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手机GUI中图标设计的人性化
2014-08-20朱婷
朱婷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界面设计从拟物化向扁平化的转变,在经历了扁平化的设计思潮之后,我相信,未来手机界面设计中图标设计会朝着符号化的方向发展。设计师最关键的是要充分了解用户需要什么,以人为本的设计才是用户所需要的,精确的信息表达,良好的交互体验才是界面设计的根本。
关键词:手机GUI;图标设计;符号化;人性化
一、手机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当下,社会的发展正迈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的变化,信息的传播显得越来越重要,其方式和路径也发生着改变。手机的出现,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它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而是从单一的个人移动语音通话工具,向集文字、数据、音频、视频传输和无线上网以及互动传播于一体的功能强大的传播存储工具转变,实现了从通讯工具到传播媒体的跨越,成为一种功能强大的信息存储和传播媒介。
手机功能的展示是透过手机的界面来面向用户的。界面,是人与手机进行交互的媒介。人可以通过手机界面获得手机里的各个功能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功能信息完成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界面在产生之初作为计算机的接口、显示屏,当时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完成与程序员的沟通,非专业人员根本无法识别,在随后界面的发展逐渐走向大众,界面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界面以图形为显示元素,直观形象,能够轻松与人交流,被大多数人接受。GUI即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准确来说就是屏幕产品的视觉体验和互动操作部分,属于人机界面中的软界面形式。智能手机GUI设计即为满足用户需求对手机应用界面进行的视觉设计和交互设计,因而,GUI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具有更为人性化的视觉优化、更容易识别的图标以及其他元素,和更具有可操控性和扩充性的使用维护性。
智能手机是指“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
随着现代手持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手持游戏机等的迅速发展以及图形化用户界面的普及,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如何在手机平台上设计出高度精炼符号化的图标,受到越来越多设计师的关注。当前,手机图形界面设计掀起了一场扁平化的浪潮,人们在厌倦了拟物化的设计风格之后,扁平化的设计风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经历了扁平化的设计思潮之后,我相信,在未来的手机图形界面设计中,图标设计的符号化将是一种发展趋势。
二、国内外手机界面设计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国移动通讯产业的蓬勃发展,手机制造商急速增多,国内较著名的有联想、中兴、华为、小米等,这些手机生厂商在国内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也在不停摸索中稳步成长,他们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他们在手机外观及界面设计上的重视与投入却远远小于世界知名手机厂商。虽然国内对界面设计开始重视,但是由于起步比较晚,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达到专业水准。山寨手机的大量涌现就是很好的证明,目前国内手机的状况有明显的模仿痕迹,有些甚至就是抄袭,在创新方面尤其稚嫩,手机GUI的设计水平也明显滞后,暴露出许多不足。
欧美的手机研发过程中比较注重人性化设计理念,他们意识到人的重要性,始终把人贯穿于整个界面设计的过程中,此外,还充分考虑到了手机界面的整体性,界面风格统一性、连续性,但是缺乏变化,界面风格单一,缺乏活力。界面的图标非常规整,大多是常见的九宫格、十二宫格排列,图形大而醒目,适合于大多数人群使用。iphone手机的界面设计具有代表性,图标方正统一,如表的设计整体划一,具有很强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与欧美手机不同,日本的手机明显细腻。日本人在手机界面的设计注重的是信息的传达,但是信息的传达效果很重要,简洁大方的画面是明显的特征。日本手机界面也注重统一性,界面的视觉感受非常细腻,界面的风格趋向于温柔型,画面简单淡雅,图标的设计很有韵律,无论从个体还是从整体,都给人以和谐统一的感受,无论是界面与外形、图形的配色、图标的表现等,都体现了和谐的韵律。简洁是日本手机的重要特色,多元化发展是其发展策略之一。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日本手机界面里有很多新意,突破传统和常规。
三、手机界面设计人性化
手机作为个人移动媒体终端与其他媒体相比,具有其他媒体不可比拟的便利性,手机的服务形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高效、便捷、愉悦。因此,在体验经济时代,手机界面手机不仅要求美观、易懂、易操作,而且用户还希望在操作过程中能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户在操作过程体验到新的乐趣。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Nicholas·Negropante) 曾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写到:“我的界面梦想是,我的电脑将变得更像人”。
由此可见,人们对界面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界面设计的体验方面上,用户也希望得到更加人性化的界面设计。手机作为新兴媒体正在迅猛的发展中,手机与传统信息媒介不断地进行融合,形成新的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应用软件等数字化内容。当下手机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它是以信息服务为平台,以手机为道具,以用户为中心,创造能够使用户积极参与,值得用户回忆的活动,这种特征已成为体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美]萨尔特曼.客户如何思考[M].李华飚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美]约瑟夫·派恩、詹姆士.体验经济[M].吉尔摩、夏业良、鲁炜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