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开出反垄断最大罚单

2014-08-21

环球时报 2014-08-21
关键词:反垄断法反垄断罚款

●本报驻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刘军国 李珍 王刚 李勇 青木 ●本报记者 林鹏飞 郑一真 ●王天迷12亿,12家。中国反垄断法终于开始发威了。20日,随着中国宣布对日本汽车配件企业合计开出超过12亿元人民币的罚款,外界对中国“反垄断风暴”的能量有了一次最直观感受。在强调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反垄断罚单”的同时,有外媒注意到,此次受罚的全是日本企业。中国有没有什么“私心”?虽然中方一再强调对内外企业一视同仁,但仍挡不住一些人发出“中国有意打压外企、保护国内产业”的牢骚。这种猜测显然“弱不禁风”,因为中国反垄断法最先“开刀”的是国内企业,而且一些“肇事”外企在欧美等国被处罚的力度更大。除了12家日本企业,最近接受反垄断调查的外企还有一长串,下一个会是谁?多家跨国巨头浮现在媒体眼中,《华尔街日报》称,日企遭受的罚款或许能让奥迪、宝马、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瞥见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还有分析将反垄断与中国当前的政治生态联系起来,认为它是中国整体反腐的一部分。《韩国日报》称,随着中国在反腐败领域抓到“大老虎”,现在又开始抓经济领域的“大老虎”。日企遭受创纪录罚款中国发改委20日向《环球时报》证实,12家日本企业实施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价格垄断,被发改委处以罚款。发改委在发给《环球时报》的通报中说,近日,发改委对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8.3196亿元,对日本精工等4家轴承企业价格垄断行为依法处罚4.0344亿元,合计罚款12.354亿元。 “中国对汽车产业价格垄断处以创纪录的罚款”,英国《金融时报》以此为题称,近12.4亿元罚款,是中国政府开出的最大反垄断罚单,几乎是去年对6家奶粉生产商6.7亿元罚款的2倍。住友电工被罚最重,为2.904亿元,是其上一年度在华销售额的6%。法新社称,中国发改委表示,这些企业实施垄断价格协议超过10年。12家日企中,汽车零部件企业日立与轴承生产商不二越因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免予处罚。这些企业都保证将改正销售政策,遵守中国法律。三菱电机发表声明表示,“对此问题认真以待,将遵守法令”。 《纽约时报》把“最高罚款纪录”与中日之间的“大背景”联系起来。报道说,受罚的全都是日本企业尤其引人关注,日企受罚的大背景是中日因领土纠纷和对历史问题认识不同而关系不断恶化。文章还称,许多全球性大企业在华曾财源滚滚,占据让中国本土竞争对手羡慕的市场份额。不过跨国企业也转让了大量技术,给中国创造大量工作岗位。反垄断严打的同时,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快速下挫。今年7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同比下降17%,今年前7个月外国对华直接投资整体降幅为0.4%。更多分析则将这次处罚与“中国对外资施加压力”扯在一起。日本《朝日新闻》在报道中称,中国政府以日企违反垄断法为由进行罚款,也招致“中国以反垄断法扩大调查范围打压外资企业”看法的形成。共同社20日称,有意见批评中国政府部门加强对外资企业的反垄断调查是“打压外资”,保护国内产业。如果进一步扩大处罚范围,也有可能影响国外对华投资。德国财经网说,在“安倍经济学”停滞不前的时候,日本经济再受打击。中国是日本汽车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反垄断罚款将打击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形象。而在中国“咄咄逼人”的反垄断浪潮下,日本很难作出反击,暴露出日本经济的弱点。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这次对12家日本零部件企业反垄断调查,力度很大,但并不是针对日企的,也不是只调查外资。去年中国就处罚了茅台和五粮液的垄断,并调查了奶粉行业的垄断,对内资企业和其他外企同样照开罚单。相比之下,美国对日企违规行为罚款数额更大,像丰田因为隐瞒安全隐患,没造成安全事故就被罚12亿美元。陈言表示,这次对日企进行反垄断处罚对中日贸易和日本在华投资不会有太大影响。日本对华投资减少和中日贸易增长乏力是近年的一个大趋势,主要原因是日本经济经历了失落的20年,技术革新逐渐枯竭,能够提供的新产品和技术断档。事实上,一些“肇事”日企此前已在世界多国遭受过反垄断处罚。《华尔街日报》20日举例说,日本轴承制造企业精工近期在全球受到一系列罚款,欧盟委员会今年3月也因精工轴承销售行为违反欧盟竞争法而对精工及其子公司处以6240万欧元的罚款。今年1月,加拿大因精工汽车轴承销售违反加竞争法对其处以450万加元罚款。2013年9月,精工被判违反美国反垄断法,并被处以6820万美元罚款。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过去一年来,制药、科技和食品领域的跨国企业尤其受到中国政府的严查。外企圈子开始越发担心它们被“不成比例地瞄准”。不过中方表示并未区别对待本土企业和外企。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周三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管是本土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违法就都要被处罚。