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编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技巧分析

2014-08-20张文娇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创新

张文娇

摘要: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是在哈萨克民歌《玛依拉》的基础上,由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胡廷江运用花腔的创作技法将作品进行了变奏,并由青年歌手常思思运用民美唱法进行演唱,深受广大群众喜欢。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也不仅仅停留在声音清脆、尖细的民族唱法或者声音浑厚的美声唱法中,人们聆听的类型更加广泛。中国民族声乐在当今国际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大量吸收借鉴国外先进艺术成果进行二度创作,也由此开辟了中国民歌创作的新道路。

关键词:《玛依拉变奏曲》 创新 变奏 花腔

一、《玛依拉变奏曲》的创作背景

歌曲的原型《玛依拉》是由“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而成,描绘了新疆哈萨克民族的风土人情。而《玛依拉变奏曲》是由青年教师胡廷江在保持新疆民歌《玛依拉》的基础上,大胆运用西方变奏和花腔式创作技巧进行改编,在更大程度上扩充了乐曲的乐段,曲目篇幅变长,音乐富有多重层次感,旋律此起彼伏,加入了圆润的转调技巧,歌曲情感变化丰富,表现人物形象更加生动,歌曲音域更加宽广,同时也对演唱者演唱水平有较大的提高,舞台表现力要求难度加大。

(一)旋律特点

《玛依拉变奏曲》由引子、主题、两个变奏、间奏以及主题再现和一个华丽的尾声构成。歌曲整体曲式结构为A+A1+A2+A3+A4+…..+Ax的变奏形式。

主题有4个乐句,E宫调式,作为全曲的动机。

变奏一的创作是在主题旋律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扩充,灵活运用密集的音阶跑动技巧,旋律富有跳动感,上升音阶跑动感,音域为e2-c3。此变奏部分出现了10小节的衬词“哈”来完成旋律演唱,难度并不会因为没有歌词而降低,这反而要求演唱者运用更加灵活的气息来处理此部分。

变奏二之前间奏部分转为A宫调,转调圆润,速度由之前每分钟150变为96。此部分是全曲的展开部分,旋律更加优美、舒畅。并且出现了散板标记,旋律带有六连音的快速跑动音阶,此处尽显花腔技巧的运用。最后回到主旋律,速度由每分钟96变为每分钟152,与主题相呼应。最后的尾声部分将全曲推向高潮。此部分在节奏、节拍、速度上展现了新时期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多元化。

全曲第三部分基本上是对主题的完全再现,再次转为E宫调,一直保持情绪的活泼、欢快,从而为后面的全曲的结束做铺垫。

《玛依拉变奏曲》拥有一个24小节的华丽庞大的尾声,此部分旋律音域较高,出现全曲最高音high升C,旋律只用“啊”和“哈”两字衬词这在演唱上增加了难度,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花腔女高音才能很好的驾驭它,由此可见这首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风格特征

《玛依拉变奏曲》旋律朴实平稳,又带有西洋花腔的绚丽华彩。歌词朴实无华,多处运用“啊”“哈”等衬词。曲调舒展、奔放,节奏活泼。歌词把玛依拉姑娘的开朗、活泼、惹人喜爱的性格和她那美妙歌声动人之处, 表现得惟妙惟肖。曲调流畅, 节奏动感, 情绪激动活泼。轻快优美的旋律, 高亢嘹亮的歌声中, 一位美貌、自信、对生活热切希望的玛依拉姑娘形象凸显出来。在悠扬的冬不拉的音调中, 听者的心情也随玛依拉的思绪飘散开来。歌词内容不同, 却统一于自我介绍的叙述角度, 在局部的循环往复中又加入变奏技巧使歌曲依次推进, 形成了一个优美的螺旋式上升结构。整首歌勾画出一个对于爱情渴慕和热烈追寻的情窦初开的哈萨克年轻女子的形象, 同时描绘出神秘、鲜活、个性的新疆。

