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民族音乐谱写华章,铸就东方文明朝圣之路

2014-08-20聂莹

艺术评鉴 2014年6期
关键词:作曲家民族音乐钢琴

聂莹

张朝(ZhangZhao) ,著名作曲家,北美《世界杰出华人音乐家》杂志入选者。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四个一批人才”获得者 。曾任中央民族大学音乐系副主任及作曲教研室主任。北美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理事。张朝追求民族性与个性相结合的创作思想及本真自然的音乐风格。

中国钢琴梦——百年掠影梦中华

1913年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先生创作了第一首中国钢琴曲,开启了探索、实验创作中国钢琴作品的时代;经历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籍俄裔作曲家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的摸索、建国后钢琴创作的进一步探索和初步繁荣,钢琴创作的道路在老一辈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实践中曲折而艰辛地努力发展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一首独具京剧韵味的钢琴作品《皮黄》的问世,奏响了中国钢琴在世界舞台上的声音,也让人们记住了创作《皮黄》的中国作曲家张朝。2007年《皮黄》一举荣获“帕拉天奴”杯钢琴作品大赛一等奖,十多年过去了,《皮黄》依然作为最能代表中国民族特色的钢琴作品经久不衰、广为流传,打开了世界了解中国钢琴音乐的窗口。而张朝几十年的创作,始终在追寻探索民族音乐的灵魂,创作感动人心灵的作品。

2013年,梦想的火焰再次燃起,赵晓生曾提出“中国钢琴梦”这一构想,著名作曲家张朝汲取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之养料和继承着老一辈钢琴创作的梦想,与青年钢琴家李云迪一起合作,继欧洲巡演后再一次推出《皮黄》等作品拉开了李云迪“中国钢琴梦”的全国巡演,为“中国钢琴梦”绘出蓝图,构筑舞台,让梦想世代传承,让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纵观中国钢琴的历史,张朝说:“钢琴从元朝就作为战利品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七十二弦琵琶;清朝康熙皇帝系统地学过古钢琴和西方音乐理论,那时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尚未诞生,康熙已尝试着将中国的古琴曲在古钢琴上进行演奏,并萌发出让钢琴承载着中国文化飞向世界的愿望。然而三百年过去了,随着大量西方音乐浪潮般涌入中国,我们却未将梦想变为现实。”张朝老师谈及此处不禁潸然泪下,哽咽地停顿了片刻,从他的眼神中,真切地流露出了一个身体里流淌着炎黄子孙热血的中国人,在面对自己民族音乐文化境遇时,那种爱之深、责之切的复杂心境。“中国文化只有融入到世界文化的那一天,我们才能对世界有真正的贡献,世界也才能尊重我们!”

张朝为完成他的夙愿,今年创作了钢琴曲《中国之梦》,作品由四次穿越时空的钟声组成。第一次钟声的击响是用钢琴模仿从华夏远古文明走来的编钟声,“钢琴不仅是一件能歌唱的乐器,更是一件能牵动心灵让内心歌唱的乐器!”恰是这件西方舶来品所产生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东方神韵,巧妙地搭建了中西方文化沟通的桥梁;第二次钟声是时代敲响的激越的警钟,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社会巨变,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此刻凝聚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他们集结为一股最为奋发的力量,向着复兴中华民族的理想前进;第三次钟声代表了凯旋的号角,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改革开放更是带来了民族经济的复兴和繁荣;第四次钟声是我们一同憧憬的未来光明之钟,我们的中国梦正是延续了改革开放经济复兴后的文化复兴,使经济和文化的两条腿都屹立于世界之林。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更是我们身为音乐工作者的音乐梦。”张朝老师简单质朴的一句话,却体现出他从骨肉血脉中迸发出的坚韧不拔的气质。作为中国音乐文化事业前线的创作者,张朝数十年如一日投笔于创作,这样的勤奋与艰辛,坚定了他自己的音乐梦。

