上海滨海古园的历史研究员。
1999年本科毕业后,苗青有过长达八年的教师经历。“我从小热爱历史,本科学历史,毕业后又在一所中学教历史。”工作的时间越久,苗青越觉得只在课堂上教授浅显的历史知识,无法满足自己对历史研究的渴求。抱着这样的心态,2007年,苗青又一次走进大学,开始了自己硕博连读的生涯。
“很快到了要找工作的时候,历史这种专业,不教书其实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苗青回忆,当时他曾尝试着将简历投给几所高校,希望能教授大学历史公共课,但都没有回音。在一次学校的招聘会上,苗青看到了滨海古园的招聘信息。“滨海古园作为一个公墓招聘历史研究员,可见这里是有文化追求的。”苗青告诉记者,能继续从事历史研究,是自己择业的最重要考量,正是因为这样,苗青最终向滨海古园投递了简历。
拥有博士学位的苗青很快受到了招聘方的重视,滨海古园的领导还特意邀苗青来墓地参观。“看到他们的名人陈列馆时,我发现这里对很多长眠于此的名人,都只有简单的介绍,多数是从网上找到直接拷贝下来的,有些地方还不准确,大概是因为之前没有专业的人来做这个工作吧。那时我开始意识到,在这里,自己将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原载2013年第12期《北方人》本刊有删节】
●陕西省宝鸡 朱权利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