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段理论的汉语保留宾语结构探析——兼与潘海华、韩景泉商榷
2014-08-24邓昊熙
邓昊熙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基于语段理论的汉语保留宾语结构探析
——兼与潘海华、韩景泉商榷
邓昊熙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潘海华、韩景泉对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分析会使句法推导陷入两难境地,而基于最简方案语段理论的分析能较好地解释该结构的几个基本特点。语段的基本操作为动词前后两个名词性成分之间的语义解读提供了必要的句法结构基础;处于宾语位置上的DP可以用两种方式来给无解特征赋值,这是生成不同结构的句法根源。
汉语;保留宾语;语段;句法推导
一、引言
本文所着重探讨的汉语保留宾语结构主要指的是如例(1)和例(2)为代表的句子:(1)张三死了父亲。
(2)张三被杀了父亲。
例(1)是非宾格动词带宾语,而例(2)是被动动词带宾语。作为一种较有特点的结构,保留宾语结构一直是语法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归纳地说,该类结构的语法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义上,这两种句式中动词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具有广义上的“领有/隶属”关系。所谓的广义的“领有/隶属”关系既指一般意义上的“领有”关系,也指“整体/部分”或者是“亲属”关系。
第二,两种句式中的动词后名词性成分既可以出现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当名词性成分出现在动词前时,通常要使用“的”把两个名词性成分连接起来。
第三,两种句式中的宾语都不能提升到句子的主语前面,例如:
(3)a.他断了一条腿
b.* 一条腿他断了
c.他被绑了一条腿
d.* 一条腿他被绑了本文首先简要回顾潘海华、韩景泉在2009年《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1](以下简称潘&韩文)中对于该类结构的分析思路,然后指出他们的分析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结合最简方案的语段推导理论,对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推导过程提出新的看法①。
二、潘&韩文对保留宾语的分析
潘&韩文的特点在于他们提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框架来解释非宾格动词和被动动词后带保留宾语结构。该文的基本观点有两点:
第一,动词前的非论元名词词组为句子基础生成的话题。
第二,动词后的论元名词词组为嫁接在TP之上的外置成分。第二个观点示例如下:
(4)a.[CP张三 [TPti[VP死了 ti]父亲i]]
b.[CP张三 [TPti[VP被杀了 ti]父亲i]]
(5)
如例(5)所示,DP“父亲”基础生成于动词“死了/被杀了”的补足语位置,然后经过逐步提升至[Spec,TP]位置,最后右移外置于TP的附加语位置,从而得出“张三死了/被杀了父亲”的线性顺序。潘&韩文指出要为右移外置操作提供理据,具体要回答两个问题:(1)这样的右移外置操作是否违反相关的句法限制?(2)右移外置的动因是什么?
对于问题(1),潘&韩文认为外置移位从线性位置上看是从左边到右边,但从结构看移位仍然是自下而上,因此可以保证语迹受到先行成分的约束,右移外置并不违反句法移位的限制条件。对于问题(2),即右移外置的动因是什么,潘&韩文认为该操作是受到语用原则的作用。具体地说,右移外置可以帮助句子生成一个句末焦点。潘&韩文指出,从信息的角度看,保留宾语结构通过将一个非主题的名词词组从主语位置移动到句末位置上,可以在话语中引出一个新实体。他们举例认为,“张三,父亲死了”与“张三死了父亲”在结构合法性方面不存在差异,但语用表达力有所不同,后一种结构形式使“父亲”成为焦点,从而受到强调。
应该说,潘&韩文的分析很具有启发性。对于他们提出的两个观点,笔者基本赞成第一个观点,即认为处于句首的非论元名词词组为基础生成于该位置的话题,但他们提出的第二个观点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三、潘&韩文存在的问题及讨论
如前所述,潘&韩文认为在汉语保留宾语结构中,动词后的宾语DP(如例(1)和例(2)中的“父亲”)是右移外置操作的结果。这种先前移再后移的做法很令人怀疑。潘&韩文认为外置移位从线性位置上看是从左边到右边,但从结构看移位仍然是自下而上,因此可以保证语迹受到先行成分的约束。情况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正是因为他们提出右移外置操作,使他们的句法操作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根据May[2]关于语类(category)和语类片段(segment)以及Chomsky[3]关于“排斥”(exclusion)的定义,成分统领可以这样界定:(参见Chametzky[4])
