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文英译策略初探
——从英译《板桥杂记》谈起

2014-08-19纪玮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杂记板桥意译

纪玮

(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山东 济南 250014)

古文英译策略初探
——从英译《板桥杂记》谈起

纪玮

(山东政法学院外语系,山东 济南 250014)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不断加深。上下五千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古代历史文化作品向外输出的需求不断加大。本文即以明清散文《板桥杂记》的英译为例探讨古文英译中文化信息传递的问题。

文化传递;翻译策略

翻译作为两种不同文化的沟通桥梁,要将文化信息的传播谨记于心。古文英译,不仅是介绍古典作品,更重要的是向读者传递中国几千年来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政治历史演变以及中国历代社会生活习俗诸方面文化信息。这种时间和空间上的较大跨越,增加了翻译的难度。《板桥杂记》为明末清初余怀所著,讲述了明末秦淮河两岸诸多青楼女子缠绵悱恻的人生故事。此书包含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了解明代历史有很大帮助。翻译过程中笔者研读了一些翻译理论和名翻译家的作品,慢慢形成了最终的翻译策略。

一、名称与年份的翻译——化繁为简

在古代,中国人除自己的正式名字外,还有别称、号或字。《板桥杂记》讲述了一群青楼女子的悲喜故事,其中涉及大量人名、地名、书名和年份,例如:“李十娘,名湘真,字雪衣。”(余怀,23)这些在熟悉自己文化的中国人看来非常自然,可对外国读者来说却有些复杂。但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不应全部省去,应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这一特点。所以,《板桥杂记》的翻译对人名和地名都采取了音译,正像纽马克所说“In theory,names of single persons or objects are‘outside’languages,belong,if at all,to the encyclopaedia not the dictionary,have,as Mill stated,no meaning or connotations,are,therefore,both untranslatable and not to be translated.”(Newmark,70)

另外,原文中还出现了许多书名。古书名的翻译围绕音译还是直译一直存有争议。毕竟,绝大部分中国古代的作品还是很少为外国人所知,译得眼花缭乱反而增加阅读的困难。于是,在原文中出现的很多戏名、诗名,不重要的都采取了省译的策略,以达到流畅阅读的目的。例如:“余遇之迟暮之年,延之至家,演《荆钗记》,扮王十朋。”(余怀,22)对这一句,笔者是这样译的:Chun had been past her prime when I met with her again.She invited me to her house towatch her play.这样翻译比较简洁易懂,若将《荆钗记》译出来,外国读者不仅看不懂,反而造成阅读的困难,影响对整篇翻译的理解。

对于古代年份的翻译,笔者则采取了公元纪年的方式。我国古代采用天干地支的纪年法,且与朝代相结合,外国读者较难理解。所以,在翻译时将年代转换为公元纪年既简洁明了又符合译入语表达习惯。例如,在描述顾媚的段落中,有一句“岁丁酉,尚书挈夫人重过金陵,寓市隐园中林堂。”(余怀,30)其中“岁丁酉”指的是丁酉年,可推算出是1657年,于是笔者将这句译为“In 1657,the couple passed byJinlingduringtheir journeyand stayed for a fewdays.”这样翻译信息传递准确、易读。

二、诗的翻译——意译或省译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文学的精华。众所周知,古文中最难译的当数古诗,其中特有的中国文学中的各类意象很难通过语言传递,如何去表达它的神韵是古文英译一大难题。神韵是我国传统文化和美学里的一个抽象概念,文化内涵的有效传递是实现译作与原作之间功能对等和审美对等不可或缺的因素。在译古诗词的时候,不仅要注意“形似”还要注意“神似”,不能两全时,译者大都“舍形求神”,以求在意境上与原文达到统一。这点也符合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中的最低层次的对等。

