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冲刺导写
2014-08-20胡卫东崔建红孔令元
胡卫东+崔建红+孔令元
文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所谓“诸事不明问百度”,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海量信息,大大拓宽了人们的视野。但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却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不管是何种类型的作文题,题面总明示或暗示一个“论题”。所谓“论题”指的是题面内容所指向的那个话题。明示的话就比较简单,如“请谈谈你对‘现实与理想的关系的看法”,那么论题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但多数考题的题面常常是形象化、哲理化的,而不是直接点出一个“论题”。这也是材料作文审题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提取法”来把握“论题”。一般来说,在材料中重复频率较高的词就是关键词。以本则材料而论,关键词是“信息、人”,论题是“信息在人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论题明确之后,接下来才是“立论”。所谓“立论”就是你对论题是什么态度、怎么看。题面常常提供两种对立的角度,而对于这两种对立的角度,我们也可以辩证地看,这就有了三条立论的基本途径。以本题而论,这三条途径分别是“丰富的信息使我们生活得更充实”、“充实的生活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信息”、“应该辩证地看待‘信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论点进一步具体化,将标题进一步形象化。
文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大学教授对刚刚提交博士论文的学生说:“在将要得到博士学位的此刻,是人生最美的时光。”人生在“将要”的时刻,总是满心憧憬,眼看辛苦的汗水都将化为成功的琼浆,这份期待最令人向往,让人心醉。一旦获得学位以后,工作可能无着,恋爱可能失败,所谓“博士”,离真正的学问依然遥不可及,那时兴起的“不过如此”的慨叹,滋味远不如未获博士之时呢!
这段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段材料中把“将要之美”与“奋斗的艰苦”、“成功后的平淡”进行对比后突出了四个字——“将要最美”。所谓“将要最美”,是说事情在即将成功的那一刻是最具魅力的,给人体味最为深刻。这既是一种生活体验,也是一种人生经验。
然而,“将要之美”也并非无约而至,但要得到这份美好,非付出艰辛的努力不可;“将要”成为“已然”之后,迎接我们的可能是平淡的生活,因为快乐生于“不足”的“将要”,而忧惧却生于“有余”的“已然”。懂得了“将要”是美的,如果功亏一篑,“将要”没有转化成现实,你也就不必太过惋惜,因为,一旦得到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由此可有如下立意:珍惜“将要”之美,享受成功前的美妙。“将要”固然最美,但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方可获得; “将要之美”值得期待,但也要做好准备,迎接平淡的未来;“将要之美”若最终失败,也不必沮丧,也许得到后并没有想象的那般美好。
文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路由“足”与“各”组成,所以才“人各有路”;正因为“人各有路”,所以才人各有成。
这段话带给你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从“路”字的组成谈起,引起人们对人生之路的思考。“人各有路”“人各有成”,这两个词语不仅引起我们对自己人生之路的思考,同时,也启发了我们对人才判断标准的深思。
从个人角度,作为一个青年,要敢于做自己人生的舵手,掌握自己人生的方向,活出不一样的精彩。别人的人生固然精彩,有些东西值得我们去景仰,但也不能完全去模仿,自有一条同样精彩的人生之路在等待着我们。
从人才的判断标准来看,现实中人们常常以“成绩”“学识”作为判断人才的唯一标准,孩子也常被简单粗暴地划分为“好”与“坏”两种,而早在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就已明确了“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美国成功学专家安东尼·罗宾也曾说过:“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换句话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是某一领域的“人才”,他们正等待着我们去挖掘潜能,引领他们走向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由此,可以有以下立意:我的人生我做主;不盲从他人,走出自己的精彩之路;人生的路由自己选择;判断人才的标准是多样的,尊重个性,培养人才。
文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一朵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分。爱护每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地把它的刺根除,而是学习如何不被她的刺刺伤,还有,如何不让自己的刺刺伤别人。
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不能脱离现实。
写作指导
每一朵玫瑰上的刺代表着每个人性格中“恶”的因素,也象征着每个人性格中不能被人容忍的因素。“爱护每一朵玫瑰,并不是得努力地把它的刺根除,而是学习如何不被她的刺刺伤”意味着我们并不能改掉他人性格中不能容忍的因素,只有通过“避他人短”的方式不被他人的“刺”刺伤,不让别人的“刺”对自己造成伤害。同时,对自身的性格缺陷或不足之处,也要努力避免让自己的“刺”刺伤别人,这时要采取“扬己之长” 的策略。总之,我们在生活中对待缺陷要学会“扬长避短”:“避他人短”和“扬己之长”。写作内容可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展开,也可结合两方面的内容综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