谁是下一个?在各方看来,日企被罚只是这场反垄断风暴的序曲,而非高潮。法新社20日称,中国发改委8月初已宣布在调查奥迪、克莱斯勒等汽车企业。最近在华外企遭到一系列调查,引发投资者关切。有报道称,汽车行业包括生产商、供应商以及经销商在内的1000多家国内外企业正在接受调查。美国《商业周刊》援引一名专家的话说:“这对在全球从事价格垄断行为的企业发出警告,它们应当小心中国,政府越来越敢作敢为,尝试对市场做出结构性调整。”谁会是下一个?美联社20日称,中国周一指责奔驰进行“纵向价格垄断”,对下游售后市场的零部件价格以及维护保养价格进行控制。中方官员还表示,奥迪和克莱斯勒也因违法将受到处罚,具体金额未定。丰田称旗下的雷克萨斯也遭到调查。另外中国监管方还对美国手机芯片制造商高通和软件巨头微软进行调查。《华尔街日报》20日称,日企遭受的罚款或许能让奥迪、宝马、奔驰等汽车制造商瞥见自己将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一名中国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德国车企不太可能面临10%销售额的最高罚款,具体金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车企的谈判,“如果中国政府认为车企诚实面对问题,那么处罚可能会比较轻。鉴于这些车企在华营收规模之大,2%的处罚就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自信”,德国“汽车网”20日说,中国在对外国汽车商进行惩罚时,并不担心外资企业离开中国。中国已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利润最高的市场。一辆汽车在欧美只能赚取不到10%的利润,在中国则要翻番。而汽车零件在中国的利润更是高达40%,比欧美高出至少一倍。即使接受惩罚,这些汽车商在中国的前景仍被看好。不过未来外企在中国将面临更多挑战。韩国YTN电视台报道称,韩国车企在中国新推出的豪华车型比以前的旧款反而便宜10%,不少知名外国车企也一致下调零部件价格,这都是面对中国反垄断震撼弹所使出的苦肉计。虽然不少外企对中国最近“有保护本国企业之嫌”的做法非常不满,但面对这一巨大市场,只能硬着头皮做出低姿态。一名反垄断领域权威专家2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在市场经济越成熟的国家,反垄断法发挥的作用越大。在很多国家,反垄断法被称为“经济宪法”、“企业自由大宪章”。中国远未达到这种水平。随着中国深化改革,越来越强调发挥市场的作用,反垄断法的应用会越来越常态化。 “反垄断是整体反腐的组成部分”不少分析还将中国的反垄断与反腐联系起来。英国广播公司20日说,目前中国正严打腐败,作为整体反腐的组成部分,中国政府也在调查外企的行为。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称,中国的目的在于赢得民心,这是中国对西方汽车企业展开反垄断调查的重要原因,对外企的惩罚也是强硬打击腐败的一环。中国正面临重大结构性转变,这将拖累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领导层认为,只有在人民信任的前提下,此类转变才能得到执行。日本时事通讯社20日说,日企内部出现“这是中国政府新的打压外资举动”的担忧,但中国目的是,以习近平为首的领导层在推进反腐的同时也在促进市场经济化,处罚外企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利益、消除民众不满。《韩国日报》报道称,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上月突袭微软在中国的办事处,正式拉开经济“打老虎”的序幕。最近微软、高通、奔驰、宝马、奥迪等以往姿态很高的全球企业在中国坐卧不安。部分外企在中国利用市场垄断地位进行不法行为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中国政府此次对外国车企进行反垄断调查,引发不少类似“到时候了”的评价。消费者对政府的反垄断调查高声叫好,因为随着政府“刀锋所至”,外国企业产品的价格随之下降。文章说,去年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议,并强调要拆除市场壁垒、维护市场竞争公平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强化反垄断调查并不出乎意料。在北京的一名外企高管表示,外企在中国利用垄断地位获取暴利的“好时候”已经过去,现在到了适应新环境的时候了。陈言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过去因为我们太重视外资,给外资各种优惠待遇,对它们的垄断避而不谈。现在随着中国经济上升到新水平,这个风向显然是要调整。现在已经很明显,在新体制下,反腐、规范外资等会成为常态,因为现在我们各方面都越来越强调以市场、公正、透明为前提。像腐败事件一样,在中国经营的企业都不会逃脱监管。▲

猜你喜欢

反垄断法反垄断罚款
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 反垄断“大年”新动作
男子不满超速罚单用两桶硬币交罚款
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问题研究
“罚款通告”与“收款指南”
罚款
评博弈论在反垄断中的应用
反垄断法视野中的行业协会
市场失灵与日本反垄断法中适用除外制度的界限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