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唤醒主体开始
2014-08-18崔美龄张敏
崔美龄 张敏
摘 要: 课堂作为主要的学校教育阵地,必须发挥重要作用,要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发挥作用。作者经过多年教学探索,针对如何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课堂主体 学校教学 教学方法
近年来,老师们都乐于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实践新的课程理念,追求多维度育人,并努力构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堂分配结构,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有时候出现“排异”反应的不是老师,而是学生,他们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甚至无法适应和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课堂必须从唤醒主体开始。然而,要真正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长久以来学生习惯了老师教他学,老师讲他听,老师写他记的学习习惯。一些学生甚至无法意识到老师的教包括课堂和学校的一切存在都是为了他的学而服务的,视学习为任务;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这只是家长和老师要求他做的事情;会根据自己对老师的偏好而偏好某一门学科。其实,这些现象都属于学生主体意识不够、作用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而引起的。当然,先有意识的唤醒,才有作用的发挥。那么,究竟如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呢?经过这些年在教学中的不断探索与发现,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把课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
崔峦先生针对小学语文课改十年的问题与反思中曾指出: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学习语文的方法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他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他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教,所以我们应该把工夫花在训练上,而不是对课文的肢解与讲析上。要培养能力,学生就必须实实在在地训练体验,才能内化成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机械地接受一些灌输。要让学生回归主体地位发挥作用,我们首先要从课堂的时间分配开始,在时间分配上就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他们。
二、保护好孩子的好奇与疑问
对于孩子的好奇与疑问,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当孩子表述好奇与疑问时,往往他是带着足够的信任的,同时他的内心又潜藏不安与胆怯,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行事谨慎的孩子,他会分外在意别人的反应。这时无论他的好奇与疑问是多么简单甚至幼稚,都足以认真对待,而且一定要认真对待。我们可以笑着解答,不可一笑了之。
三、打破课堂预设,给孩子的思想松绑
新课改推广多年,我们对于课堂的追求逐步由有效走向高效,再到现在的卓越。师生的每一次交流都应该有全新的体验,感受互相激活并产生碰撞的智慧火花,而不是完全按照教师的预设“剧情”进行,为单纯达到某种效果而不断将学生往那里面带,过度的情绪诱导就是对学生思考的干扰和情感的绑架,况且,知识本身具有严肃性。学生竭尽全力不是在作思考,而是在尽力迎合老师。所以,他对于课堂中老师的提问总是小心翼翼无法放开,你问他为什么,他多回答害怕答错了。问题让他害怕而不是能让他以探索的姿态寻求答案,更不要说享受教学过程。对于他来说,这是一个极大的负担,在心理上,不自觉地,他就会把自己放在从属被动的地位。
课堂要走向卓越,需要最大限度地打破课堂预设,给孩子的思想松绑,真诚关注,细心聆听,认真解疑,让他们爱上课堂。
四、“有难”同当,欢乐共享
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大“难”,就是作文难。真可谓是“老师难教,学生难学”。久而久之,学生心理上形成了一重障碍,以致难以起笔。为了破解这一难事,前不久我做了一次大胆尝试,那就是——我陪学生一起写作文。
我不想学生的思路受到干扰和同化,出现那种一写好人好事,就全班在扶老奶奶过马路的现象,只对作文的话题进行了破题,作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指导,没有提前出示范例文。我坐在教室里,开始和孩子一起作文,并告诉他们,谁写好了就可以跟我交换,我们互相学习,但是有一点,就是必须认真写,因为我是认真写的,只有你的认真才能够交换别人的认真。这样,我们一起上了一节非常认真安静的习作课,只听得见笔在纸上沙沙游走的声音。下课铃响了,许多孩子还意犹未尽,我很欣慰地笑了,感觉上了一堂让自己觉得满意又舒适的课。
后来,我选出那次作文里完成得很好的,再加上自己的作文,选编在班级自制的“作文选”中,供孩子们参阅。我刻意把自己那篇放在孩子们的后面,我真诚地赞美他们,并在每一篇文章后面留出大大的空格,我会对他们的文章下评语,同时邀请他们为我的及同学的作文下评语。学会鉴赏,学会创造,老师不是绝对的权威,你完全可以比他做得更好,我希望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陪他一起做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他心里的畏难情绪,同时真正把他放在了平等的位置上,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
学习有难事,但多数时候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探寻和感受学习和知识的无穷乐趣,哪怕是那些困难里边,当你勇敢地面对它,克服它,同样有无尽的快乐。“你眉头开了,所以我笑了”。课堂因为孩子的快乐而充盈,那就是成功的,更是和谐的。
总之,课堂要走向高效,走向卓越,需要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始,从课堂时间的分配开始;更要让课堂教学有趣,有味儿,有难,有乐,有共享,有平等,有交流,有关注;课堂是知识的课堂,更应是能让人舒适的课堂,让孩子重回课堂主体地位,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武亚霞.小学语文主体性教学初探[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3(6).
[2]郭凤春.小学语文主体教学的尝试[J].吉林教育:综合,201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