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2014-08-20徐德霞
徐德霞
美国哲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赏识。而且,随着阅历的增加,这种‘渴望会变得更加需要。”作为初中生更是如此。在教育他们时,一个信任的微笑,一个激励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以给他们最大的帮助。但有时候我们被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蒙蔽了双眼,看到的都是缺点,对他们左也是挑剔,右也是挑剔,少了关心和呵护。其实学生成长的路上,有了周围的人不断“加油”声的鼓励,他就会在跌倒后,勇敢地、充满信心地站起来,继续向前拼搏。
一、逆转师生关系,源于赏识
对于班级的后进生来说,批评听多了,耳朵起老茧了,他们的耐挫能力也极强了。所以不管班主任如何批评教育,后进生总是自我解嘲道:“我就破罐子破摔。我做我的差生,让别人去说吧。……”于是乎,上课睡觉,或者故意发出怪声,不完成作业,跟老师顶嘴,考试每次都挂“红灯”,师生关系极紧张。那么这个时候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否应该换个方式呢?“一棵树,如果花不鲜艳,也许叶子会绿得青翠欲滴;如果花和叶子都不漂亮,也许枝干会长得错落有致;如果花、叶子、枝干都不美丽,也许他生长的位置很好,在蓝天映衬下,远远看去绰约多姿,也流露几分美感。”实践告诉我们,赏识教育对于培养健康人格、挖掘学生多方面潜能具有重要意义。
如我们班的王同学,提到他真是感觉糟透了,比如,上课讲话,和其他同学玩三国杀,作业是做一部分,丢一部分。批评,不见好转;批评重了,还跟老师顶嘴。更夸张的是,为了玩游戏,半夜跑出来砸报刊亭偷游戏卡,整个一“问题少年”。我对他大发脾气。他总是与我对着干,作业不做,顶嘴,上课故意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气得我火冒三丈,但是拿他也没辙。后来无意间看了周弘的一本书《赏识你的孩子》。我尝试改变以前的教育方法,课堂上,我总把一些简单的问题留给他,然后再加以表扬,给予鼓励。课后我走到他身边给他讲讲题、说说话,有时候摸摸他的头,消除他对老师的敌意。就这样,最近我发现王同学慢慢地转变了,上课主动举手了,作业较以前认真了。我给他写了一张明信片夹在他的作业本里发给他:你是个阳光的男孩,尊敬老师、待人友善。虽然曾经迷失过,但谁又没有犯过错呢?看到你的进步,我很开心。期待你,更大的进步!果然,王同学一天比一天阳光。回想过去,我们在“严是爱,松是害”的高标准下,自觉不自觉地伤害了多少学生,我不禁很惶恐。今天我很感谢他,让我重新认识了学生,也重新认识了我自己。做教师要学会充分表扬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潜能。
二、点燃学生斗志,源于赏识
“孩子的成长需要欣赏,没有欣赏就没有教育”,赏识教育认为,对学生要以激励为主。把学生看成一座急待开采的金矿,教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将其提炼成闪闪发光的金子从而使学生有被发现、被重视的感觉,继而不断进步。
陈同学是我的语文科代表,懂事、乖巧,只要老师布置的任务,她都能欣然接受,高水准完成。可是……陈同学在学习上却让人有点头疼,上课走神,作业潦草,考试成绩不理想。这完全不是一个好学生的风范,我有些搞不明白。
带着这样的思绪,我悄然来到了陈同学的家。陈同学的父母听到动静后,从房间迎上前来,口中不停说着欢迎。我把陈同学在学校的表现跟家长简单介绍了下,当我说道:“她是一个懂事、乖巧的孩子,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能力很强,我们都很喜欢她……”小姑娘突然哭了起来。这突然的举动让我反而有些局促不安起来。出了什么问题?问了她半天,小姑娘哽咽着告诉我们:“老师,我上课不听讲,成绩不好,我以为你不太喜欢我……”陈同学这是感动吗?老师的一点点赏识对孩子来说有这么重要?我突然深刻领悟到这句话“人生,有很多次偶然,有些偶然会影响人的一生”。偶然的一次家访,偶然的一句话,给了小姑娘如此大的触动。陈同学的父亲说:“孩子的成长中会发生很多事,等她长大了,很多就淡忘了,但是这次家访她肯定会记得。”后来,新的学期陈同学在学习上干劲十足,进步飞快,挤到了前三名。
由此可见,赏识能点燃自信,产生不竭的动力,催人奋进。即使对一个各方面不太优秀的学生,只要老师发现了他的闪光之处,往往就会使他的闪光点更为明亮,原来的不足也很明显地有所改进,最后呈现在他成长路上的就是一片希望的曙光。
三、激励学生创新,源于赏识
现在的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趋向成熟,好动,思维活跃,极具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新的想法,如果轻易地否认,是否会把他们的创新意识扼杀在摇篮里呢?也许,你的赞赏会使创新的火花燃成熊熊火焰。
朱同学是一个不爱学习但是头脑灵活的学生,有一次我在上课,全班同学都坐得端端正正,只有他低着头在下面摸索什么,并不时发出声音。我趁他不留心,跑到他旁边,一看,桌子里一团电线,还有塑料瓶,他正在拿着电线晃啊晃。“这小孩怎么这样?”按照以往,我肯定没收他的东西,并且当中狠狠地批评他:“还真以为自己是发明家?”但是这次,我没有,我牢记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我对自己说:“听他解释。”于是我轻轻拍拍朱同学:“下次综合实践活动《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请你展示你的作品,但是现在认真听了,好吗?”朱同学一看到我,脸红着说:“老师,对不起,我只是想检验你刚刚讲的《斜塔上的实验》里的钟摆定律。”我拍拍他的肩,笑着对她说:“没关系,你是个敢于怀疑,勇于创新的学生。”再后来,江苏省科技小发明比赛,朱同学的太阳能花瓶拿了个二等奖。我想如果我当初朝他吼句:“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发明家?”朱同学大概就再也不愿意弄什么小发明了,也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朱发明家了。当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时候,我认为在他心里潜意识的创新精神和勇气也肯定被慢慢发掘出来了,这正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着不可估量的巨大潜能,关键是我们如何去发掘,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亲切的话语都可能引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曹孟德《短歌行》中有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当学生困惑、迷茫、犯错时,给他们一点赏识,相信学生停留成功之树的时候会自豪地说:“绕树三匝,此枝可依!”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