创作就象经历一次奇幻旅行——“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翅膀

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中国百年钢琴作品经典》,其中选取的钢琴作品的年份跨越为1913年—2003年,当代作曲家张朝的两首钢琴作品《皮黄》和《滇南山谣三首》都以经典之作入选其中。对于张朝来说,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段快乐的旅程,而对音乐的笃定与热忱,是坚持他一路走下去的原动力。谈及自己的作品,老师如数家珍,在他的故事里,我们仿佛看到了民族音乐的未来闪耀着光芒。

《哀牢狂想》这首作品,张朝从十六七岁便开始构思了,真正的创作是在90年代初。当年张朝的父亲作为参加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批青年,来到红河边疆,扎根30余载,深受红河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张朝就出生在这片红土高原上,沐浴着红土文化的雨露阳光。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他随父亲张难学习作曲、钢琴,向母亲马静峰学习民歌、扬琴,虽然小张朝最初钟情于美术,但也渐渐迷上了音乐。张朝说:“现在回忆那个时代就像一部黑白电影,而在破旧的钢琴里却藏着我彩色的世界,我将对世界的美好憧憬通过音乐表达出来,幼小的我觉得这个美丽的世界是音乐家带来的,因此迫切地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里,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音乐宗教徒。”儿时的张朝弹奏的是西方音乐,但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耳濡目染的却是非常优秀的民族音乐,因此他想将这些珍贵的传统发扬开来。“西方音乐带我进入音乐世界,而民族音乐化作了我的灵与肉,因此我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要将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带出大山。作品之所以取名《哀牢狂想》,狂想,就是大胆的梦想,让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让世界开满鲜花。”

除钢琴作品外,张朝还创作了包括交响乐、民族器乐、室内乐、舞剧、音乐剧、歌曲、影视音乐及大型广场艺术音乐等多方面的音乐,许多作品在国内外获得大奖:取材于西南民间音乐的作品《图腾》,从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的思想中找到超然自由的灵感,经过十来年的创作,被列入《中国音乐百年典藏》的弦乐四重奏,在中国文化部第十一届音乐作品评奖中荣获二等奖,今年由中央音乐学院“琥珀”四重奏团演奏在墨尔本国际室内乐中获得金奖,实现了中国室内乐界零的突破,代表着中国室内乐里程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二胡协奏曲《太阳祭》在民乐界被誉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近年来演出频率非常高,受到著名指挥家王甫建,二胡演奏家于红梅、严洁敏等大师的喜爱,在台湾、欧洲等地的演出中观众们反响热烈,很多欧洲的听众被感动落泪。一位美国著名华裔画家对张朝说:“《太阳祭》让我对中国民族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是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它把民乐新时代的声音表现出来了!”他非常希望把张朝的作品介绍到美国。此外,《春嬉》获日本国际电脑音乐大赛特别奖;《风》获首届全国流行歌曲大赛金奖;室内乐《山晚》获台湾首届“新原人”世界华人音乐作品比赛室内乐奖;为央视方志敏主题片《掩不住的阳光》创作主题曲《清清白白活一回》广受好评……endprint

张朝老师真诚地说道,“我还会继续将民族音乐创作下去,直到我写不动的时候。”这让笔者联想到波兰的民族英雄肖邦,毕生倾尽心血创作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钢琴作品,集中体现了波兰的民族风格,也把波兰民间音乐带给了世界,肖邦无疑成为代表波兰精神的领袖人物。徜徉于张朝的作品中,在空灵飘逸的旋律背后印衬出的是民族精神的魂魄,在丰富错综的织体中沉淀出了传统文化的根基。

汲取民族精髓——发扬东方文明

一个作曲家最大的成功莫过于用真诚的音乐语言表达自己,用实实在在的音乐作品说话。多年来,张朝用自己的创作实践着民族音乐风格道路的探索,并且不断奠定着自己独特成熟的音乐风格。

