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舞蹈教育的方式方法
2014-08-20黄冬荣
黄冬荣
摘要:舞蹈艺术作以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和风格逐渐融入了社会之中,并且越来越被人们接受、认识、理解和青睐。少儿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一个分支,也在被更多的人所关注。由于少儿的心理及生理特征,少儿舞蹈不同于成人舞蹈,其教学也与成人舞蹈的教学有很大差异。舞蹈对于处于少儿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好的培育和熏陶作用,但处于此阶段孩子,性格大都活泼好动,思维方式较简单,情绪落差起伏较大,身体各部分技能仍处于不协调状态。因此,针对少儿时期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舞蹈 教育方法
一、口传身授法
“口传身授”教学法作为一种传统的舞蹈教学方法,它在舞蹈教育界也颇受争议,曾经被批评为“注入式教学法”,但是经过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口传身授”这种教学方法并非只是“注入式”,相反,该方法在现实中是适合舞蹈教学特有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幼儿时期正是人类生理心理初期发育的阶段,其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弱,对于老师的舞蹈动作示范和发力点讲解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
(一)口传
即口头传递的方式,包括讲解、语言渗透、内容分析等多方面含义。这种教学形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讲解分析动作,传递舞种动律知识及理论知识,渗透学生思想等。在进行动作讲解分析的时候,最忌讳教师解说动作时似是而非,老师本身都没有理解透彻动作的结构规格,加上幼儿自身理解能力本就不强,如果教师在进行舞蹈动作讲解时模糊不清,学生心里对动作的理解和记忆就会很粗糙,学习效果就会很不理想,因此,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积极组织语言,分析上课需要用到的舞蹈动作,做到自己心中有数。无论是准备讲解传授新动作,还是复习以前学过的旧的知识和动作,舞蹈授课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比如动作的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及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运行路线”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人体解剖学,人体动力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涉及到讲解当然也会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所有解说十分重要。
2.语言上应该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把抽象的舞蹈动作形象化,比如一个普通的两边摇臂动作,我们可以把它比喻成“小企鹅在游泳”这样的有趣的比喻,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挑起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积极性,幽默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更能带动课堂气氛,使原本相对乏味无聊的动作练习课变得有趣一些,更能让原本普通的不容易被学生所记住的动作变得更加的深刻。
3.组织精炼的语言,切记重复罗嗦,但不能因为求精炼而失细腻,对于幼儿的讲解应该把细节详细解释清楚。舞蹈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会有许多提示和讲解。有事在学生做动作的过程中,授课教师也可能会不时的发出许多指导和提示以此引导学生。学生一边接受老师的指导,一边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旋律,这不仅是一种感官的锻炼,同时还起到了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和动作发力受力等的理解与领悟的作用,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比如动作重心的不同,动作重拍的差异,气息的运用等),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但在对于幼儿时切忌使用过于专业的名词,尽量用一些日常的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和讲解。
由此看来,舞蹈教师在拥有足够的舞蹈专业修养之外,也要有相当的语言文学修养。为了完成“口传” 这一任务,舞蹈教师应该要求有丰富、扎实的舞蹈专业技能及有关舞蹈的各种知识。同时要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有足够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做到“说得清,道得明”学生才能更容易的理解课堂内容,学习效率才能提高。
(二)身授
身授,就是教师亲自塑造一个动态或静态的形象,让学生尽量去模仿,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历两个过程:
1.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包括身体等各部位的同步进行,使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第二示范过程要使所有动作逐步的简化,去掉繁复的细小动作,化繁为简,用手比划加以口头提示和眼神示意。在成人的舞蹈教学中,这样做固然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对学生智力的提高也具很不错的好处。但是在幼儿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简化动作,更要耐心仔细的一边示范动作的运行路线,一边提醒学生注意观看的部位,因为幼儿无法把动作一下就模仿到位。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该先教授一个部位动作,再教授下一个部位动作。比如先教授脚步的变化,等其理解记住了,再教授手部动作,然后头部等,最后結合一起练习。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示范动作时最好面冲学生做镜面示范,因为幼儿的抽象理解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左右混淆。如果教师背对学生做示范,首先教师自身无法第一时间发现并纠正学生错误,造成学生错误不断积累最后成为习惯,其次学生不便于找到动作的“方向感”,导致无法跟上教师“教学节奏”。
二、“快乐引导”式教学法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快乐引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与因素,其主旨就是强调要让幼儿在愉悦的前提条件下进行舞蹈的学习,由此解决舞蹈学习中动作需要反复练习给幼儿带来的枯燥和乏味甚至厌学的状况。对于幼儿而言,“感兴趣”是其做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条件,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在授课时就应该注意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将枯燥单调的训练赋予新的意义,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注重课堂轻松愉悦的氛围,并且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幼儿的想象力往往比成人的想象力还要丰富多彩,他们没有太过固定的思维方式,更能大胆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对课堂的理解和看法,教师应该充分肯定其所想所说,鼓励幼儿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更进一步地关注学生并尊重学生感受,让学生更有“存在感”,同时其对课堂的兴趣也更加浓厚。让他们在一个欢快的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舞蹈教学活动,“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与“快乐引导”的方向也是不谋而合,幼儿舞蹈教学正是需要这样一种理念作为指导。下面笔者举例叙述几种方法。
