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机真的快结束了吗

2014-08-20张嗣兴

投资与理财 2014年16期
关键词:危机体系国家

张嗣兴

7月31日,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美国经济强势反弹,第二季度增长率达4%。经济增长率轻松超过3.1%的预期值,反弹力度之强,证明了近月来稳健的就业数据不是偶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正在加速前进。美国股市在商务部数据公布之后应声上涨,美元对欧元汇率上升了0.2%,国债收益率也出现了上涨。投资者猜测,这些强劲的数据可能导致美联储利率提早上调。

一段时间以来,有不少人判断,在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情况下,美国将率先复苏,此次世界经济危机快结束了。当美国二季度的数据公布之后,这种说法似乎更为声高理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往往需要深入分析,方可知之。

美国第二季度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初值为4%,不仅大幅高于第一季度的-2.1%,还高于预期的3.1%,甚至高于1947年以来3.27%的历史均值。看是很好,但深入分析,看法就会并不相同。首先,必须清楚,现在说的美国季度增长数据,一般是实际GDP季环比增长年率。由于是环比新的比较的技术影响很大,增长4%并不是现在有多好,而是与之比较的一季度数据太差。再转化成年率,更有了感官效应放大的作用,第二季度末年率化的环比增长率是0.98%,而预期以年率3%计是0.74%,同一事实,两种表达,感觉差距则会很大。其次,必须清楚,现在说的美国季度增长率是初次估算数据。从长期来看,从1996年至今,美国经济环比增长年率的初次估算值比终值季均高0.154个百分点,存在高估倾向。从短期来看,2014年第一季度,初次估算的美国经济增长率比终值高了2.2个百分点,高估幅度为近3年最高,并一改此前11个季度初值连续低估的态势。无论是高估还是低估,一般都具有连续性,所以2014年第二季度美国增长率初值未来有较大的下调可能性。再次,必须清楚,决定美国经济复苏强度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是消费主引擎。测算可知,美国第二季度经济内生增长为2.65%,低于2.7%的历史平均水平,问题就在于消费表现不佳。第二季度,美国实际消费季环比增长年率为2.5%,低于3.4%历史均速,消费的增长贡献也仅为1.69个百分点,低于2.09个百分点的历史平均贡献。第二季度,服务消费的增长贡献也仅为0.31个百分点,低于1.15个百分点的历史平均贡献和0.57个百分点的危机期间季均贡献。消费的整体表现及结构表现均不理想。第四,必须看到美国的经济稳定性正在大幅下降。2014年前两季度,美国季度经济增长率的环比变化幅度分别为5.6和6.1个百分点,大幅高于危机期间2.7个百分点的季度波动幅度,也高于2.46个百分点的历史平均波动幅度,经济稳定性正在大幅下降。最后,还必须看到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中枢下降的事实。稍早于美国公布二季度数据数日,IMF7月例行更新中,将2014年美国经济增长预估值较4月预期大幅下调了1.1个百分点至1.7%。1.1个百分点的下调幅度和俄罗斯持平,考虑到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危机和广受制裁的窘境,美国经济复苏被IMF如此看空,表明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并不是恶劣天气等短期因素所能全然解释的。实际上,在劳动市场改善瓶颈出现,收入增长趋势性放缓,劳动生产率提升乏力和国际“去美元化”、“去美国化”呼声渐起的共同影响下,美国经济长期增长中枢的下降已成事实。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增长二季度的数据虽好不足喜,更不能成为危机快要结束的论据。