(6)X成分统领Y当且仅当X和Y都是语类,且X排斥Y,且每个支配X的语类都支配Y。
根据这一界定,语类片段不能进入成分统领的关系中。从例(5)可以看到,DP“父亲”嫁接在TP之上,成为TP的一个语类片段。因此DP“父亲”与其语迹不构成成分统领关系,而“语迹受到先行成分的约束”一说则不能成立,结果是违反“句法移位要求移动了的成分必须能够成分统领它在原位上留下的语迹”的条件。另一方面,如果真的像他们所讲的那样,右移外置后的DP“父亲”成分统领其原来处于SPEC-T位置上的语迹,那么DP“父亲”不仅成分统领其原来处于SPEC-T位置上的语迹,它还成分统领T’节点下的所有成分。根据Kayne[5]所提出来的“线性对应公理”,既然DP“父亲”不对称性地成分统领其语迹及T’下的所有成分,那么DP“父亲”应该在线性顺序上处于语迹及T’节点下所有成分的前面。因此,所得到的线性顺序应该是“张三—父亲—死了/被杀了”,而不是两位作者所认为的“张三—死了/被杀了—父亲”。所以,DP“父亲”是否成分统领处于SPEC-T位置上的语迹都有问题。
对于问题(2),即右移外置的动因是什么,两位作者认为右移外置是语用原则在起作用,以帮助句子生成一个句末焦点。该观点有两个地方值得商榷。一是结构“张三,父亲死了”中的“父亲”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成为(对比)焦点,如:
(7)张三,父亲死了,母亲没死。
所以说在结构“张三死了父亲”中“父亲”成为焦点而在结构“张三,父亲死了”中的“父亲”是不是焦点似乎还值得继续讨论。二是两位作者认为右移外置的动因是语用原则,但问题是在句法生成的推导过程中求助于语用原则是否是一个可取的办法。因此,如果只从句法内部来看,DP“父亲”的移位是缺乏动机的。根据Chomsky[6]所提出的“自利原则”,成分的移位仅服务于核查自身的语义无解特征而不会为其他成分服务。既然DP“父亲”从非宾格动词后面的位置移动到SPEC-T位置,它的格特征已经被核查,它就没有任何理由再进行移位。也就是说,它处于“惰性”状态就不能再参加下一步的句法运算了。
四、语段理论下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推导
(一)语段理论的基本思路
既然潘&韩文的分析存在问题,对该结构的句法分析就应另辟蹊径。Chomsky[7]开始提出的“语段”(phase)概念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解释工具。该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降低运算的负担,以实现运算的高效性和循环性。
“语段”概念从其提出至今,在具体技术操作上存在一些变化[7-9]。而根据Chomsky[9]较近的观点,语段指的是CP和v*P。其中v*是与完整的论元结构、及物和经受者结构有关的功能语类,它是v的一种表现形式。表面上看,T而不是C是主格一致关系所涉及的Φ-特征的中心所在,所以,域外论元主语和非宾格/被动结构的宾语提升到SPEC-T位置。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T不像C那样也属于语段呢?原因是对于T来说,Φ-特征和时特征都是推导而得来的,而不是T本身所拥有的内在特征,T的这些属性是由C或选择它的V来决定的。当且仅当T被C选择时,T才显示出基本的时特征。如果T没有被C所选择,T是一个提升的不定结构,缺乏Φ-特征和基本的时特征。因此,T的一致和时特征都继承自语段中心语C。如果C-T与目标DP存在一致关系,只要所有的语义无解特征都被赋值,那么根据长距离一致关系,DP可以留在原位;DP如果要提升,它最远只能到达SPEC-T位置而不能再提升到SPEC-C位置,因为在SPEC-T位置上所有的特征已经被赋值,DP不再处于活跃状态。
语段推导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语段不可渗透条件”(Phase Impenetrability Condition):
(8)语段不可渗透条件:
中心语为H的语段α,H语域内的成分不为发生于语段α之外的操作所影响。发生于语段α之外的操作仅能影响H或处于H边缘位置的成分。
简单地说,处于中心语的补足语位置及补足语以下的成分不受发生于α之外的操作的影响,而中心语本身或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成分则能为这些操作所触及。中心语本身和处于标志语位置的成分对于别的语类的选择和中心语移动操作都是可见的(visible)。而如果一个推导已结束的语段中仍含有语义无解特征,则该语段推导失败,无法进入下一步的运算,这就是语段的渐进性。
(二)基于语段理论的保留宾语结构推导
如前所述,潘&韩文把处于句首位置的DP“张三”处理成话题的做法是可取的,但对于DP“父亲”的处理仍需要讨论。问题的关键在于动词与保留宾语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由此所产生的不同的线性顺序。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的讨论框架下,DP“父亲”的移动始终都是左向的。但即便如此,DP“父亲”的左向移位仍然不能越过处于话题位置的“张三”,因为下面的结构是不合法的:
(9)*父亲,张三死了。
按此思路,DP“父亲”左向移位成为关键问题。在推导的初始阶段,DP“父亲”从词汇列阵中被取出,然后动词V“死了/被杀了”也从词汇列阵中被取出。两者合并从而形成结构VP,如下所示:
(10)[VP[V死了/被杀了][DP父亲]]
然后轻动词v进入推导中,与已经形成的VP一起构成vP:
(11)[vPv[VP[V死了/被杀了][DP父亲]]]
按照语段推导的思想,T的Φ-特征和时特征是经推导而产生的,不是T内在的特征,而是继承自语段中心语C。所以当T进入句法推导时就意味着C也进入了句法推导。所以句法运算就会产生如下的结构:(12)[CPC[TPT[vPv[VP[V死了/被杀了][DP父亲]]]]]
如前所述,处于句首的非论元名词词组为基础生成于该位置的话题。所以当DP“张三”进入SPEC-C的位置后便产生了结构(13):
(13)[CP张三 C[TPT[vPv[VP[V死了/被杀了][DP父亲]]]]]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动词“死了”和“被杀了”分别属于非宾格动词和被动动词,而这两类动词在语段理论中都不属于语段中心语,因此这两类动词组成的vP并不属于语段,所以没有输送操作的发生。当运算进行到CP阶段,这时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语段。而处于较低位置上的DP“父亲”由于并没有被输送走,因此仍然能为后续的操作所及。根据语段理论,如果C-T与DP建立一致,DP可以通过长距离一致关系留在原位并对所有无解特征赋值;或者最远可提升到T的SPEC位置,因为在T的SPEC位置上DP所有特征已被赋值而处于不活跃状态,所以不能再提升到SPEC-C位置。据此可以假设,当C进入推导后把Φ-特征和时特征传递给T。运算进行到结构(13)便存在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C-T与DP“父亲”建立长距离一致关系,DP“父亲”可以留在原位并对所有无解特征赋值,从而产生“张三死了/被杀了父亲”的结构。第二种可能是,DP“父亲”显性地提升到SPEC-T位置并对所有无解特征赋值。这便产生了“张三,父亲死了”这个结构。由于此时所有的无解特征都已得到赋值,所以DP“父亲”便处于不活跃状态,不能再作进一步的提升了。这就是为什么“父亲,张三死了”是一个不合法的结构的缘由。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运算过程中关键的地方在于当vP形成后,由于非宾格动词和被动动词都不是语段中心语,所以在vP阶段并没有发生拼读。处于vP语域内的DP“父亲”也因此才可以为后面的操作所及。这解释了在引言中就已经提及的该类结构的第一个特点:在语义上,这两种句式中动词前后的两个名词性成分具有广义上的“领有/隶属”关系,即处于句首位置的“张三”与处于句末位置上的“父亲”具有领属关系。从句法上讲,这是因为两者都处于同一个语段当中。这是它们获得相关语义解读的句法基础。相反,如果当运算进行到vP阶段就发生了拼读,位置较低的DP“父亲”便会被输送走。按照“语段不可渗透条件”,DP“父亲”就不能为后续的操作所及,“张三”与“父亲”之间将缺乏必要的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的领属语义解读便无从谈起。
在引言中也提到了此类结构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动词后名词性成分既可以出现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在本文的分析思路下,这个特点主要来源于动词后名词性成分(即DP“父亲”)以何种方式给无解特征赋值。如果DP“父亲”留在原位,那么便得到“张三死了/被杀了父亲”,此时DP处于动词后面。如果DP“父亲”以显性移位的方式到达SPEC-T位置,那么便得到“张三,父亲死了”,此时DP就会处于动词之前。
此外,引言中提到的此类结构的第三个特点也可以在本文的框架下得到合理的解释。第三个特点是指此种句式中的宾语都不能提升到句子的主语前面。这是因为DP“父亲”可以有两种方式来给无解特征赋值:与C-T建立长距离一致而得以留在原位,或者最远就提升到SPEC-T位置。如果是以第二种方式进行,当所有的无解特征都被赋值后,DP“父亲”就处于不活跃状态,所以就不能再作进一步的提升到达SPEC-C位置。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宾语都不能提升到句子的主语之前。
五、结语
本文首先简要地回顾了潘海华、韩景泉[1]对于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的分析。虽然本文基本同意他们对于汉语保留宾语结构中句首非论元名词词组的句法地位的分析,但对于潘&韩文所提出的先前移再右移外置DP从而产生保留宾语的处理方法,本文认为还有值得讨论的地方,主要是因为右移外置使句法分析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基于以上考虑,本文在最简方案语段理论的框架下,从句法的角度讨论保留宾语结构的生成过程,较好地解释了保留宾语结构的几个主要特点。本文侧重于句法的推导过程,对于保留宾语结构所涉及的语义问题将会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注释:
①本文主要在于从纯句法的角度推导出保留宾语结构,暂不过多地涉及语义问题。
[1]潘海华,韩景泉.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C]//徐杰,姚双云.动词与宾语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4-56.
