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黄河滩区新农村建设布局探讨
2014-08-21李利琴赵秀凤朱智伟
□ 李利琴 □ 赵秀凤 □ 朱智伟
(1河南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2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3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0 引言
目前,河南省正在有序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规划,优化村庄布局,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南黄河滩区新农村建设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投入运用,有效降低了黄河下游出现大洪水的几率;调水调沙举措使黄河下游行洪河道得到有效塑造,提高了下游河道的行洪能力,滩区受淹几率降低;滩区丰富的土地资源以及新农村建设方略为河南黄河滩区实施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契机。近年来,原阳、郑州、新乡、濮阳等地均提出在黄河滩区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1 滩区村庄布局现状
目前滩区村庄格局由于长期以来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的简单,造成其村落空间布局、功能结构、交通方式等长期变化不明显,导致和现代化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新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化,农村发展的盲目性愈发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布局散乱
大多村庄目前呈自然式发展,总体布局松散零乱。在许多农村,住宅或其他设施的建设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导致总体规划意识淡薄,村庄的空间布局方式大多是随着村民的增加而以外延式自然扩展为主,不仅占用了村庄周边大量的耕地、林地,还闲置了许多老旧住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村庄整体面貌落后,布局零散。
1.2 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农村社区二、三产业的发展、过度开发而破坏了原始的地形地貌,也因相关建设而破坏了原有的农村形态。新形成的形态粗放并且不严谨,整体空间面貌相当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地域特色,弱化了地域文化和记忆,对农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1.3 土地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上处于自发性发展状态,村民或者私自占用街道来扩展自己的住房或院落面积,或者出于某种目的,改变公共用地的功能,这些不规范的行为使公共空间减小或消失,使村庄间接流失了土地资源。
2 滩区新农村建设布局方案
采用典型滩区进行新农村布置,以濮阳习城滩区为例。
2.1 新村址布置
濮阳习城滩区基准年(2007年)村庄50座、人口4.35万人,长度15.00km。滩区原村台布局凌乱,形式大小不一。群众居住散乱,浪费土地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妨碍黄河行洪畅通,加大了防洪管理难度。因此考虑在大堤临河侧依托大堤修筑新村台连台,建设新农村。
临堤修建新村台连台,使村庄化零为整,增强村镇的整体抗洪能力;便于群众临时撤离,保障了滩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了汛期黄河河道阻力,有利于顺利泄洪;临堤修建新村台从黄河抽取大量泥沙,降低了河床,通畅了流势,减少了洪水漫滩的机遇;新村台连台便于行政集中管理,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建设。布置时同时考虑尽可能把堤防弯道平顺,避免弯道处顺堤行洪时对堤防局部产生的危害,有利于洪水平稳下泄。
2.2 新村台建设标准
2.2.1 防洪标准
滩区内新农村建设,本次研究采用小浪底水库运用后花园口20年一遇12370m3/s洪水标准。采用2000年设计水位加1.00m超高标准。
2.2.2 工程等级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对于“乡村”部分,按 10~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滩区新农村建设村台连台工程等级为IV等,相应4级建筑物。
2.2.3 新村台连台面积
根据《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并参考滩区现状村庄人均宅基地和居住面积,新村台连台顶部面积采用人均80m2的标准。
2.2.4 新村台连台高程
新村台顶高程为该河段设防流量对应的2000年设计水位加1.00m超高,同时加上设计水平年淤积高度。
2.3 新村台连台宽度
濮阳习城滩区基准年人口为4.35万人(2007年),参考居民住房年限一般为70年,本次研究居住用房年限也按70年考虑,暂按从2015年考虑,设计水平年为2085年,按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控制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取7.80‰推算,到2085年人口估算为7.97万人。
拟定新村台连台宽度为500m,则新村台连台面积为750hm2,用地指标采用80m2/人,估算可安置滩区人口为9.37万人,较设计水平年人口有一定富余度;拟定新村台连台宽度为400m,则新村台连台面积为6000hm2,用地指标采用80m2/人,估算可安置滩区人口为7.50万人,略小于设计水平年人口。新村台连台建设应以滩区现状人口规模为基础,并考虑远期人口的增长。
另外,根据《河南省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第三章第十三条有关规定,乡村建设的临堤界线为堤脚外100m。因此,新村台连台宽度既应满足安置滩区人口的需要,又应考虑黄河堤防管理的要求,将滩区居民点建设于堤脚100m外。
综合考虑安置滩区群众以及黄河河道管理的要求,确定临堤新村台连台宽度为500m,与大堤之间设置100m宽度的隔离带,种植树木。临堤新村台连台布置示意图见图1。
图1 临堤新村台连台布置断面示意图
2.4 新农村布置
根据功能新农村建设可以分区:居住区、配套公建区、村庄绿化区等。居民区房屋整体以行列式布局为主,根据传统房屋坐北朝南方向。尽量保持现在独门独院形式,保证每家都有院落。
公共配套建筑均多层单元楼结构,最高不超过5层。完善基础设施,水电、排污、通讯、电信、宽带等配套设施要俱全;设置一定面积的绿化休闲区,保证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内主干道首先保障与外界主干道相连,为了交通便利,村内道路尽量成“井”状分布,路路相通。同时满足超标准大洪水来临时便于撤离。
3 新农村布置影响分析
3.1 防洪影响分析
滩区分布着大量的村庄,大洪水过流时这些村庄本来就有一定的阻水作用,滩区新农村建设与滩区安全建设相结合,主要是把现有分布散乱的村庄集中安置在近堤范围,远离主河道,新修新村连台等方式。这些工程在滩区内占用一定的河道断面,对行洪有一定的影响,但新农村建设前后对比:建设前自然村庄布局散乱,占的河道过洪宽度较大,影响大洪水过流;建设后由于集中安置,比建设前河道反而增大了过洪宽度,即建设后对比建设前村台占的过洪宽度减少了,降低了对大洪水过流的影响,降低了防洪影响。同时依托大堤修筑新村台连台,提高了村庄的整体抗洪能力,还相当于对大堤进行了帮宽加厚,增强了大堤本身的防御洪水能力。
3.2 社会环境分析
滩区群众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由于漫滩洪水经常发生,并且滩区群众安全设施少、标准低,从而使群众生命及主要财产安全不能得到保障,也严重制约了滩区的经济发展。
在滩内近堤建设新村台,将原来孤立的房台、村台修建为大连台,将滩区群众集中安置,将使得滩区生活垃圾、废水等集中排放,可能会对黄河的水环境带来不利影响,但这些影响可以通过相关的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对周边地区水环境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此外,在新村台与大堤之间种植100m宽度(大堤保护区)的林带,防风固沙,改善居住条件,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3.3 其他方面分析
在近堤区域集中修建新村台,可以节约大量土地作为耕地,增加滩区群众的耕地数量,便于地方政府更好的开发利用滩区土地资源。统一规划土地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种植作物的经济效益,增加滩区群众的收入。一般洪水下主要涉及滩区生产安全,淹没损失也仅限于农、牧业损失,易于计算且较小,其补偿政策易于实施,有利于提高滩区群众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4 结语
河南黄河滩区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利国利民工程,应该和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密切联系,必须服从黄河防洪治理的统一规划,重视滩区群众的防洪安全以及经济发展,实现黄河防洪安全和滩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王渭泾.黄河下游治理探讨[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10).
[2]刘筠,李永强.黄河下游滩区安全建设和开发模式探讨[J].中国水利,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