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4-08-22赵亮
赵亮
(武汉理工大学 《爆破》杂志编辑部,湖北 武汉 430070)
众所周知,影响因子是衡量科技期刊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文献计量学指标。目前,已经有众多专家对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王玉霞研究了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及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主要来源于引文方面的影响、期刊编辑加工的影响、统计方面的因素和期刊性质4个方面[1]。高慧芳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影响因子受到学科因素、论文质量因素和出版周期及出版时滞因素影响的结论[2]。黄萍等则通过研究,认为影响因子受到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提高稿件质量、获得作者群以及提高编辑素养的方法来提升影响因子[3]。王建华等通过研究发现期刊的影响因子受到被引高峰期、被引频次、期刊的载文量3大因素的影响[4]。上述研究大多基于对概念的描述或者仅停留在定性分析上。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统计参数指标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对比研究。
一、《爆破》杂志2005~2012年影响因子分析
2013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显示,《爆破》杂志影响因子达到1.124(同年他引率为0.7左右),为此,对该杂志近年的各种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见表1),探究其影响因子提升的相关影响因素。
表1 爆破杂志2005~2012年影响因子及部分统计指标表
(一)基金论文比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基金论文比是指统计当年科技期刊全部论文中各类基金和重大项目资助的论文所占的比例,是衡量科技期刊登载论文的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基金论文大多数是国家资助的重大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项目、973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教育部科学基金项目等。上述基金项目是经过多级申报评审并反复论证后确定的,对所在学科的科学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引导性。
从表1可以看出,基金论文比从2005年的0.050上升到2009年的0.140,而影响因子则从2005年的0.483上升到了2009年的0.642;2010~2012年,基金论文比一直都维持在0.2以上,而这3年的影响因子也一直在0.8以上,其中2012年的影响因子达到了1.124,这说明基金论文比的提升对影响因子提升影响显著。
(二)平均引文数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引文数量即文后参考文献的数量。因此,参考文献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会直接影响影响因子。参考文献的内容越新颖,信息量越高,对影响因子提升的贡献就越大。从表1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8年,平均引文数都在7以下。从2009年开始,平均引文数都维持在7以上,与此相对应,2005~2008年的影响因子在0.5以下,2009~2012年的影响影子稳定停留在0.6以上,上述数据表明,平均引文数对影响因子产生明显作用。
(三)平均作者数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由表1可知,2005~2008年的平均作者数在3附左右,在此期间影响因子没出现不规则波动。2009~2012年的平均作者数稳定在3以上,而影响影子则稳定停留在0.6以上。这表明每篇文章的作者数量和影响因子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度。
二、通过提高基金论文比提高影响因子的方法
(一)主动约稿争取优质稿源
优质稿源是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如果能争取到大量的国家级基金所支持的原创性论文和最新学术成果论文,则势必会提供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因此,科技期刊编辑要走出去主动约稿,吸引科研团队投递高质量论文,从根本上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平,从而使影响因子得到提高。
(二)缩短出版周期
出版周期短的科技期刊,容易获得较高的影响因子。这是因为出版周期短的科技期刊论文的时效性强,而时效性将直接影响被引频次,若引用次数越多,在学术界的影响就越大,如果出版周期较长,则容易导致文献老化,无法参与影响因子的计算,从而使影响因子降低。为此,针对优质稿件,尤其是国家基金和重大科研课题资助的论文,应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录用和刊登。
(三)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
一流的科技期刊要具备一流的编辑队伍,因为科技期刊从组稿、审稿、退修、编辑、校对、出版等环节都是由编辑来完成的。编辑人员应该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业务熟练且具有一定专业深度。因此,应通过参加定期培训或专业学习来提升科技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玉霞,印莉娟.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本质意义、表征意义和影响因素[J].编辑学报,2006(S1).
[2]高慧芳.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
[3]黄萍,罗彦卿,王艳,等.科技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高措施[J].编辑学报,2006(S1).
[4]王建华,王全金,刘棉玲,等.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形成因素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