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潭门: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

2014-08-22姚强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砗磲琼海市琼海

姚强

2013年4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间隙亲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看望渔民,先后考察了他们海上民兵连、渔民协会,还登上刚出海归来的渔船,叮嘱渔民“注意海上生产安全”,鼓励渔民“造大船、闯大海、捕大鱼”,并语重心长地嘱托道:“将潭门发展好,让潭门的渔民过上幸福美好的日子。”

借习总书记考察琼海潭门一周年的日子,笔者专程来到潭门,走进渔民之家,与渔民亲切交谈,切身感受潭门这一年来的喜人变化。

潭门名气越来越大

3月19日,海南琼海市潭门大桥正式通车。这座连接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博鳌镇和潭门国家中心渔港所在地潭门镇的“民心桥”,使两地车程由原来的40分钟,缩短为10分钟,对促进当地旅游及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好了,桥通了,路通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家住潭门中心渔港码头的许大姐指着门前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面说,以前渔港这条路破烂不堪,坑坑洼洼,一下雨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泥路”。许大姐说,现在好多了,路面整洁了,还有专门的环卫工打扫,路两边路灯也装上了,“看,多好看!”晚上就着路灯到中西渔港,沿海边走走,吹吹海风,别提多惬意。

“潭门这一年的变化真的是太大了!”年近50岁的许大姐感叹说,政府不仅出钱修了马路,而且还统一翻新和包装了街边的居民楼。她指着自家的房子说:“看墙壁统一刷成了白色,还挂上船舵、救生圈、船浆等,多有海洋气息啊!”

许大姐告诉笔者,真是“路通,财通”,现在潭门的环境好了,从博鳌到潭门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不仅红火了餐饮、贝类工艺品等店家的生意,而且让更多人实现了就近择业。

许大姐说,她老公以前也是渔民,镇上搞开发建设后,她老公改行做了电工,自己则在家里开了个小店,卖点工艺品、日用品等,彻底改变了以前捕鱼为生的生活。而且随着潭门名气越来越大,全国各地的老板都前来做生意,自家的临街小楼就被改造成铺面出租给外地人做生意,每年也能收得不少租金。

300余家贝类工艺品店成潭门旅游新名片

走在潭门的街道上,最让人感慨的是面积不大的镇墟上,居然有300多家贝类工艺品店,整齐地分布在街道两旁。虽然店面有大有小,但走进店铺里,干净明亮的玻璃柜,一串串洁白的珠链,一件件雕刻精美的砗磲摆件,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心生爱念。

“看,我们的服装都是政府统一定制的。”在一家工艺品店内,服务员俏皮地向笔者展示了身上穿着的服装,米黄色的制服上镶嵌着蓝色的大海元素,显得十分端庄、质朴,又不失地方特色。她介绍说,随着这几年不断地宣传,特别是习总书记去年考察潭门之后,现在潭门的名声已经越来越大,有更多的人想要了解潭门,来潭门参观旅游。“整洁的街道,海洋特色的装饰,包括我们每个店员的统一着装,相信会给游客留下较深的印象!”欢笑的面容上,不仅流露出她们对潭门变化的惊喜,更是以一种主人翁的姿态展示着潭门的美好。

“原来就二三十家,现在都发展到300多家了。”来自河南的老板王明建介绍,他应该是最早进驻潭门加工销售贝类饰品的商户之一,主打砗磲产品。他就近从渔民手中收购贝类原料,然后请工人加工成各类精美的砗磲产品,再通过镇墟上的实体店和网络进行销售。这应该算得上是“自产自销”,不仅方便了渔民就近将打捞的海产品换成收入,也给企业减轻了成本,最关键的是周边的农户或者渔民还可以到加工厂学雕刻手艺、打工挣钱,解决了一大批人的转产就业。

“砗磲具极高的药用价值,有锁心、安神之效,能凉血、降血压、安神定惊。砗磲还可护身健体,延年益寿,佛教视其为驱魔避邪的神奇宝物,故被佛教作为镇教之宝。”王老板介绍说,现在全世界的砗磲主产地就是潭门,目前他们的产品已经批发至全国各地,最远发货到东北绥芬河、内蒙古呼和浩特等地。

目前,潭门贝类产品加工及销售已经走上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特别是砗磲这样极富价值的名贵产品,随着琼海旅游线路的开发,未来潭门不仅成为东线旅游的热门景点,“砗磲也将成为潭门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40多艘500吨钢质船正紧张铸造

