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托班幼儿的自信心
2014-08-18陆艳萍
陆艳萍
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坚强地面对困难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培养幼儿自信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托班的幼儿年龄较小,且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过分保护和不放心,造成幼儿从小在缺乏困难与障碍的环境中生长,意志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不少幼儿胆小、脆弱、娇气,缺少坚持性。因此培养幼儿的意志力很重要。
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勇敢、坚毅等良好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我牢牢抓住这一机会,培养幼儿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当幼儿在攀登、滑滑梯、走平衡木等活动中表现出怕难的情绪时,我就利用平时讲的故事,激励幼儿战胜困难。有时候还组织一些比赛,借此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一、从每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常规
孩子们刚入园时,不会进行集体活动,没有养成良好的上课常规和运动习惯,甚至连排队不会。所以首先做的是从自然起步,学习良好的常规和习惯。利用幼儿爱玩游戏的特点,训练幼儿排队,一开始请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进行开火车练习,慢慢地要求他们把手放掉,一个跟着一个走。幼儿很快就有了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意识,最后请孩子们沿着线走圆形、正方形、“S”形。我带领幼儿随意地在线上走走,幼儿开始自然放松,教师逐步发挥主导作用,在音乐的背景中,做模仿动作等,从而使幼儿逐渐体会按一定要求走。自然起步之后,我用教具引导幼儿听口令跟着要求走:绿灯,大家开始走;红灯,停下来;高人走,踮着脚走;矮人走,蹲着走。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听教师的口令,并在自然放松的条件下学会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使幼儿在没有压力、没有拘束的情况下很快适应集体生活,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体育情境,帮助幼儿树立信心
体育游戏活动多以集体为主,在活动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对于缺乏与同伴交往能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幼儿,应创造机会利用幼儿的长处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自由结伴的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评价。这样,在被教师和同伴接受的氛围中,幼儿的积极情绪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有了被他人接纳和受人尊重的体验,自信心便随之增强,而且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会更强烈。
托班的幼儿在情境游戏中很投入角色之中,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角色,扮演的角色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会很害怕。如在体育活动《小小鸡》中,孩子们扮演小鸡,老师扮演老鹰,活动中强调会有老鹰吃小鸡,所以小鸡要时刻保持警惕,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就很紧张,注意力很集中。活动主要训练幼儿向指定的地点跑,所以在游戏前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哪里是小鸡的家,在什么情况下小鸡要跑回自己的家里,什么时候小鸡要跟着妈妈出来。交代清楚之后,我们开展游戏,为了让幼儿不产生恐惧心理,在前几次的游戏中老鹰都没有抓到小鸡。在幼儿熟悉了游戏规则后,老鹰就抓到了小鸡,被抓到的幼儿很害怕,当她知道自己被抓到后不能继续玩游戏时就哭了。后来我请幼儿担当主角,让他们也来试着抓小鸡。这些有趣的角色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缓解幼儿恐惧心理,从而使幼儿愿意担当游戏的主角,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初步建立自信心。
三、从兴趣中锻炼,从锻炼中得到自信
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了较多的体育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幼儿对体育活动有了兴趣。教师在日常活动与上课中要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在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对于胆小、动作笨拙的幼儿,教师要仔细观察,帮助指导,尽可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特点和长处的机会,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进步。如在体育活动《熊猫吃竹叶》中,让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和两手两膝着地爬行,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我在活动中突出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设置合适的障碍物,山洞的高低从易到难,如果幼儿完成得较好,就请他到难度较大的一处玩。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在栅栏上面挂上竹叶,还有熊猫的头饰,孩子们看到这些后对活动产生了兴趣,为整个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运用情景引导幼儿跟着熊猫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吃竹叶,小熊猫们在竹林前听熊猫妈妈讲要求,个个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就怕熊猫妈妈不带自己去吃竹叶。在穿过障碍吃竹叶的过程中,我鼓励幼儿大胆进行选择,勇敢锻炼,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让幼儿最大限度地自主运动,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一开始有几只小熊猫不小心将栅栏弄倒了,大家一起为他们喊加油,第二次玩的时候他们就注意了,没有让栅栏倒下。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完成了相应的动作,大胆参与了进来。
四、有效地评价幼儿的成功,鼓励幼儿
成功是相对的标准,只要幼儿能在各方面超越自己,便是一种成功,就应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尤其对那些胆小、体质能力差的孩子,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对他们的莫大鼓舞,成为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动力。如在体育活动《赶小猪》的活动中,让孩子用棍子把奶粉罐赶到相应的门框里,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控制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较差,许多孩子都不能够将小猪赶到指定地方去,看到罐子滚的方向歪了,也不知道如何纠正方向。练习了一会儿,我请孩子们休息一会儿,告诉他们小猪不乖的时候,我们要及时请他们回家,告诉孩子们大家是小猪的主人。
在第二次赶小猪的时候,我提醒幼儿赶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对准了再用力赶出去。经过多次训练,丁丁、贝贝和妮妮几个孩子都成功了,我请他们在所有孩子面前再赶一次,大家看到他们成功地赶进去都拍手表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老师建立恰当的成功标准,及时发现肯定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奖励,一方面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激发他们产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信心。皓皓、晓云等几个小朋友力气很小,也瞄不准,要赶很多次才能够将小猪赶出去,看见其他小朋友都赶进去了,很着急。我给这些小朋友充分的时间练习,再对他们个别指导,累了就先休息一会儿,再接着训练。
孩子们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做好,并不表示孩子不具备这个能力,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先不要急于指责幼儿,尤其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如果这时老师采用消极的语言,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认为自己不行,可能会放弃努力。如果老师采取积极的态度,对孩子说:“再来一次,你行的。”他们就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相信自己的能力,并继续努力。老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要恰当,既不要过分赞扬,以免使幼儿产生骄傲情绪,又不可用讽刺的语言,使幼儿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来自不同家庭,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针对不同孩子要采取不同鼓励方法,有时候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向孩子传递赞许信息也是很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老师与幼儿间的互动,拉近老师与幼儿的距离,更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通过一系列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发现孩子们在一日活动中的积极性提高了,在引导孩子与同伴合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同伴的认可,合作意识更强了,会想办法克服活动中遇到的困难,与同伴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自信心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