二、《玛依拉变奏曲》的演唱分析

(一)花腔技巧处理

《玛依拉变奏曲》是一首花腔女高音歌曲。此曲主要表现在高音区的炫技演唱。声音轻巧灵活、色彩丰富,歌曲闪亮点也在此运用花腔技巧演唱歌曲绚丽的快速的音阶、顿音和装饰性的华丽曲调,用以表现欢乐的、热烈的情绪。

变奏一出现了西洋花腔技巧的运用,快速跑动音阶由一连串“哈”作衬词的密集音作为歌词时,需要民族与西洋花腔唱法相结合,音色要呈现跳动感、轻快、活泼。在进行花腔演唱之后有三度的下滑音要特别注意运用上抒情略带有魅力的感情来演唱,从而也突出了两种音色的对比。这种器乐化的创作手法使得旋律更加富有层次感,描绘内容更加丰富,玛依拉形象栩栩如生,让人耳目一新。

变奏二部分速度由每分钟150变为每分钟96,演唱者一开始就要做到抒情、有魅力的演唱。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散板部分的处理,由于快速上升音阶难度会比较大,这更需要演唱者作为重点难点来练习,还要特别注意小二度的变化音程处理,这也是对声乐演唱者来说最为基本的功底。

第三部分是主题的再现段,速度由每分钟96变为152。情绪更加欢快、高涨。演唱到歌词“我的屋檐底下”一句时并未出现主题当中的rit标记,演唱者也无需减慢在此处,这样的设计为全曲结束提供了方便。

《玛依拉变奏曲》不仅仅拥有变奏与花腔等技巧,它还拥有一个华丽的尾声,整体用两个字“啊”“哈”来演唱,虽然没有歌词,但是歌曲旋律难度较大,此时达到全曲最高音high升c,旋律是跳动与抒情相结合,这要求演唱者要合理运用气息,演唱时再次将“啊”“哈”字咬清楚。

(二)变奏技巧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有着自己独特的变奏技巧。主题部分为3/4拍子,速度为每分钟150,比较欢快,演唱者可保持活泼、轻盈的感情进行演唱,注意在歌词“我的屋檐底下”演唱时减慢,出现了rit 的符号标记,有一种设置悬念,激起观众往下听的心里,感情活泼、俏皮。

变奏一部分运用了变奏技巧,速度上没有出现太大变化,但与主题相比变奏一明显出现了节奏型的变化,一连串跑动的音阶代替了主题的长音,此节奏的运用无疑给全曲带来了闪亮点,使歌曲更有层次感,跳跃感。演唱者在演唱时要注意西洋花腔的演唱技巧,轻巧、活泼,具有跳动感,切忌太过连贯性,此外还要注意歌词语句之间的吸气口。

变奏二部分与上述两部分相比速度放慢了一倍,每分钟96拍,并在花腔演唱处出现了散拍子,通常散拍子没有固定的节拍强弱规律,因此又叫做自由拍子,演唱时可随演唱者感情自由处理,自由发挥进行演唱。

变奏三在进入正式演唱之前的伴奏中速度变快每分钟为152拍,给人一种激动振奋之感,随后变为原速度,进入了主题再现部分。与主题异同之处在于歌词“我的屋檐底下”一句没有了减慢,给人呈现一种继续进行的感觉,为全曲结束埋下伏笔。

尾声部分节奏比较规整,只有“啊”和“哈”两个衬词完成旋律演唱,抒情色彩洋溢而出,表达了玛依拉充满活力、自信、阳光的人物形象。

三、结语

新时期我国的音乐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景象,中国民族声乐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变化,现在歌曲创作无论是花腔歌曲还是民族歌曲都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有关声乐发展的新观念、新信息、新成果又促使声乐创作者与演唱者必须紧扣时代特征才能进行创作与演唱。相信中国民族声乐会越来越超前发展,会有更多的体现中国人、中华民族的歌曲诞生,用中文唱响全世界。

参考文献:

[1]江闻.《玛依拉变奏曲》音乐与演唱分析[J].大家,2012,(15).

[2]余静.从《玛依拉变奏曲》谈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作家,2010,(12).

[3]刘爱珍.胡廷江花腔歌曲浅析[J].大众文艺,2012,(03).

[4]窦连秀.浅谈哈萨克民歌《玛依拉》[J].高校讲坛,2008,(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