潭门镇是中国渔民赴南海捕鱼作业的著名渔乡,但长期以来,由于船体较小,且大多为木质渔船,其配套设施和安全系数都跟不上,渔民只能靠岛礁潜捕,赴远洋外海作业存在较大的实际困难。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来之后,在‘琼琼海09045渔船上,跟我们许多渔民交流,嘱托我们渔民两条:第一就是在南海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安全;第二就是希望潭门的渔民能够闯深海,抓大鱼,以后要造大船。”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协会的丁之乐会长告诉笔者,潭门的渔民兄弟们都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从2013年到2014年已经提出申请,报批,目前正委托浙江宁波、海南临高、海口等地的造船厂紧张铸造。改造的钢制渔船吨位均在500吨~600吨,第一批建造的16艘钢质渔船已基本完工,将择日下水;第二批还有30多艘,正在申请报批。

丁之乐会长介绍,这些船建好后,按农业部的定位,都将成为赴南沙捕鱼的骨干渔船。“整个南海区域500艘渔船,我们海南省占200艘,而潭门镇就占了整个海南的四分之一,近50艘,可见我们潭门的重要性。”丁会长自豪地说。

根据潭门出海打渔的特点,南海2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不仅海区面积大,而且受自然、国际利益之争、人为阻挠等因素的影响,南海的状况还是比较复杂的。“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出远门,船大了,载货量也比较大,淡水、食物、机械,各种配套,大船都会比较好一点。”丁会长表示,建造好的大船不仅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对船员安全有保障,而且也让渔民们自己有信心和实力去开展远洋捕捞,捕更多的鱼、捕更大的鱼,让渔民的收入进一步提高。

深海养殖推动潭门渔业产业转型升级

去年,习总书记在琼海市潭门镇考察时,登上“琼琼海09045”渔船与渔民亲切交谈。“总书记问我们这些是什么鱼,在船上如何吃饭,还看了导航和雷达,然后和大家握手合影,态度很随和,并叮嘱大家‘注意安全,抓大鱼,这些让我们感到特别自豪。”船主卢传安满脸喜悦地说,正因为习总书记登上了他的这艘船,现在有不少人慕名前来参观。

卢传安说,有了总书记的嘱托和鼓励,现在自己的干劲更足了。自己打造“海底牧场”的目标也正一步步实现。目前,他所在的公司已斥资2000多万元在西沙永兴岛附近建了近400公顷的深海网箱养殖基地,养殖了龙虾、马鲛鱼、金枪鱼、珍珠等多品种海产品。不少渔民也陆续加入到他的养殖场中,今后投入会进一步加大。带领琼海潭门的渔民继续深耕南海,走捕捞和养殖相结合的新路子,打造南海深海渔业金字招牌。

据了解,潭门的渔民勇闯深海,不单单只是受到习总书记的鼓励,最关键的是国家有关扶持政策落实到位。卢传安告诉笔者,淘汰旧船造新船,每改造一艘500吨的钢质船,总花费大概在500万元左右,其中国家每艘补贴150万元,琼海市政府也会补贴30万元。深海养殖方面,琼海地方政府给每口网箱的网具补助为60万,加上渔船出海的柴油补贴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渔民的负担,渔民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坚守“祖宗海”誓死维护国家主权

潭门,是琼海市乃至海南省的渔业重镇,渔民闯海有记载的历史始自500年前的明朝。

上个世纪90年代,因为与一些国家的利益之争,南海的渔民在进入相关海域时,发生了不少纠纷和涉外事件。“不管多大困难,都坚持在南海进行渔业生产。”丁会长说,上个世纪,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抓去的好多南海渔民,没有一个承认南海是外国的,都坚持是我们中国的。他说,这不仅是对“祖宗海”的传承,更是对国家主权的捍卫和宣示,琼海渔民骨子里都有一种对国家大爱的精神,不屈不挠。

丁之乐说,潭门的渔民一直坚持一个信念:“我们祖宗传下来的‘祖宗海——整个南海,包括中沙、南沙、西沙、黄岩岛等海域,世世代代都在那里耕海牧渔。作为后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耕耘好。”

“作为常人来讲,在茫茫大海上,在黄岩岛、南沙,遇到某些国家军警船、执法船,肯定是有一点害怕。”在琼海潭门“渔民之家”准备报关出海的渔民卢先生告诉笔者,以前他们都是尽量躲避那些军警船,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从2009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公务船、军警船、渔政渔监船在南海的巡航力度,渔民在南沙、中沙、黄岩岛等海域作业,安全保障得到大大提高,让渔民都吃了一颗定心丸。渔民表示:“感谢国家,因为国家强大了,我们出海也放心了。”

