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014-08-20马艾家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创设化学意识

马艾家

问题意识主要是指人们在学习认知的过程中,由于遇到一些比较难解决的理论问题或者是实际问题,从而产生的疑问、困惑的心理状况.这种心理状况有助于促使人们积极地思考、探索,最终提出解决问题有效答案.下面就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

积极提问

初中生的精力比较旺盛,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积极地研究学生的不同的心理,在课堂上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尽量将学生的好奇心变成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严格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课,往往一节课下来,教师感到非常幸苦,学生学得也不容易,但是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较为落后,没有意识到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忽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教师为了不打乱自己的教学安排,一般都将学生置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需要逐渐淡化自己的教学权威,放弃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的教学观念,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提问,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

其次,教师应该尊重和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在地位上是平等的,教师需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情感以及表达方式,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正确地对待学生的学习态度,多给予学生一些自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挑战、敢于质疑、敢于提问,从而有助于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创设有效情境,使学生发现

问题

如果想要形成一个“好”的问题,或者是让问题得到解决,则教师需要创设出对学习者而言是充满疑问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能够主动地探索问题的答案,即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围绕教材内容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产生提问的意愿.

首先,创设实验情境.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学科的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化学演示实验或者学生实验特别是探索性实验创设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教师可以演示如何制取气体的实验,如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紧接着介绍实验用到的有关化学原理,然后让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有关原理自行地设计实验.一旦确定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设计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对这些实验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实验方案中的不足和优点,从而产生这样的问题:如何设计一套更加简单便捷且易于操作的装置?

其次,创设生活情境.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生活中也处处存在着问题.教师创设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验情境,可使学生感受到熟悉感和亲切感,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并且主动探索问题的答案.

例如,在讲“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可以提问:使用哪些方法能熄灭燃烧的蜡烛?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得较为紧密,学生一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可以回答:吹灭、泼水等.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只知道要这样做,却不知道为什么可以这样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问题:这几种灭火方式是采用了什么化学原理呢?蜡烛燃烧的条件是什么呢?

三、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走出

课堂寻找答案

学习是一个系统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将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机械的学习环节.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利用课外时间补充课内知识,或者是在课内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因为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是连续的、开放的.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知识是可以在课堂时间内解决的,但是对于有些问题,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留到课后,让学生课后自己去查找资料寻找问题的答案.

另外,对于九年级化学知识而言,大部分的知识是比较基础的,没有深入到问题的本质.有的知识虽然不是中考要求考的知识范围,但是弄懂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对其他有关化学知识的了解,提高化学知识水平.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划上完美的句号,有时留有空白和问题也许会更好.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有助于推动科学的创新,一个不具备问题意识的人是不可能有创新行为的.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提问;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走出课堂寻找问题的答案.当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责任.学生一旦形成乐于研究问题的习惯,就会形成真正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创设化学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