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2014-08-19任林涛

南北桥 2014年7期
关键词:应用意识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任林涛

【摘 要】数学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科目,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具有明显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概括性特征。特别是高中数学,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要求也更高。在数学教学中,要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 应用意识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7.172

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也是如此。众所周知,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应用性也很强。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计算能力,而忽视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结果就造成了学生虽然能够熟练掌握公式定理,却不能解决数学问题的现象,更别提进一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了。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中数学的课堂上,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应用意识,激发兴趣

所谓应用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用数学的观点思考问题,并逐渐形成的数学思想和见解。主要表现为学生能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意义。总之,数学应用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倾向,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做到把教材知识与生活事例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不注重问题的来源,即使是讲解应用性很强的题目,也脱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容易使学生对问题认识不清,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也不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教材知识与实际事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解决数学问题,逐渐理解数学的意义和价值。例如在学习概率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相互配合,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统计结果、得出结论,从而深入理解概率的内涵。

此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数学问题也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途径。数学无数不在,人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与数学问题密切相关。鼓励学生大胆去发现、去解决,时间长了,学生自然能够形成敏锐的数学感知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应用能力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容乐观。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1.创设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教学实践证明,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学习,学生的创造力和潜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有所提高,课堂效率也远比在沉闷的氛围中要高得多。课堂氛围主要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处的状态,也叫教学环境。作为教师,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也是工作中的一部分,教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亲近感,改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高高在上的形象,能够减轻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紧张感。教师要注意教学态度、教学语言等各个方面,尽量让学生在民主的环境下学习,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认真选择教学内容,改变呈现方式。设计教学内容也是教师工作的一部分,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下单纯依照教材讲解的情况,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重新组合教材知识,进行知识建构,并且努力寻找一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教师先对整本教材有个全面的掌握和了解,然后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合理安排每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例如根据教材知识的难易程度,可以给比较抽象的内容相应多安排些课时,并且注意每节课之间要有衔接性。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性,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制定过程,使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教师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就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确定好教学内容之后,教师要用丰富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果单纯采用知识性讲解,则会造成课堂沉闷枯燥,不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数学教学时,教师要丰富课堂形式,例如采用讨论法、提问法、小组合作等方式,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包括教学过程中的结构、阶段、程序等各个方面,每个教师都应该努力探索,积极实践,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就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的,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且通过思考研究自己解决问题。一般来说,这种教学模式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是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数学课堂教学以问题为中心,首先就要求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到数学情境中去。

其次是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交流。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确定问题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各有分工,相互配合,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独立思考、独立查阅资料等,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进行经验和成果的汇总。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又能在最少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使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最后是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和感受整个学习过程,使学生不仅明白问题的产生,也理解问题的解决,进而更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经过一系列的探究学习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对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此外,课堂评价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带领学生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对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充分听取学生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可以让教师和学生都看到教学中的不足,以后可以扬长避短,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数学教育和课堂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限制,积极引进新思想、新观点,不仅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同时也注意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用数学的观点看问题,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深刻内涵。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数学能力,也为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打下了基础,因此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猜你喜欢

应用意识能力培养高中数学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浅议
提升语文课堂游戏教学实效性研究
儿童数学教育视角下的“应用意识”培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