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化学教学
2014-08-20凌卫琴
凌卫琴
主体参与就是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获得、形成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主体参与已成为当前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课题。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探索过、困惑过,但更多的是收获过。现淡淡本人教学中的一点体会一一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的中学化学教学还需留给学生什么?
一、留给学生时间,促进知识的吸收内化
结合化学学科特色的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以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共同研讨方式进行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展开规律原理的讨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了化学的研究方法。小组活动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已经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但现在不少化学教师片面误解了学生主体参与的内涵,误以为只有学生在讨论、在实验、在练习就是主体参与,也才是主体参与,因此满堂采用提问、讨论、实验、练习交替穿插的方式教学,整节课看似热闹非凡,但一节课下来,细细一问,学生所得也是寥寥无几。究其原因,少了知识的内化过程。那么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还需要在哪些方面留时间给学生以内化知识?
1.读
化学知识是苓散琐碎的,元素符号和名称: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反应方程式、用途:常见的吸、放热反应:构造原理等都必须及时记忆吸收。对学生而言,读是对新知的及时记忆以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基础,是一种下一轮紧张思考前的放松、准备。于然于胸,方能应用自如:有张有弛,方能出彩。课堂上当堂留时间给学生读读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读读同周期元素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读读乙醇的性质和用途……,打牢基础,学生才学得更主动、更有效。
2.说
一直以来,总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努力,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该记的记了,该做的做了,可就是学不好”,改变这种情况的关键之一是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说教式教育,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时间和“讲台”留给学生去说,要让学生把自己正确的思维过程、结果条理清晰的表达出来,既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使之获得一种成功的自豪感,又能达到梳理知识、内化知识的目的。学生“说”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形式:
①对于一些需要重点理解的概念或原理的教学要求学生把课本知识当堂复述。
②对子小组讨论结果要求学生代表上讲台讲述或组织小组间辩论。比如在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动手搭建C4Hl0、C5H12的可能的球棍模型并写出结构简式,在此基础上分小组动手搭建C6H14的可能的球棍模型并写出结构简式,然后请做得正确而且最快的小组推选代表上讲台结合球棍模型讲述他们的有序思维过程,并总结出同分异构体中的碳链异构的书写步骤。这样让学生说比教师分析讲述效果要好得多。
③对于练习或试卷中学生做错的典型题目要求完整的讲给同学听。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讲过的题目“一听就懂”,但即使将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上,到学生自己做时,相同的题型、相同的知识点仍是“再做再错”,细细分析,没有真正理解是原因之一,因此每次的练习或试卷评讲后,要给几分钟时间让小组内同学互相讲解错题,检视自己是否真正将知识点消化吸收。
当然,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是限定的,教师备课时对各个教学环节一定要有适当的时间预设,控制好节奏的舒缓轻重。
二、留给学生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教学中适当地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发挥想象、实践探索的空间,形成课堂上的教学“空白”,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一种教学艺术。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空白”艺术也是化学新课程的一大亮点,它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的开放性、引领性和生成性。教师应该充分运用“空白”以激活教学,提高学生的兴奋程度,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探索的愿望,诱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教师课堂教学中如何恰当巧妙地留出教学“空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知识的具体理解程度决定教学补空的内容及形式。对于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分析数据得出的简单结论一类的空白,涉及的是一些简单的、浅显易懂的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思考或理解填写:对于探索或运用规律、构建新知、形成知识体系的比较复杂的“空白”,应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再小组内讨论交流或教师引导,必要时给学生提供充分动手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做实验,完成确定性的结论“补白”。
从学生角度看,以自身发现的问题为题去进一步研究探索,是教师对他们新发现的一种肯定。教师以此作为教学的新资源,鼓励学生再发现、再创造,能借给学生更多的自信、自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积极思考,开启智慧,培养科学素养。
化学实践活动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了化学教学的领域和学生自我发展的空间,把学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对促进教学、培养学生能力起着有效的“催化”作用。化学新教材中的实践活动栏目和课后习题中有大量的课外实践课题,而且选题多与生活、生产以及能源、环境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相关联,是教材预设的空白气化学也只有与生活、生产和社会相结合,才更显出其魅力,才更能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需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此资源,成立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实验等活动形式,在活动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去感受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节能意识。
处理好预设、生成与空白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教学不止于课堂,有思考、有实践才会有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民兴中英文学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