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有形 文化无疆——访天河区华阳小学语文教师何建芬
2014-08-23梁春晓
本刊记者:梁春晓
个人简介: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羊城“崇教厚德之星” 、广州市“三八”红旗手、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全国优秀辅导老师、广东省首批中小学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天河区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30多项奖励,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荣获奖励300多人次。参与编写的教学辅助参考书已有三部公开出版发行,已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20余篇。
语文容不得半点虚假”
访谈者:何老师,从您的课堂走出来,我看到了一种质朴、真实、鲜活、丰富的语文课。您对孩子们说过一句话:语文容不得半点虚假。请您谈谈,您心目中的“真实的语文”是怎样的?
何建芬: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储存于心,用之于行,指导品行,“文以载道”如此简单。常常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学《花的勇气》,孩子们能从中明白生命的内涵需要勇气,学会学习上面对难题时克服畏难情绪,努力解决难题的勇气;读《万年牢》,让学生真切感受“ 认真”、“实在”,坚守做事为人、认真正直的底线,在生活中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次自己负责的劳动值日,还有答应别人的事情,必须认真负责到底的责任心……
我想,“真实的语文”就该如此。反之,嘴上说着“言必信,行必果”,“中华民族,礼仪之邦”,不到五分钟,就违规违纪,出口伤人,这是言行不一,虚假语文。读着《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课上滔滔不绝地发表着呼唤和平的铮铮誓言,课下却因鸡毛蒜皮小事,吵翻天,甚至大打出手,这也是“虚伪语文”,至少可以说是未能内化于心、表之于行的语文。因此,当孩子们读着《全神贯注》,争先恐后地夸赞罗丹的专心致志,醉心艺术,个别孩子才坐下没多久,就说小话,搞小动作时,我就得提示他们“语文容不得半点虚假”。于是孩子们会马上坐正专注于听讲。
在我看来,语文的本真应该是塑造纯洁心灵的彩虹,是培育美好人格的绿洲。尤其是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语文教给孩子们的就是善于把阅读理解和积累随时学以致用,内化其精髓,成为培育良好情操,形成美好人格的食粮。如此,语文或许更能焕发其真正鲜活的生命力。
阅读与学习合作构筑“真实”的语文课堂
访谈者:“语文”是小学阶段,甚至可以说人的成长中最核心的课程之一。结合“生本”实验,您认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语文课”?
何建芬:记得张俊洪教授就高效教学的涵义谈到当前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他指出,没有什么教育能比小学教育显得更重要!一个人一辈子的教化,很大程度上都在小学阶段打下基础。没有不会进步的学生,只有不会让学生进步的老师!近年华阳小学构建“以学定教”的生本课堂,是为追寻一种为孩子们生命成长服务的高效课堂,关注学生每天争取进步一点点。作为教师就应该追逐阳光、雨露,才能更好地春风化雨,成为孩子们生命成长的“贵人”,进而让高效的教育教学塑造学生成长的灵魂。
访谈者:您认为这种课堂对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何建芬:我认为,孩子们所需要的“语文课”应该是让人交流分享的平台,让人思维碰撞的空间,让人收获进步和满载学问的天地。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为主线,以阅读为主导,以自主合作学习为手段,成了我构建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的四大标尺。
访谈者:您如何为孩子构建这种“语文课”?
何建芬:首先,阅读很重要。语文课本首先不是“教本”,而是“读本”。就这一读本,我喜欢开展三个阶段的阅读:一读作整本通读,开学拿到新书,不上新课,与学生一起用两周的时间把新书当小说看,了解本册学习涉及的阅读范围,定好本册教材阅读拓展的相关书目;二读单元导读,搜寻本单元学习的目标、重点定位、难点突破、整合知识,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方式解决相关问题;三读精讲与略读相结合,精读课文强调预习与初读感受,落实重点详细品读,难点以读感悟,合作交流中习得。其目标关注的是阅读中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导向,这对于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尤为重要。
以读为本,以读拓展,以读积存,更是构建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的有力保障。以读引读,读一篇带动多篇阅读;以读引说,读进文本说出感受与理解;以读引研,读完单元主题课文,引发专题学问探讨,编写阅读报告,展开阅读交流分享;以读引写,读有所悟,读有所想,写下了真情实感。这些都成为了语文课上的常态常规。
其次,就是学习合作。教师在课堂上要学做“牧羊人”,“放牧”的情怀,与孩子相伴,组建学习小组,让学生的个体阅读在伙伴的合作交流中运用生发,实现课内外阅读的交融,让学生在合作中互动互补,交流中进步,分享中提升。因此,我的语文课堂常常像拉家常,也有聊天般引发的共鸣,偶尔还会争议得面红耳赤。师生平等和谐,指点讨论间,阅读促使知识建构顺势而成,文化渗透也无痕。
小课堂传承大文化
访谈者:您怎样在信息技术下让学生在“语文课”中传承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学生包括异国文化的学生又传承到怎样的文化“因子”?