张朝的音乐创作分为五个方向:一是《土风集》——张朝出生在多民族的云南,少数民族质朴的生活和淳朴的故事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除了表现云南,张朝还反应内蒙、新疆、西藏等地。“我对民族的音乐深有情感,它那原始的活力会给艺术带来生机。如果说个体最终都逃不过死亡,而民族却是生生不息的,它给人以乐观向上,积极、多彩的情感”;二是《古风集》——“中国的古文化源远流长,它给予了我大量养料,中国古代文化的空灵诗意又正是钢琴创作的灵魂。”《古风集》中的《皮黄》 、《中国之梦》正是张朝对戏曲、古曲等进行的提炼与重新创作,并结合西方的作曲手法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三是《日记集》——张朝坚持用音乐来写日记,“人的每一天都是一份特殊的经历,用音乐记下的感受却可以让逝去的时光复活”;四是《自然集》——“大自然给予一个作曲家太多的灵感,钢琴又是表现大自然最好的乐器”;五是《改编集》——经典的民族歌曲需要发扬,张朝把它们改编成钢琴曲,使之便于传向世界,如《我的祖国》 、《在那遥远的地方》。今年为纪念聂耳和李劫夫诞辰百年,张朝为两位已故的音乐家的歌曲改编了近十首钢琴作品,如 《义勇军进行曲》 、《梅娘曲》 、《歌唱二小放牛郎》等。

怀揣着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张朝老师的脚步遍布大江南北,用每一次的创作践行着用音乐承载民族文化的理想。张朝应中央民委的邀请,曾任《多彩中华》演出团的音乐总监,这档由文化部和中央民委共同打造的,辐射音乐、舞蹈、服饰表演等综合形式的民族晚会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向国内外传播中国民族文化。张朝没有要求任何劳动报酬,随同演出团在国外跑了七年,访问了美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荷兰、阿尔及利亚、日本、新加坡等数十个国家,大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为他了解各国民族文化汲取了充分的养料;《多彩中华》演出团在罗马的一次演出让他记忆极为深刻,当演出进行到高潮时,现场的观众都激动地用意大利语大喊,作为音乐总监的张朝十分忐忑,忙问翻译,大家喊的是什么,翻译兴奋的告诉他说,观众们都在喊“伟大中国!”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让整个的创作团队非常感动,也充满了自信。节目结束后,意大利国家广播电台节目部主任找到张朝,诚恳的说“感谢你们,如果没有今天的演出,我们不会了解中国已经发展到现在的情况,你们的演出叫作《多彩中华》实至名归,节目多样,是我们做不到的。你们的民族文化非常丰富,创作手段多样,可惜今天只能容纳2000名观众,你能不能将演出的碟送给我,我要在节目中播放,让全意大利人都能欣赏到这么精彩的中国音乐。”

直到今天,他仍能记得当时的对话,因为对张朝来说,这不仅仅是对节目的肯定,更让我们文艺工作者找回了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近百年的灾难使民族丢掉了一部分自己的古文明,一味向西方学习而忘掉了自己的历史和过去。所以我们应当两手抓,一方面继续汲取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寻回我们遗失已久的中华文明之根,只有将世世代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宝藏和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梦出一个中国的未来!”中国音乐已向世界打开了一扇扇窗口,在世界的舞台上奏响了中华民族的魂魄!

张朝创作的《景颇山歌》在今年入选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钢琴考级六级指定作品,成为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有史以来首次选用的两位中国作曲家(另一位为黎英海),张朝的钢琴作品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播起到了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已然不言而喻;他的钢琴作品集《中国旋律》不久前由世界最大的音乐出版社德国Schott出版,并在全球范围内发行,出版社第一次提出来力图打开中国的民族音乐之窗,张朝在《中国旋律》中选取了20首由民歌改编的钢琴作品,在美国、欧洲受到极大的欢迎。当一个美国钢琴家读到《中国旋律》这本曲集时,历时三个月找到张朝本人,给张朝写了一封很长的感谢信,感谢这位中国的作曲家,把中国民歌改编成优秀的钢琴曲,让世界通过钢琴这件乐器触摸到了中国音乐!