[2]May R.Boundvariable anaphora[C]//Kempson R(ed.).Mental Representation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85-104.
[3]Chomsky N.Barriers[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86.
[4]Chametzky R.Phrase Structure:From GB to Minimalism[M].Malden,Mass: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5]Kayne R.The Antisymmetry of Syntax[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4.
[6]Chomsky N.The Minimalist Program[M].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1995.
[7]Chomsky N.Minimalist inquiries:the framework[C]//Martin R,Michaels D,Uriagereka J(eds.).Step by Step:Essays on Minimalism in Honor of Howard Lasnik.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2000:89-155.
[8]Chomsky N.Derivation by phase[C]//Kenstowicz M(ed.).Ken Hale:a Life in Language.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2001:1-52.
[9]Chomsky N.On phases[C]//Freidin R,Otero C P,Zubizarreta M L(eds.).Foundational Issues in Linguistic Theory:Essays in Honor of Jean-Roger Vergnaud.Cambridge,Mass:The MIT Press,2008:133-166.
A Syntactic Study of Retained Object in Mandari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se
DENG Haoxi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Nankai University,Tianjin 30007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ntactic derivation of retained object in Mandarin Chine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hase theory.It bases on the study of related topics in Pan & Han,which argues that retained object in Mandarin results from the adjunction of NP to TP.The paper proposes that such mechanism may give rise to some dilemma in syntactic derivation.Based on the phase theory,it proposes that the basic mechanisms in phase derivation provide necessary syntactic foundations for the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between the nominal element in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retained object.Besides,the retained object values all uninterpretable features in two manners,which in turn gives rise to different constructions.It concludes that the phase theory can account for the basic properties of the relevant constructions.
Mandarin Chinese;retained object;phase;syntactic derivation
H043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2074(2014)02-0077-06
2014-02-06
邓昊熙(1981-),男,广东高要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