除了国家这个坚强的后盾,琼海潭门的渔民出海也有自己的特点——“一定要三艘船联合报关才能出海,”渔民协会的丁之乐说,这样的规定主要是出于加强海上安全考虑,在大海上,各个渔船之间可以互相帮助、照应。“我们会严格控制出海,在人数、上船人员的信息上做详细登记,明确邻船的责任,落实到船、到位。”丁会长强调,上船的人信息要绝对准确,并保存好每份信息。如果在海上发生什么意外情况,他们会将核实准确的信息报告给政府,并协助政府第一时间做好救助。“渔民认识到联合报关的重要性,都会主动登记详细信息。”丁会长说。

此外,丁会长还介绍说,三沙市的成立,不仅方便渔船补给,有利于护渔,对南沙、中沙、黄岩岛等海域的海上救助也更加便捷。现在每艘船都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渔民遇到突发状况,只要一按按钮,就会第一时间将信息通报给有关部门,对及时抢救渔民、渔船,进行有效的协调争取了时机,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好我们浩瀚的南海海洋。

风情小镇让千年渔港换新姿

站在潭门大桥,远眺潭门镇,一座座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建筑映入眼帘,宽敞平坦的马路两旁民居楼崭新、规整,墙面上装饰着罗盘、救生圈、船桨等,门前柱廊用海花石贴面,显得别具一格,路灯则是桅杆造型,整个小镇宛若与海毗邻的大帆船,马路上随处可见“打造渔业风情小镇,建设美丽幸福潭门”的标牌。坐落在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的这个千年古渔港仿佛一夜之间完美蜕变,令人惊讶和欣喜。

俯视桥下潭门港,一艘艘木质大渔船正停靠码头休整、补给。航道上,不时有汽笛声响起,出海渔船激荡起的朵朵浪花让这个平静的港湾充满生气,渔民们都忙着准备充足的食物,准备出发南海捕大鱼了……

据了解,从2012年底开始,琼海市围绕“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主题,先后投资1.2亿元对潭门道路、街道立面及生活设施进行改造。道路从坑坑洼洼变得平坦畅通、建筑立面从单调枯涩变得风情浓郁,络绎不绝的游客让潭门充满活力。

据介绍,2013年潭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3.22亿元,增长37.13%,其中农业总产值(含渔业)达到9.718亿元,增长13%;渔民人均生产性纯收入为1.3万元;贝类工艺品商店从之前的不足30家发展到现在的310家,增加10倍;工艺品商店纯收入由原来每月5000元左右,增至现在的每月10万元左右;以加工贝类为主的海洋经济产业园区加工厂,从原来的10多家增加至现在121家,年产值由9000万元变为月产值超过2亿元;餐饮店由10多家增加到30多家;新增从业人员总数达1.2万人,其中5000多名本地人员从外地回流到当地就业,农业收入大幅上升,据潭门各类金融营业所统计,截至2013年10月,潭门镇居民个人存款比2012年全年增加1.5亿元。

在潭门土生土长的小店老板许阿姨,就亲眼见证了潭门镇翻天覆地的变化。她说:“小镇美了,游客多了,热闹的同时,生意越来越好,收入也翻番了。”据了解,初步完成改造的潭门展现新姿。据统计,潭门现在日均接待游客人数突破3000人次,2014年春节期间接待中外游客突破2万人,已成为旅游的新热点。

在琼海,潭门是继博鳌之后,第二个完成立面改造的风情小镇。按规划,潭门将建成中国南海第一旅游小镇,彰显南海文化。即建成三沙渔业休闲度假大本营,为三沙渔业休闲度假提供后勤保障;成为国民了解南海和南海文化之地、中国蓝色海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型红色旅游基地,提高国民海洋国土意识;潭门港成为三沙渔业母港暨三沙渔业旅游后勤保障基地,为国内远海深水旅游探路。

猜你喜欢

砗磲琼海市琼海
文昌至琼海高速预计11月通车!全长65.7km
全域旅游视角下海南乡村景观保护策略探究
海南砗磲贝人工育苗与繁殖获得成功
首届人工繁养砗磲研讨会召开 海南有望试点人工养殖砗磲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砗磲价格暴涨有水分
珠江口盆地琼海凸起断裂调整聚集成藏模式
我所知道的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