张朝表示,中国音乐的道路还很漫长,还需要不断地去努力。广大音乐工作者和爱乐人的热忱是推动中国音乐的巨浪,只有我们不断努力将优秀的中国作品引向世界,才能让全世界了解我们的民族,搭建一个平等的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传递出中国的音乐和文化!

音乐灵魂的建筑师——“立于礼而成于乐”

“人的认识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精神世界,而后者则需要艺术来依托。当二者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时,两个世界最终才得以平衡。”张朝在艺术面前,如同他的作品,真实坦诚而又充满着对音乐朝圣一般的信仰。张朝说,“好的艺术就像金子一样是沉在水底的,这个时代中关注深层的人总会把‘金子挖掘出来,而清扫掉漂浮在水面上的‘垃圾。” 他的精神家园就像朵朵心灵中驻下的花儿,容不得些许玷污,需要每天去呵护和灌溉。

儿时的张朝曾有幸受到中国钢琴泰斗周广仁先生的钢琴启蒙教育,并一直鼓励他创作中国钢琴作品,周广仁先生不止一次对他说:“你来自边疆,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又能自己演奏,你应该创作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著名音乐家吴祖强、王震亚先生在首届聂耳音乐周发现张朝14岁时的钢琴处女作《海燕》、《诙谐曲》,王震亚先生将《诙谐曲》这首作品发表在全国核心刊物《音乐创作》上,使张朝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作曲家,并从此走上创作的道路;国际著名作曲家郭文景,是张朝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作曲研究生时的导师,他给了张朝很多启迪和帮助;著名钢琴家鲍蕙荞女士,是今年列入《中国钢琴经典》的《滇南山谣三首》的首演者,她一向热心推广张朝的作品,付出了极大努力;著名音乐理论家魏廷格,对《皮黄》这首作品十分喜爱,将之收入到《中国钢琴名典50首》当中,并亲自予以修订和推广。音乐的旋律追逐时间的节奏年复一年,从结缘音乐,到如今的创作之路,在追寻音乐的梦想之旅中,每一位老师的栽培与付出,都让张朝深受感动,同时也鼓励了他投身到中国的音乐教育事业当中。

张朝除了作曲家、钢琴家的身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身份——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集创作、演奏和教学三位一体的张朝不仅将音乐的技术教授给他的学生们,他在教学过程中更重视引导学生的内在修为和审美品位,将自身的审美准则和音乐思想理念分享给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很多已成为社会上颇有成绩的作曲家,如亢竹青、徐亮、马辉、李勇敏等,他们的作品获得了“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华杯作曲奖”等多项国家作曲奖励,还有像《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的作者斯琴朝克图这样全国知名的作曲家。除了致力于高等教育,张朝老师的作品《小孩世界》还被选中录入了小学音乐课本,他表示国内的儿童歌曲十分稀少,希望自己能够为幼儿的教育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张朝老师认为,“音乐不是普通的声音,而是一种特殊的极为细腻的语言体系,它所传递的是内在的文化。音乐作为人类精神的依托,不光有娱乐的功能,更重要的是具有快乐和启迪的功能。因为娱乐是短暂的,而快乐却是长久永恒的。古典音乐的美就在于它给予人类精神的启迪和快乐。”张朝笑谈,“其实古典音乐并不难懂,我们家的保姆每天耳濡目染,就连她都听得懂古典音乐了!”只要媒体良性地引导大众聆听古典音乐,古典音乐就会流行在我们的身边,民族的艺术审美便会逐渐提升。

张朝用生命的热情抒写出华夏篇章,为音乐的民族化道路发展撑起一面自信的风帆,他的作品将以最彰显中华民族风格的姿态长久地在世界音乐文化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他通过自己“音乐灵魂建筑师”的双手正在努力筑造、发扬光大东方的文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作曲家民族音乐钢琴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传统文化与民族音乐的重构研究
长大可当作曲家
纸钢琴
中西民族音乐在多元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地位探析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钢琴
猫咪成长史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