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眼村是“红村”

2014-08-21张煌新

散文百家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东江纵队邹韬奋文化名人

● 张煌新

我因工作的需要又一次走进了有“红色之村”誉称的龙眼村。

“这棵龙眼树是我们村里的宝树,如今至少都有两百年了。”村里的谢村长告诉我说。在岁月的长河中,这棵龙眼王始终坚持在村头中,记录着村里的岁月变迁,记录着羊台山的风风雨雨。

和龙眼树一样承载着村里“威水”历史的,还有村头那一排有些年头的老房子。村里人早已住上了新楼房,但是,这些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房子,村里的人谁也舍不得拆,因为它们见证了羊台山那一段极不平凡的英雄历史。当年,每一间房子都住过东纵游击队员,都有一段革命先辈浴血战斗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羊台山是著名的东江纵队活动的区域,而龙眼村就是游击队的大后方。当年为了抗击日寇,村里人全部出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帮助游击队搭建茅棚,往山上送粮食,为游击队员搬送枪支弹药……

一间简陋的老房子,里面虽然没有什么陈设,但是正对大门的墙上挂着一幅大相片,显得十分注目。那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相片。当年,曾生司令员就是住在这间房子,指挥着一场与日军的战斗。如今,这间屋子的主人谢秀老人早已去世,他的大儿子谢平当年就是追随曾生司令员的东江纵队的战士,在一次与日寇的战斗中英勇牺牲了。谢秀老人的二儿媳妇,八十七岁高龄的曾冬娇说,自从谢秀老人去世后,屋子里就没有住人了,但曾生司令员的这张相片始终挂着,当年她曾照料过曾生司令员的生活。谢秀老人去世前说过,这张相片要世世代代挂下去。

当提起当年羊台山营救中华文化名人的故事,谢村长的脸上显出几分骄傲的神色。他说,要是我大伯还在世的话,他就能说出很多有关东江纵队营救文化人的故事。谢村长说,他大伯名叫谢松生,当年就是游击队的成员,亲自参加了营救文化人的战斗。村里的这排老房子,当年就是文化人的隐蔽落脚点。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数百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从香港安全转移到羊台山,并隐蔽下来。当年,龙眼村的村民全力支援文化名人的安全和生活,山窝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当时,文化名人的生活也只能按比游击队战士高一倍的标准——一天一两生油,二角菜金供给。这些从香港转移过来的文化名人,也和东纵战士们一样,吃着粗糙的菜饭,惟一能改善生活的就是偶尔到龙华墟去采购物美价廉的狗肉,抑或在山里掏几个鸟蛋改善一下生活。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龙眼村的村民踊跃捐粮食,给文化名人送自家种的青菜和自家用的生活用品,积极支援这些文化名人度过难关。有了老百姓的关心和爱护,这些文化名人信心十足。邹韬奋提出要把这支队伍练成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茅盾则说,这是作家与抗战相结合、创造革命文学的最好时机。不少的文化名人给战士们和龙眼村村民上文化课,胡绳、戈宝权、黎澍等人还直接参与游击队的政治工作,使龙眼村这个革命根据地处处都充溢着浓厚的文化氛围。那时,在文化名人的建议和帮助下,东江纵队在龙眼村创办了《东江民报》,邹韬奋挥毫题写了《东江民报》的报头,茅盾也为副刊的《民声》专栏题了字。邹韬奋和众多的文化名人还经常为报纸写稿改稿,使报纸的影响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羊台山作为当年东江纵队抗日根据地和营救中华文化名人重要的中转站,因此被称为英雄山。龙眼村,当年的村民积极支援抗日和救济文化名人,因此龙眼村被人们誉为红色之村。

猜你喜欢

东江纵队邹韬奋文化名人
韩国汉诗中的齐鲁文化名人形象研究
文化名人与淮扬菜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文化名人
———刘训毅
你,是我永远的追随
生命不息 著述不止
邹韬奋的变与不变
东江纵队《前进报》印刷机
东江纵队纪念馆(罗浮山)
东江纵队在港九地区协同盟军作战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