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及对策研究

2014-08-18罗娟

文教资料 2014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学院大学生

罗娟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公共管理系,四川 绵阳 621000)

“倦怠”最早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在1974年作为一个心理学术语提出的,用于描述医务人员身心俱惫的一种状态,后广泛用于服务行业中个体在面对过度工作时,所产生的身体与情绪的极度疲劳状态。后来有研究者发现学生的学习同样存在着倦怠,Pines于1981年首次提出了学习倦怠的概念,Pines和Kafry以学生与助人工作者为对象进行比较,发现学生的学习倦怠程度高于助人工作者的工作倦怠程度。[1]国内学者较为一致地认为“学习倦怠”是消极学习心理的反映,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2]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作为他们的主要任务,他们的个性特点、思想状况、心理特征、精神风貌等都会在学习反映出来。研究表明,学习倦怠是学生不能顺应压力或陷入学习困境而出现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消极反映。因此,学习倦怠在各级各类学生中普遍存在,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表现得更为突出。长期的学习倦怠不仅导致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浪费。所以,对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及原因

学习倦怠者对学习的厌倦、失落、颓废等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方面的原因;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这些原因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对任何事物来说,外在因素只是起着诱因的作用,真正的、深层次的因素还应是自身的,即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个体的主观态度与个性特征。众多研究表明,在所有的影响因素中,大学生的个体心理因素对他们学习倦怠的影响尤为显著。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还因以下鲜明的群体特征而区别于其他大学生:一是较为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二是学生个体的艺术学习经历;三是学生较为突出的个性特征。因此,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倦怠在消极态度和行为表现上主要有三个显著特点:

1.学习动力不足,厌学情绪突出。由于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严进宽出”的高校培养机制的影响,部分艺术类大学生认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即进了“保险柜”。部分同学家庭条件较好,认为不用读书也能有一个好工作,丧失了继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过程低效甚至无效。特别是对专业与非专业课程学习态度明显不同,对非专业课程的学习,他们普遍采取应付态度,信奉“学不在深,及格就行”,因此,普遍对非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把学习当成“负担”,上课时教科书成为摆设,不听老师讲课。更有甚者连表面功夫也不做,不带教材、不做笔记,充分运用手机进行聊天、打游戏、听音乐等,打发上课时间,要不就干脆打瞌睡。厌学情绪使他们根本不遵守上课纪律,迟到、早退现象普遍存在,或是直接选择逃避学习的方式,在寝室睡大觉,或利用自己的艺术特长到社会上赚钱、走穴等。

2.学习基础薄弱与学习效能感低。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业水平总体低于普通学生,普遍缺乏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艺术专业的学习和比赛中,因此,文化知识的学习落下了很大一截,基础差,上文化课如在“听天书”。他们中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学习成绩不理想,而艺术类专业招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比非艺术专业要低得多,因此他们在中学老师的动员和家长的劝导下参与短期的艺术类专业课程突击,从而达到进入高校继续深造的目的,这些“艺术天赋”、“艺术特长”实际上是在短时间内强迫出来的。因而,对于第三批本科层次上录取的独立学院的学生,他们往往存在着文化或专业成绩不理想的情况。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加上以往学习经历的失败体验,学生表现出对自己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的否定,这种学业上的自我否定逐渐转到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他们感觉到自己付出努力没有成效或收效甚微,对学习更加失去信心,有的学生干脆选择放松的享乐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形成恶性循环。

3.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与有效学习能力的缺失。大学的学习与以往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差别,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总是被动地听课,每天还会有各科老师督促他们完成学习任务。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养成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大学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内容精减了,授课方式改变了。很多情况下,除了完成必要的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学习之外,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但没有养成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补充学习的能力,更没有意识到大学老师通常是“讲一”,需要学生“学二”,举一反三。由于有效学习能力的缺失,这些“不会学习”的学生就不知道将知识如何进行迁移,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出现了学习茫然、无所事事,不知道学什么,如何学,更不知道为什么学,如何理论联系实际。

二、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对策

基于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特点及其成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干预。

1.学习效能感的培养。学习自信来源于成功学习的经历和体验。[3]由于学生没有积累应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学校可开设必要的选修课程为他们查漏补缺。对于课程的教学,老师应突出过程的设计。从艺术类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发,充分利用他们形象思维好、较为感性的特点,布置适合的教学情景,安排适中的学习任务,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包括他们对学习内容、途径、时间的选择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另外,切合实际的拟定不同阶段难易适中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越多,他们的自信心也会越强;当自信心建立起来后,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就随之提高;当自我认可度提高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增加;当学习不再是痛苦的事情时,他们会更乐意地接受更多的挑战,成就更高的梦想。

2.积极学习情绪的维护。学校应设立一个学习心理支持部门,有专任的老师,以及相关的措施、平台进行学生学习心理的维护。比如,当大一新生难以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方式的转变时,或缺乏对专业前景的正确认识时,或现实与理想出现差异时,他们很容易出现激烈的内心冲突。如果没有适时的心理辅导与支持,部分同学就会开始走向消极、迷茫,还有的同学甚至选择退学。另外,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有研究表明,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支持过程。心理学实验已经证明,人的新行为的形成至少需要21天,一年基本可以形成自动化程度。[4]因此,如果有老师适当地跟踪学生学习的进程,督促学生良好学习行为的形成,并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进行心理、资源的支持,学生的学习问题就会逐渐减少,不良学生行为与消极学习态度将得到有效地控制,避免或改善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

3.良好学习行为的建构。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突出表现在课堂内、外的学习中。在这些不良学习行为的影响下,学生即使想学也不能有效地进行学习,从而产生厌学与弃学的问题,这些不良学习行为的形成源于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策略的缺失。艺术类大学生的学习中心聚焦于艺术专长、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普遍缺乏文化知识学习的方法与策略。学习方法与策略的重点性不言而喻,学生掌握各种学习策略后,即使离开课堂和教师的指导,仍然能够制订详细的学习计划,有效监督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促进学业上的成功,[5]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力,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自我监督与检查,尝试通过观察、讨论、结合查阅相关书籍等多种途径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养成正确的习惯,进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举办专业座谈会,帮助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就业前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将本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课程间的相关性与学习方法进行重点介绍;开设学术沙龙,和学生讨论专业及综合素质的关系,帮助同学们认识专业基础课与文化课的重要性,加强非专业课程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指导。

三、结语

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的学习倦怠具有一定的危害性。长此以往,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水平低下,毕业后发展潜力不大,势必造成就业难。大学阶段是学生知识与能力的重要铺垫时期,学院应通过教学、学工、管理、服务等多个平台的资源整合,共同探索有效消除学生学习倦怠的干预措施,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艺术人才服务当今社会。

[1]李敏杰,朱薇.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分析及消解措施[J].教学与管理,2011,1(79).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6(77).

[3]陈丹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37.

[4]汪明春,张丽霞.大学生学习倦怠的表现及干预对策[J].教育探索,2011,6(144).

[5]檀均芳.论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4(214).

猜你喜欢

艺术类学院大学生
初等教育学院
艺术类专访心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学院掠影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独立学院:“我该如何存在?”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