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幅比:“打开电视看电影”永远的痛

2014-08-20左敦

大众电影 2014年12期
关键词:音像制品影碟画幅

左敦

问题的源头

电影发明之初,画幅比例就是4:3(电影圈行话叫1.33:1),一百多年来,这个比例一直是视频艺术的基本标准。

剪出来还是刷黑漆?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电视开始跟电影竞争,好莱坞为了把观众留在影院里,就把电影画面改成了彩色宽银幕(以及环绕立体声)。其结果是,4:3的电视机放宽银幕电影的效果非常不理想(见左图)。

音像制品左右为难

画幅比真正成为大众烦恼,是在影带影碟普及之后—当电影的载体更多变成了音像制品后,频繁在家看电影就要始终面对画幅问题了。制作影带影碟的电影公司,一开始也无所适从,经常会同时发行裁剪过的“全屏版”和加黑边的“宽银幕版”。到了大容量的DVD及当下的蓝光时代,不少电影公司索性把两个版本放在一张碟里,看上去“任君选择”,实际上仍然没有好办法。

高清电视再添乱

电视业的标准从传统的4:3,在近些年转变成了16:9。各国各品牌的平板电视已经全都制造成了16:9规格,但是传统的“标清”的电视信号依然是4:3的,所以“看扁人”现象频见。

电影和电视打不完的架

画幅问题,说到底是电影和电视标准的不兼容导致。即便更“宽”的16:9的电视规格确立后,用电视播放宽银幕电影的“还原”问题稍微得到了缓解,但大量4:3画幅的影片又遇到了“看扁”的新问题(见右图)。而且,即便是宽银幕电影,16:9(亦即1.78:1)和1.85:1和2.35:1依然有差别,裁剪还是加黑条的终极问题依然考验着电视台和音像公司的编辑们。如今,只有少数如卡梅隆这样的导演,会“迁就”电视,把自己的电影直接拍成16:9(比如《阿凡达》)。反而更多的像诺兰一类的导演,不但坚守2.35:1这个“大片格式”,更开始尝试诸如IMAX画幅1.43:1等新技术。说到底,在家里百分百还原影院体验,在可预期的很长时间内,恐怕还是奢望。

猜你喜欢

音像制品影碟画幅
1000人数据大调查
1000 人数据大调查
谈音像制品主题出版选题的切入点
让语文课燃烧起春天的欢乐
全画幅机身
PAUL GALL AGHER 大画幅黑白风光
影碟传播——夹缝中生存的电影传播方式
出版发行
藏在影碟里的魔鬼
全媒体环境下国家图书馆音像制品服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