目前,发达国家经济的复苏,主要是靠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金融刺激。在此次危机爆发后,美国、欧盟、日本这三大提供国际货币的国家和集团,相继利用货币发钞权,试图将危机转嫁出去,却终难凑效,就已说明,此次世界经济危机的实质,是实物生产的不足和金融产品过剩。实物经济已经无物支撑虚拟经济的滚滚洪水,不增加实业的投入,一味的金融刺激,只能是饮鸩止渴,甚至将无可避免地引发新一轮的国际金融危机。在2012年的10月31日,美、欧、英、日、加、瑞等6国签订了长期货币互换协定,这已经为可能爆发的新金融危机在做准备。然而,“泡沫同盟”的抱团真的能解决危机吗?可以预见,发达国家不断增加的金融泡沫,只会进一步破坏国际贸易体系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冲击全球的实体经济。尽管在2013年末,美联储做出了逐步退出QE的决定,但2014年也不会成为危机的拐点。相反,美联储为恢复美元的强势,将极大考验美国的经济基本面和世界各国脆弱的复苏,有可能诱发新的危机或使此次危机长期化。美联储恢复美元的强势举措,必定会与国际资本回流发达经济体伴随,这将对所有新兴经济体都会产生影响,造成新兴市场的动荡。其中,三类新兴经济体更容易受到冲击。第一类是高信贷杠杆,国际收支不平衡和高外债的国家。这些国家外债负担率过重,而国际收支并不足以偿还高额外债,且外汇储备相对较小,偿债能力较弱。一旦投资者风险情绪逆转,资本外流很容易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引发金融动荡。阿根廷日前的债务违约危机正属于此,波兰和印尼也属此类,是面对资本流出的抵抗力最差的。第二类是南非、土耳其、墨西哥、泰国等债务负担较轻或储备较足,但经常项目和财政收入“双赤字”的国家。巴西和印度也在此列,但相对南非等四国,外债压力相对更小。这些国家面对资本外流,没有短期内筹资还款的压力,但依然存在国际收支失衡问题,需要足够的外资流入或外汇储备来支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财政赤字,否则结构失衡问题就会爆发。第三类是俄罗斯、菲律宾等国际收支情况较好,但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源出口的国家。受大宗商品价格不振和需求减弱的影响,这类国家出口收入减少,经济增速下滑,但短期内不会出现严重收支失衡状况,对国际资本大进大出的冲击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乌克兰局势的不断发酵、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升级,若美欧对俄罗斯采取长期制裁措施,能源出口受阻将对俄罗斯甚至欧洲能源需求国的经济增长造成恶劣的影响。新兴市场的动荡是造成此次危机之继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后的第三阶段危机。第三阶段危机尚在爆发与进行中,讲危机快要结束,岂不是痴人说梦?

纵览资本主义体系至今500多年的历史可知,先后有几个国家充当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主导国家,这些国家主导的体系周期的时间大约在100多年。第一个体系周期是西班牙、葡萄牙加上意大利的城邦主导的体系周期;第二个体系周期是荷兰主导;第三个周期是英国周期;第四个周期是美国周期。每隔100多年,就会爆发一次体系周期的大危机,这可被视为资本主义体系的周期律。这一切在阿瑞吉著的《漫长的20世纪》一书中做过仔细的研究和描述。每一个百年体系周期都是从实业开启春天,产业急剧扩张至夏天,然后到金融扩张阶段的秋天,最后进入危机之冬。在百年体系周期中,每个阶段都会横跨数十年的时间。美国体系从19世纪末开始进入实业春天,到1950年前后进入实业的巅峰。美国一国的GDP等于欧洲十几个国家,是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最大的贸易国,黄金储备占世界70%。到了1971年,美国为了不让欧洲用美元换回黄金,尼克松总统决定关闭黄金兑换窗口。从此,美国步入金融秋天,美国经济越来越依靠服务业和金融业,产业开始向外转移。这一阶段美国经济如烈火烹油,金融秋天灿烂异常。到了2008年,美国进入了危机的冬天。比照历史规律,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此次危机,实质是一场资本主义体系的百年周期危机,亦即美国周期的总危机。而这也正是此次危机为什么不那么容易退去的深层原因。在体系周期的大危机中,主导国家开始全面的衰弱,旧秩序趋于瓦解,而新制度尚未诞生,无序与混乱成为危机伴生现象。因此,这一体系危机将走向长期化。

资本主义体系百年周期危机学说,美国未必能够认可,然而真理的价值与是否被认可无关,只在于被历史和现实证明而熠熠生辉。尽管如此,但美国对此次危机的走势还是做了长期的预判。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在最近发表的报告《变换的世界:全球趋势2030》认为,从现在起到危机结束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他们的依据是从以往各次危机发展的经验看,结束的时间是从危机爆发到采取去杠杆化措施时间的两倍。从爆发全球危机的2008年到2014年退出QE是5年时间,因此最少还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摆脱危机。

中国作为世界上目前最大的实体经济国家,受国际贸易形势变化的影响极大,因此在世界经济基本面变坏的情况下,中国极难独善其身。无论是爆发新一轮的金融危机,还是危机走向长期化,都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的负面冲击,因此,我们必须对危机的长期化做好应对准备。endprint

猜你喜欢

危机体系国家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危机”中的自信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