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机制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

2014-08-21郭健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肉羊畜牧业自治区

郭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农牧业和农村牧区改革作出了部署。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要把内蒙古建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区做好畜牧业工作,必须把握机遇,真抓实干,加快推进畜牧业改革与发展,奋力开创全区畜牧业工作新局面。

一、认清形势,理清思路,准确把握畜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阶段农牧业发展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增加农牧民收入和保障农畜产品供给的双重目标。在当前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达到相当比例的情况下,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作为发展农牧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来抓,无疑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区发展现代畜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区畜牧业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一是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13年牧业年度牲畜存栏连续9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达到1.18亿头只。肉类、牛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45万吨、767万吨、55万吨,实现草原保护与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双赢。二是畜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全区家庭牧场已发展到3.5万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52.9%,比2008年提高4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三是畜牧业新型合作组织创新发展。积极培育规模化经营组织,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新型合作经营组织不断涌现。奶联社、奔腾牧业、东乌旗哈日高毕牧业专业合作社等大型养殖企业,通过建立养殖场联合体,形成养殖者联盟,统一面对市场,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了与企业谈判的话语权。四是绿色畜产品基地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达到111处、牲畜总量达到2200万头(只),其中肉羊占到85%以上。内蒙古草原牛羊肉得到消费者青睐。

国家和自治区高度重视。2011年,国家出台《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促进牧民增加收入的实施意见》。国家各部委和自治区各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3年国家和自治区安排畜牧业生产资金达到6.9亿元,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多,年平均增加1亿元。今年国家再次加大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投资规模,并新增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这些政策和资金已经覆盖了畜牧业生产的主要环节。

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我国人均奶类、牛肉、羊肉消费量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比差距较大,提高乳品和牛羊肉消费需求潜力很大。自治区生产加工的牛奶85%销往全国各地,京津地区的优质牛羊肉产品54%来自内蒙古。全区秸秆资源丰富,为发展农区牛羊养殖提供了饲草料保障。发展猪禽产业也具备了承接华中、华东、华南、长三角、珠三角猪禽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自治区畜牧业资源禀赋力强,区位优势明显,绿色无污染,发展空间极为广阔,最有条件成为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主导产业布局优化。奶牛养殖已经形成土默川平原区、河套平原农业区、锡林郭勒盟和乌兰察布市农牧交错区、科尔沁草原和西辽河平原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岭西区的“五大牛奶生产区”;肉羊养殖形成草原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三大肉羊养殖区”;肉牛养殖形成中东部传统肉牛养殖区和西部高端肉牛养殖新兴区;绒山羊养殖形成以内蒙古白绒山羊为核心的“品种资源保护区”。

畜牧业关键技术应用潜力巨大。自治区畜牧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0%以上。在良种应用上,已经具备年生产奶牛肉牛冻精1000万剂的能力。在生产方式上,采用的三元杂交、两年三胎、一胎多羔的技术路线已经成熟,具备了大范围推广的条件。在饲养管理、疫病防控上,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技术。

自治区畜牧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攻坚期,加快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后,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和草原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目标的难度加大;二是在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畜禽污染防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很重的情况下,维护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局面的难度加大。从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角度上看,良种繁育发展不平衡,种羊场建设滞后,供种能力不足;牛羊繁育环节效益低;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水平还不高。

二、以改革创新精神扎实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畜牧业工作

第一,着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农牧结合的双重优势,稳定发展草原畜牧业,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力争到2017年畜牧业产值占大农业产值的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从现在的45.9%提高到50%左右。一是做优做强草原畜牧业。转变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坚持不懈通过提高单产、提升草原品牌来提质增效,通过少养精养确保草畜平衡。大力实施草原畜牧业提质增效示范工程,着力提高牲畜个体生产性能。加强牧区以水、草、料、棚和机具为重点的畜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构建灾害防御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提高防灾抗灾能力。二是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大力推广秸秆青贮、玉米全株青贮技术,提高秸秆利用效率。加大投入品控制,做好防疫工作,推动健康养殖。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引导奶牛、肉牛、肉羊的适度规模养殖。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区育肥,做强育肥基地,增加牛羊肉产量。三是努力构建新型畜牧业经营体系。今年农业部专门印发《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把家庭农牧场作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引领农牧业适度规模经营。自治区草牧场规模化经营面积仅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2%。要鼓励家庭牧场牵头或参与组建合作社,实现分散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提高养殖户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积极推进畜禽种业市场化改革。自治区抓住国家实施良种补贴的机遇,培育了5个国家级种公牛站,生产能力居全国前列。全区现有种羊场258个,供种能力达到14.8万只。要进一步规范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继续深化种畜场改制,积极推动公牛站管办分离,采取引入社会资本、融资上市等方式,推动牛羊种畜生产市场化。抓好种畜禽特别是种羊质量鉴定,落实好每年60个种羊场改扩建和连续5年引进5000只国外肉羊优良品种的进口任务。到2017年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种羊场数达到500个。到“十二五”末把自治区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羊和种牛冻精生产输出基地。落实好自治区《关于振兴羊绒产业的意见》,启动绒山羊提质工程,加大保种场、保护区建设,保护好优质绒山羊资源。

第三,大力推进绿色畜产品品牌建设。草原牧区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在于天然绿色的生态环境。一是保护好地方优势品种。进一步做好乌珠穆沁羊、苏尼特羊、呼伦贝尔羊三大地方品种的宣传、保护、开发和利用,核心区域禁止引入外血搞杂交。要通过提纯复壮和建设标准化畜群,提高三大地方品种的品质和整齐度,提升地方品种的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下大力气推动原产地地理标识和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扩大认证畜产品产地规模。三是积极推动耳标追溯试点工作。今年自治区借鉴锡林郭勒盟工作经验,拟在呼伦贝尔市4个牧业旗开展30万只草原肉羊追溯体系试点。通过对耳标信息的识别,实现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四是着力抓好畜禽污染防治。各级要把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建设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任务,推行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有机肥生产的养殖模式,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优质安全的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第四,积极探索畜牧业投融资模式和利益联结机制。当前,资金短缺和风险控制已经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两大瓶颈。贷款难、贷款贵、保险弱等问题对畜牧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自治区养殖业贷款年需求在500亿元以上,保费收入接近100亿元。积极拓宽畜牧业投融资渠道,在金融保险机构与养殖者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理顺企业、合作社、基地、农牧民等各方利益关系。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农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牧户”等多种形式,建设标准化原材料生产基地。鼓励龙头企业采取保底收购、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将加工、销售环节的部分收益让利给农牧户,使农牧民和企业真正成为利益共同体。

第五,抓好政策资金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今年自治区已经把“菜篮子”项目和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项目下放到基层审批,明年还要继续扩大下放范围。自治区要加强监管,基层更要强化责任落实。要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做到每项工作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协调落实好配套资金,掌控好项目进度,及时结算资金,把项目做得扎实过硬。要抓好项目规范管理,全面推行基层申报、专家评审、项目储备、立项公示、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通过公告、公示等形式向社会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要加强绩效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对项目管理规范、配套资金落实好、成效明显的地区继续加大扶持,对项目管理松懈、实施效果差的地区要核减项目资金,严肃问责,确保各项惠牧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解决好“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牧民真正得到实惠。

(作者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康红波

猜你喜欢

肉羊畜牧业自治区
发展低碳畜牧业的必要性及应对措施研究
影响肉羊养殖效益的关键因素分析
走进神奇的汉特-曼西自治区
生态畜牧业肉羊养殖技术
青海: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达961个
肉羊健康高效养殖百问百答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