何建芬:我想,技术已经渗透进我们的课堂,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现实形态。而语文课堂包含三个层次:文字的,文学的和文化的。孩子由牙牙学语,到识字阅读,到文段体会,到篇章感悟,到阅读自然,阅读生活,阅读社会,阅读人生,这一发展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历程。从文字的识记,到文学的了解和认识,到文化的承传,可以说是一项人类要付诸于全身心持续努力的工程。
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我首先做的事情是引导孩子的兴趣。从丰富多彩的同步识字课件到研发了“识字教学网络辅助系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学习热情持续高涨,从低年级的大量识字,到中年级的广泛阅读,到高年级的大语文学习,信息技术为他们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帮助。
其次,鼓励孩子或通过PPT,或网络作分享报告。随着阅历的不断丰富,学生学会推敲文字,学会分享感悟,学会表达想法和观点,他们的视野更开阔,思考更深入,表达更具个性化。我想,现实中人类文化的传承不过如此。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文化的传承与共享成为可能。
访谈者:在您的课堂上,孩子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何建芬:回到课堂上,无论哪个国籍的孩子,只要相聚在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要学会“入乡随俗”,收起满口的“English”,藏起满手的繁体文字。于是,这些异国孩童跟本土娃娃学得不亦乐乎,从“一二三”到“aoe”,慢慢地,能说流利的中国话,能写规范的中国汉字,能围绕主题创作完整的篇章;能在课堂上抓词品句,能读此想彼,旁征博引,各抒己见,言谈之间形成思想,分享之余开启心智,共鸣之处碰撞火花……由此,交流着情感,传递着文明,承载着梦想,孕育着情怀。汉语言文化犹如五彩的纽带,牵引着孩子们学习、探索、追寻。
访谈者:您的学生小小年纪,既熟知董存瑞、文天祥,又知晓亚里士多德、牛顿,您认为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具有怎样的方法或手段弘扬中国语言文化?
何建芬:在文化共享背景下,在西方文化冲击中,我慢慢发现,培养智慧学生要比训练聪明学生更重要。我常常对孩子们说,语文无处无生活,生活无处无语文,两者生生不息。“晨读晚诵”贯穿小学(学习生活的始终,经典作品,各年级各学期分期分批熟读成诵。午间闲暇听故事,看视频,中外名家名篇齐欣赏。晚上不忘亲子共读,谈天说地趣无穷。课前一分钟“见闻大家谈”,天文地理,时事新闻,社会热点,各抒己见,持之以恒。有时孩子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编写报告,制作PPT;有时他们在平板电脑中随时记录阅读心得,储存现场创作,专题阅读、整理分享课上,小组汇报展示,互动交流,各显神通。
不可置疑,文化无国界。教育教学犹如穿针引线,给他一根针,串起万条线,例如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就像一根根色彩斑斓的线,不断被学生所搜索、整理、交流和分享,慢慢在他们记忆深处潜滋暗长;教育教学如同一根针,经过老师在课堂的点拨、指引、激发,串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条线,编织孩子们心底里中国语言文化的根基,日积月累,厚积薄发,古老的文明自然得以传承。
访谈者:最后,您认为语文教师在文化传承中应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姿态?
何建芬:两个词,即“以身垂范”、“师爱无痕”,都很重要。前者,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深度认同中国文化,深入解读文本,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渗透熏陶,可以让语文学习的课堂热度逐渐浸润中国文化的厚度。当学生一定的文化积淀后,就有可能实现质的飞跃,即是学生对文化根植的深度而表现出来的对大语文学习的态度和精气神。后者,做老师的,必须做个有心人,视三尺讲台为梦想,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淡泊名利,更要甘于奉献,一如既往,脚踏实地,随时随地,言传身教。可以说,把语言文字作为最直接的“媒介”,与孩子们行走在路上,共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就是对语言文字和祖国文化最直接最真实的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