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014-08-21王小静
王小静
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王小静
目的 探讨沟通技巧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参考组, 护理人员没有接受沟通技巧的培训, 选取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护理人员接受沟通技巧的培训,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隐患发生情况、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隐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及医生对护理满意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有助于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医生的沟通, 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手术室隐患的发生。
沟通技巧;手术室护理;护理满意度
近年来外科手术患者不断增加, 手术室治疗及护理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患者的需求, 然而在手术操作中常因各类问题导致沟通障碍并引起严重后果。护士作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桥梁, 将患者意愿及感受告知医生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1]。在手术过程中, 医护人员通过与患者的沟通, 能够减少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通过与医生的沟通能够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作者将本院护理人员接受沟通技巧的培训前后收治的110例手术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 男29例, 女26例, 年龄2~80岁, 平均年龄(51.32±2.08)岁, 其中良性肿瘤21例, 癌症16例, 其他外科手术18例;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 男28例, 女27例, 年龄3~79岁, 平均年龄(50.85±2.76)岁, 其中良性肿瘤22例, 癌症17例, 其他外科手术16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 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分别与患者、医生进行沟通, 具体如下。
1. 2. 1 与患者的沟通 ①术前沟通,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告知其手术方法、目的、效果等, 通过本院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 减轻其心理负担, 将手术室具体情况告知患者, 重视患者的提问并回答, 避开敏感患者所关注的话题, 在不能明确诊断时严禁对患者病情进行定论;急诊手术患者, 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询问其不适感、心理感受等, 为医生提供参考。②术中沟通,陌生的医疗环境会加重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 因此要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对于非全麻患者, 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 尊重患者的隐私;通过肢体接触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感受到护士的体贴与关心, 引导患者遵照医生的要求摆放体位等。③术后沟通, 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对患者进行随访, 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 告知患者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 消除其担心及紧张等情绪;询问患者的生理感受,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1. 2. 2 ①与麻醉医生的沟通, 护士与麻醉医生定期召开沟通会议, 保证护士能够充分了解麻醉医生的操作及用药习惯;医护人员要配合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 方便麻醉,同时术中在不同时期观察患者的麻醉状况, 并告知麻醉医生进行处理。②与手术医生的沟通, 手术室护士在术前1天要对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必要的沟通, 充分了解医生的特殊偏好、手术及体位要求等, 术前充分准备。
1. 2. 3 护士之间的沟通, 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加强沟通交流, 配合清点物品, 同时保证患者在手术室及病房交接能够顺利进行。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隐患发生情况, 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未出现安全隐患事故, 参考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出现2例电刀电极脱落、2例引流管脱落、2例患者坠床, 发生率为10.9%,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5例, 满意28例, 不满意2例, 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6.4%, 参考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0例, 满意24例, 不满意11例, 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80%,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通过手术治疗有效去除患者病变组织, 对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 从而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及健康[2]。在手术室操作中, 护士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之间良好的配合有着重要作用, 传统护理中多认为护士只需与医生及护士之间交流, 而无需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3]。在手术室治疗及护理中, 护士与患病者的沟通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感受等详细的了解, 并及时准确的提供给医生, 有助于医生对治疗的准确判断, 减少了治疗差错[4]。优秀的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 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 尤其是患者之间的交流,有效减少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减少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5], 从而实现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患者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 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医生的沟通, 提高沟通技巧对于手术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同时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1] 张春华.护理礼仪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7):89-90.
[2] 曲华, 宋振兰, 朱永健, 等.移动护士工作站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8):732-733.
[3] 贺春英.不同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的综合效果比较.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21):26.
[4] 张秀英.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分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 27(12):17-18.
[5] 刘红.医生满意度测评对改善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果评价.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12):11.
2014-03-05]
450000 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