首先在教学之前,要慎重选择教学题材,有些题材本质上就不太适合幼儿学习,这是幼儿的年龄限制所决定的,因为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无法理解或练习某些舞蹈中特殊的知识或技能,因此,选择哪些作为教学内容就显得非常关键。联系幼儿们与生俱来的洁挚单纯的童心和好奇,教师最好选择一些丰富多变、轻松愉悦的内容,作为幼儿,他们的注意力和耐心往往只有大概二十分钟,所以教师应该把握好教学时间和时机,娱教结合,松紧得宜。
(一)情景表演式
根据教材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通过老师的引导完成表演,让学生受到形象化的感染,既能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和理解,又符合儿童爱玩的心理特征,还可以让学生更加自信和活泼。例如教师以《小红帽》的故事为题,要求学生扮演的小红帽一开始是开开心心出门的,那同学们可以做跑跳步来出场,但是要求学生想各自的动作方式来表达开心和快乐。再比如小红帽看到大灰狼的真面目时的害怕恐惧可以缩成一团或者逃跑一类的动作去表达。这个情景可以是授课老师来设立讲述,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相互讲述,既可以开发幼儿想象又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了学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对舞蹈课的兴趣,需要提醒的是,教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多的肯定和鼓励,让幼儿有信心和自信去完成自己的“角色”。
(二)情趣教学式
心理学有这样一条原理:人类对事物的认知与情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不一样的情感对学习有不一样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情感,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积极良好的作用,人类在愉悦时感知力会比较敏锐、记忆比较牢固、思维想象比较活跃。在其他学科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运用表演节目、游戏模块、实验操作、图画解答、妙趣解答、互相合作等等方法,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这在舞蹈教学也同样适用,教师通过不同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兴趣,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通一个“开小火车”的小游戏来练习学生踏步及齐步,教师播放学生熟悉的节奏较慢较强的音乐,然后划分不同的路线让学生按路线“驾驶”,“行驶”途中由教师喊“红绿灯”需要按红灯停绿灯行的规则停下或行驶。这就是一个以游戏为手段练习学生步伐和节奏的实例,这种手段即符合幼儿爱玩的年龄特征,也成功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喜爱和兴趣,让枯燥的步伐练习“焕然一新”成为有趣的小游戏,在玩乐中学到知识。
(三)音乐及歌词引入
幼儿在舞蹈学习中会接触到基本功的练习,基本功是舞蹈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然而基本功的練习却恰恰是十分枯燥乏味、单一而且相对见到成效较缓慢的一个练习过程。幼儿的耐心往往不够,对于见效缓慢的事物,总是不能以坚持的态度去对待,所有这个环节,往往会有很多幼儿在此失去信心。这个过程中如何才能让孩子们接受,了解这个过程并且渐渐产生兴趣呢?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如何让孩子们在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中找到乐趣,使之要学、好学、勤学最终达到训练的目的,这个和舞蹈教材内容的设定和教学编排的形式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和具体授课老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总体而言,舞蹈在现实中是颇受幼儿所喜爱的,因为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善于去模仿,喜爱看舞蹈节目,更渴望参与表演。孩子们一听到旋律优美的音乐时,会不由自主地蹦蹦扭扭,这就表示幼儿对音乐和动作是十分敏感的,其潜意识就具有这种状态。初学舞蹈时,幼儿只是单纯的模仿,对于好动活泼的幼儿而言,这样的课程很快就会让他们失去兴趣,因为太过束缚他们的本性,特别是基础训练课时间一长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这就考验教师十分能从多方面来启发、开导,让学生刚刚走进舞蹈室时,就要尽量使幼儿产生出这不仅是练功房,更是舞蹈童话的殿堂的内在心理观念。在舞蹈题材的选定上,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可以贴近幼儿生活体现童趣的教材。我们可以用一些儿童歌曲作为音乐来编排,小演员们听到自己熟悉的会唱的歌曲,一方面可以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舞蹈编排活动中,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小演员们更加容易记住动作和音乐情绪。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趣味和童趣等编入基础的训练中,以此来减少基础训练带给幼儿的枯燥感和单一性。
(四)示范、竞赛法
此法是利用了幼儿好强好胜,表现欲强烈的特点刺激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小朋友分成多个小团队,分别选出每个小团队的队长,然后由小队长带领大家玩成各自的内容,比比看哪一个小团队是最佳“舞团”。然后再从中挑选出最棒的小队长或者最棒的小队员,让他来给大家做示范,同样的,如果有个别小朋友比较调皮,也可以让他来给大家做“反面教材”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太过严厉,需要批评伴以鼓励,让其具有竞争意识同时也不会失去信心,因为幼儿的内心是十分脆弱了,整体来说是需要教师不断去鼓励的。这样做能激起学生的好胜心理及竞争意识,推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这样还能起到吸引学生对动作细节的注意力,通过“一正一反”两感对比,学生就会很注重两人的不同之处,对于错误的地方自然会更加有印象。
三、结语
幼儿舞蹈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是学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和智力的开发,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幼儿舞蹈教师,我们要注重研究儿童的个性心理特点,了解幼年儿童的个性差异,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幼年儿童进行教学。在舞蹈教学中,应该不断激发幼儿参与舞蹈的兴趣,为他们创设自由轻松的舞蹈氛围,让他们做自己喜爱的动作,从中感觉舞蹈的快乐,享受音乐的美,动作的美,陶冶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其次,教师通过舞蹈示范、舞蹈讲解、舞蹈情景启发、角色转换、游戏教学、舞蹈练习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幼儿全身的多种器官,在提高兴趣、注意力的同时,更强调了大脑高度的集中去支配身躯,以表达各种动作和情感。体现出寓教于乐,并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秀.幼儿舞蹈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新课程,2009,(01).
[2]赵芳.浅谈幼儿舞蹈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0).
[3]邱正伦.艺术美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卢家媚.情感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