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5例胸腺瘤的临床特点

2014-08-18

中外医疗 2014年2期
关键词:纵膈肿物腺瘤

王 璟 彭 俊

1.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红河蒙自 661199;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云南昆明 650000

加强对胸腺瘤基本临床特点的研究,利于胸腺瘤的及早和准确诊断,并利于临床选取合理的方式有效治疗,改善临床疗效[1]。现分析该院2002年—2010年2月间收治的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胸腺瘤的临床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以为临床诊治胸腺瘤提供一定的参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胸腺瘤患者85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学确诊,列为研究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接收的其他类型纵膈肿瘤患者85例,列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45例,女40例;年龄14~70 岁,平均(47.3±4.2)岁。 对照组中,男 44 例,女 41 例;年龄15~72 岁,平均(47.6±4.4)岁;其中,17 例为淋巴瘤,12 例为血管瘤23例为畸胎瘤,14例为纵膈淋巴瘤,13例为支气管囊肿,6例为胸腺囊肿。

1.2 临床检查

所有患者均主要采用CT 及胸部X 线片等进行常规方式检查,对肿物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其他相关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并做记录。

1.3 临床治疗

所有胸腺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选择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且无肺部感染等不良情况时进行,均于全麻下手术。胸腺瘤摘除后同时将纵膈部的脂肪组织彻底清除,后缝合切口[2-3]。

1.4分析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特征对比分析。②对两组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分析。③对研究组患者平均随访3年,统计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率情况。

1.5 统计方法

用SPSS11.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表现特征比较

两组患者均出现气喘、胸闷和胸痛、吞咽困难、白细胞水平偏高以及血淋巴细胞水平偏低等症状;其中,在气喘、胸闷和胸痛、吞咽困难几项临床症状发生率上,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研究组患者中出现白细胞水平偏高以及血淋巴细胞水平偏低的患者比率均相对更高,且研究组33例患者出现眼睑下垂症状,占41.3%,对照组患者均无此症状;两组以上几项症状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特征比较[n(%)]

2.2 两组影像学检查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肿物均位于纵膈的前部与中部位置;肿物的密度多数比较均匀,密度均匀者共有77例,占90.6%;肿物多数边缘不光滑,其中,不光滑者有60例,占70.6%,光滑者25例,占29.4%;另外,共有65例患者检查显示存在胸腔积液,占76.5%,另外20例患者未见胸腔积液,占23.5%。对照组患者中,多数患者的肿物位于纵膈的前部与中部位置,该组有20例患者的肿物位于纵膈后部,占23.5%;肿物的密度多数比较均匀,密度均匀者共有73例,占85.9%;肿物多数边缘比较光滑,其中,光滑者有69例,占81.2%,不光滑者16例,占18.8%。两组对比显示,在肿物的位置、肿物光滑程度以及出现胸腔积液的比率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研究组患者的1年与3年生存率情况

随访显示,研究组85例患者治疗后1年生存率为70.6%(60/85),3年后生存率为65.9%(56/85);手术后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情况较为理想;死亡患者主要为合并MG 且症状严重的患者。

3 讨论

胸腺瘤是常见的纵膈肿瘤,发生率占纵膈肿瘤总发病的20%以上[5],且一般均存在潜在的恶性特征,因此,应及早对胸腺瘤进行诊断,以在进展为恶性病症前及早治疗;但胸腺瘤的临床特征常无特异性的表现,要通过综合分析和诊断分析是否发生胸腺瘤。

该研究85例经手术病理进行确诊的胸腺瘤患者(研究组),并选取85例其他纵膈肿瘤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诊对比分析后显示,研究组中出现白细胞水平偏高及血淋巴细胞水平偏低患者的比率均相对更高,推断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存在相关性;另外,研究组患者中,33例出现眼睑下垂症状,对照组患者中则均无此症状,一般认为眼睑下垂是发生MG的早期表现[6];此外,两组患者均经CT 与X 线等检查后显示,研究组患者中,肿物均位于纵膈的前部和中部位置,肿物边缘不光滑者居多,且多数会出现胸腔积液;综合影像学特征并结合临床表现,以及手术病理特征,一般可做出较准确的临床诊断[7]。

手术治疗是胸腺瘤一般采用的治疗方式。该组胸腺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临床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65.9%。此外,胸腺瘤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后,容易合并MG(重症肌无力),一旦合并后患者不仅较难恢复,且存在较高的死病死率。术前术后可使用抗胆碱脂酶类药物进行预防;对于术后发生MG 且程度严重的患者,应尽早通过切开气管,并对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等方式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综合可知,应加强对胸腺瘤临床特点的认知,并通过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病理情况等进行综合判断,以尽早确诊和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并降低术后发生MG的几率,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1]刘爱明,朱晔涵,何靖康,等.胸腺瘤81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4):727-728,732.

[2]李家尧,张卫东,曾敬,等.胸腺瘤的CT 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7(19):1548-1550.

[3]艾则麦提·如斯旦木.174例胸腺瘤的诊治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11.

[4]李志军,张颖,崔永生.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临床特点[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8,16(7):1055-1057.

[5]张晓峰,张其刚.185例胸腺瘤的临床特点[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7,14(2):108-111.

[6]刘爱明,朱晔涵,何靖康,等.胸腺瘤81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29(4):727-728,732.

[7]牛会军,马铮,赵云平,等.49例胸腺瘤外科治疗及临床病理特征回顾[J].重庆医学,2012,41(31):3260-3261,3264.

猜你喜欢

纵膈肿物腺瘤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纵隔型肺癌的X线及CT表现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淋巴转移规律与放疗临床靶区勾画设计的相关性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主气管肿物手术的气道建立和麻醉管理
异位垂体腺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