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壁》壶的魅力
2014-08-22朱锡琴
朱锡琴
摘 要:整壶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悦目舒心,爱不释手。在泥与火的淬炼下,显得温润如玉。
关键词:《提壁》壶;工艺;材质;魅力
1 前言
古人以玉璧为贵,流芳百世,恒久象征。千年的中华文化,陶冶着人们的情操,从古至今,无数文人用心创作,佳作迭出,传递着文化的光芒。提壁壶是历久弥新的紫砂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星。
2 《提壁》壶的魅力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著名国徽浮雕定型设计者高庄从北京到宜兴与顾景舟交友,他们以紫砂陶优异土质及适用功能,精心合作设计提璧壶。提璧壶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历经长期反复推敲,创作而成。此壶是当代紫砂壶艺术珍品。
吴山先生编着的《中国紫砂辞典》中如是论断:“因壶作提梁,盖面似古代玉璧,故取名“提璧壶”。色泽紫中泛红。提璧壶主要由微曲线构成,每根线的起始与消失,每一边线的转折,每一结合的过渡,每一棱角的锐钝,都经刻意经营。壶盖严密合缝,壶纽大小得体,壶嘴舒出自然,提梁贯气有力,壶身雍容大度,壶底稳妥安适。整个造型简洁、圆润、端庄、明快;比例谐和,柔中带刚。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于一体,五美齐备,神气韵皆具,堪称壶中一绝”。
提璧壶气质健伟,色泽紫中泛红,深沉朴茂,置放各种环境中品茗观赏,都能显其神彩。提璧壶不仅体现顾景舟大师精湛的壶艺,而且融合了高庄教授所设计的风格、神韵,达到最高境界的合作,体现出现代紫砂壶艺的材质美、工艺美、形式美、功能美、意境美的全能佳作。也是他紫砂制作史上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多,工艺最为精湛的经典之作。从提璧壶上,我们不难看到老一辈制壶名家所走过的艰辛历程,从事紫砂壶艺绝没有捷径可走。顾景舟在工艺上精益求精,设计上一丝不苟,工具改制上严格要求,无不在提璧壶上反映出来。
《提壁》壶由其壶盖面似一古雅玉璧而名。整壶圆线互济,造型大方简约,细节精致不凡,一丝一毫的细微刻画,使得整器舒缓润泽,更显玲珑体态,叫人览之悦目舒心,爱不释手。在泥与火的淬炼下,显得温润如玉。壶身作扁圆柱形,近底微外撇,折收成圆底,浅挖足。比例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壶嘴从壶腹下部伸出,造型线直中寓圆、柔中见刚,工艺十分精湛。壶体扁圆柱形,平盖,扁圆钮,扁提梁,微曲线造型,结构严谨,刚中带柔,和谐匀称,虚实节奏协调,有“语不惊人誓不休”之感慨。
这套《提壁》壶,一壶四杯构成一个主题,让人在品茗之际,品位富贵祥瑞之意的安心境界,是为养生、修心、品质生活的典藏佳作。四只小杯以及四个杯托配套组成,壶身泥质细腻,古淡的表面隐约泛着一层柔和的光华,恍如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壶体,恬静温婉的感受顿时侵袭着赏壶之人。壶体造型端庄,婉转柔和,风韵潇洒。泡上清茶,氤氲着云淡风轻的诗意境界。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集众美一体,灵秀生动,格调清新,气势端庄,风韵别致,是紫砂光货中素器裸胎艺术的杰出经典之作。孟子曾说过:大匠能与人以规矩,不能与人以巧。不管是作学问还是手工艺技巧第一步要依随前人的“规矩”,在此基础上,进行第二步则要研究前人之“巧”,而关键就在于自己的勤勉和努力摸索。
3 总结
紫玉金砂一抔土,真金玉露满怀情。《提壁》壶题材经典,造型款式优雅,完美的技法,深入人心。紫砂内敛如玉,它深埋土层之下,亿万年的等待换来五色光芒。它不事张扬,不做雄豪语,只与茶作无声的交流,默默地助着茶香,解着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