《板桥杂记》一书就有许多诗句穿插其间,但类型又有所不同。中英文分属两大完全不同的语系,要在翻译时保持原文的格式是不可能的,甚至也无法再保持句句一致的句式。虽然这是一大遗憾,但最重要的是能传达原诗的中心思想,使外国读者能容易领会诗的涵义。有些诗,是不得已要省去不译的。有些地方断断续续地引用了几句诗,译出来反而杂乱不知所云,采取意译的策略比较好。例如,在描述尹春的段落中,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彼美人兮”,“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彼君子兮”,“中心藏之,何日忘之!”(余怀,20)笔者直接译为:As a poemsays,noman could forget such a beautiful woman.这样译意思明了,表达简洁,不会引发歧义。

三、典故的翻译——节译或意译

在中国的古代作品中,引用典故是很常见的。要读懂一篇古文,必须要读懂里面的多个典故所隐含的意思。只有准确传递原文内涵,才能真正有利于中外文化交流。

《板桥杂记》一书中便引用多处典故,即便是现代中国读者也要借助注释才能明白。而且即便是中国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跳开原文,去查看旁边的注释,也会影响阅读的流畅性。在翻译时,若采取加注的方式,会影响阅读的完整性和愉悦感;若严格按照原文直接在正文中翻译出来,则无法让外国读者领会其中内涵。其实,从根本上讲,古文中穿插的典故作用就是形象生动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意思。所以,为了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保证译文流畅易读,笔者对翻译中遇到的典故采取了节译的策略,部分采取意译的方法。

比如在对人物尹春的描述中,中间有一句“此许和子《永新歌》也,谁为韦青将军者乎!”(余怀,22)这是一段关于两个唐代著名歌者的典故。许和子为唐代著名女歌手,深受玄宗宠爱,安史之乱后归一士人。而韦青将军同为玄宗时的著名歌者,乱后在扬州仅凭歌声就认出了在小船里唱歌的许和子,知己相遇,共同缅怀逝去的盛世,相对而泣。此情此景恰与作者与尹春的处境相似。作者余怀在尹春迟暮之年与之再见,当年的金陵盛世已烟消云散,两人相遇,共同感慨逝去的时光。

翻译此句时,若按原文逐字翻译,就需要解释这一典故及其与原文的关系,读者会感觉文中突然插入了新的人物,为阅读增设障碍。所以在翻译时,笔者将这句话意译了出来,方便读者理解:Appreciating her performance,I could not help sighing with regrets howmuch everyone had changed over time。这样翻译使文章意思简洁易懂。

再如,描述李十娘的段落中,有一句这样描述她的侄女媚姐:“媚亦知余爱,娇啼宛转,作掌中舞。”(余怀,24)其中“作掌中舞”原是形容赵飞燕的,描述其体态之轻盈。据史书记载,汉成帝获飞燕,非常喜欢她。成帝看她身体轻到连衣服的重量都承受不住,怕她飘走,便命令工匠造水晶盘,让宫人托着盘子,使飞燕在上面跳舞。这里,作者就是用“作掌中舞”来形容媚姐的体态轻盈。可是,如果在翻译中将这个典故从头到尾叙述一遍,会大大影响译文的整体性。于是,在译文中,笔者还是采取了意译的方式,直接译为:She had a sweet and agreeable voice,and a slim and graceful figure。这样翻译虽少了原文中的一些趣味,但能确保读者理解其含义。

语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具有深刻的内涵。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因此汉译英时,常常要做些调整,使译入语读者能尽可能完整的收到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调整并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译者真正要做的是选择最自然的翻译。《板桥杂记》包含大量历史、文化内涵,具有较高的翻译价值。这本书的翻译过程参考了一些重要的翻译理论,采用了意译、省译、节译等翻译策略。翻译时,译者应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又要确保译文的自然、流畅。要做到这些,实属不易。翻译过程中,若能对照原文逐字逐句忠实翻译当然更好,若要为了保证译文的质量而不得已做出一些调整、改动,只要这些调整有理有据,也是必须的。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100.

[2]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23-40.

[3]余怀.板桥杂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5-56.

[4]Nida,E.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4:200-236.

H059

A

1005-5312(2014)17-0211-02

猜你喜欢

杂记板桥意译
板桥情(外一首)
欧拉秀玛杂记
泰安杂记
“松竹”图里话板桥
板桥河
村居杂记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文心杂记
板桥村扶贫精准在哪里?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