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的新使命
2014-08-18孙善学孙明春李晓鸥
孙善学+孙明春+李晓鸥
从环境教育、绿色教育到生态文明教育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在18世纪8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还远未达到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程度,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持了整体的和谐状态。但这一状况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加快而发生了显著变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关注工业生产对自然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指出:“对于我们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取消了。”[1]在20世纪,由于人类行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频发,气候变暖、能源枯竭、水土流失、臭氧层耗损、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不仅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严重危及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引发了人类对自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反思。到20世纪中叶,人类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渐觉醒。
人们最先关注的是环境问题,为此环境教育被首先提了出来。1948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会议讨论了环境问题,并第一次提出“环境教育”一词。此后,“环境教育”被众多国际组织和研究人员所采用。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对环境问题开始有一个正面且整体的回应,也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开展。1990年10月,来自世界各地22所高校的校长齐聚法国塔卢瓦尔,共同研讨“大学在环境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作用”,并签署了《泰洛伊里斯宣言》,提出将“绿色教育纳入大学课程”等十点行动计划。“绿色教育”与“环境教育”相比,更突出了绿色发展思想、理念和战略视野,赋予了比环境教育更丰富的内涵。
面对发展与环境、生态之间的冲突,不少学者从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和促进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中超越出来,开始从文明的视角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曲格平指出,“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2]日本学者岸根卓郎指出,“环境问题就是文明问题”,他认为东西方文明不同,东方是自然随顺型、自然共生型的精神文明,西方是自然对抗型、自然支配型物质文明,后者是造成环境破坏的真正原因[3]。这些观点为生态文明概念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著名的《21世纪议程》,议程着重阐明了人类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应作出的选择和行动,提供了21世纪的行动蓝图。这次重要会议被认为是开启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即生态文明时代。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多边合作,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2002年,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上将“生态良好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确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在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在十八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提,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 建设任务之一。相应地,生态文明教育也成为了我国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进程
1.“环境教育”“绿色教育”的兴起
与西方的大学相比,我国大学开展“环境教育”“绿色教育”较晚。在我国台湾地区,第一个附属于大学的环境教育中心于1989年在台湾师范大学成立。亚洲第一个《环境教育法》于2010年在台湾地区正式设立。中国香港地区的环境教育在1990年以后按照新的环境教育理念,重视人对环境的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并于1992年颁布了《学校环境教育指引》。在我国大陆地区,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其中提到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中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过程”。1996年12月,国家环保局、中宣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发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其中提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构想。1998年5月,清华大学在国内率先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和目标,由此揭开了普通高校“绿色教育”“绿色大学”的序幕。[3]
1999年5月,国内外20所大学在清华大学召开“大学绿色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了《长城宣言:中国大学绿色教育计划行动纲要》。2000年5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资助的“第一届全国大学绿色教育研讨会”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召开。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绿色教育”,同时也把建设“绿色大学”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我国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大学在绿色教育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为生态文明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清华大学启动了“三绿工程”,即用“绿色教育”思想培养人,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和推进环保产业,用“绿色校园”示范工程熏陶人[4]。哈尔滨工业大学则提出“建好一个中心,搞好三个推进”,即建好“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搞好“环境伦理研究的推进、环境宣传教育的推进、环境直接行动的推进” [5]。北京师范大学也作出了“推进绿色教育、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绿色行动、塑造绿色人格”的发展部署。
为将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引向深入,2008年,国家林业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启动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工作。2009年4月,三部门联合颁发了《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凡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景观或教育资源,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价值观的形成,教育功能特别显著的,经三部门评审认定,可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到2013年共有6所大学成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生态文明必定离不开生态文明教育的支持。加快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刻不容缓。生态文明教育是全社会的任务,需要从娃娃抓起,并贯穿人的一生;需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的积极性。鉴于大学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功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在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情况看,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如何落实生态文明教育还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大多数大学对于生态文明教育还普遍缺乏足够的重视,常常是“想起来重要,忙起来忘掉”,没有真正地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体系,没有落实到教育工作和校园规划建设的具体环节。与国外同行相比、与国家要求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大学生态文明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大学如何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生态文明为内容,以全体公民为对象,以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倡导生态文明行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那么,在大学如何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呢?
1.将生态文明教育列为大学教育新使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大学是社会文化高地,有责任、有义务开展好生态文明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把大学体系作为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将生态文明教育、生态文明实践、生态文明科学研究融入大学的教育、科研、社会服务及文化传承创新之中,是时代发展赋予大学的新功能和新使命。
高等教育阶段是青年道德观、价值观、自然观以及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是使大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形成生态文明自觉行动的关键阶段。在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陶冶学生自然心性、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念,是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同时,大学生群体作为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成员应当承担更大的生态文明责任,大学的生态文明教育有助于实现他们的责任担当。
2.将生态文明要求纳入大学人才培养目标
生态文明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科学内涵,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因此适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新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生态文明观念、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人,是大学人才培养目标的新内容,是生态文明时代高等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和具体体现。
潘岳认为,“生态文明是以人、社会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核心价值观,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为内容,引导人们走科学、和谐发展道路为目标的文化伦理形态,是人类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社会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6]。可见,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科学体系,与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密切联系。生态文明教育既可以呈现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又可以渗透到其他学科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大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生态文明教育,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的方式、途径灵活多样、丰富多彩。
3.建立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研究-实践-服务体系
从生态文明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以及面向社会的生态科技服务等方面构建大学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结合大学功能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报告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先进的生态科学知识。围绕全球性、地区性或本区域生态问题,在高校合理布局,建设一批与生态科学相关的学科或学科方向,形成科学研究基地,提高研究能力,开展社会服务。在大学生德育、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中,把生态文明教育列为重要专题。开发生态文明教育载体,设立一批开放性的研究课题或者创新项目,鼓励大学生参加,激发探究兴趣,提升生态文明素养和能力,增强教育实效。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考虑会同有关部门设立“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委员会”,发挥统筹规划、宏观指导、研究咨询和督导评价作用,提升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水平。
4.成为辐射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心
现代大学应该有与生态文明时代相适应的校园文化追求。重视把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落实到大学校园规划和建设之中,使生态文明成为大学校园的重要文化要素,成为现代大学文化的一部分,发挥出环境育人作用。每一个校园都能够成为辐射社会的生态文明教育中心,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进一步推进“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形成国家级、省(市、区)级以及地(市)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创建体系,发挥先进引领示范作用,将生态文明教育持久、深入下去。可以尝试在大学里建立一批开放的环境学习中心、环境资源中心、生态教育中心,使大学生和社会参与者通过亲身体验来激发其对于环境的关怀,建构生态环境知识,并促成其关心环境、保护生态的行动。
5.建立生态文明教育的领导和保障制度
在大学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协调机制。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为例,学校成立了由一名校领导牵头,学生、宣传、教学、后勤、团委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相关专业教师代表参加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学校团委作为主责部门,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作为支撑,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研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有序组织与志愿参与相结合、大学自身文化建设与生态社会服务相结合”为工作理念,形成了全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应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教育的历史责任,在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中奋力有为,体现生态文明时代大学文化的新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9页.
[2]曲格平:《曲格平文集》第6卷,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3][日] 岸根卓郎.环境论—人类最终的选择[M].何鉴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19.
[4]于吉顺.“绿色大学”的研究与探索[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增刊2:116~118.
[5]张文雪,梁立军,胡洪营.清华大学绿色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J].环境教育,2009,(5):39~41.
[6]周玉.面向21世纪的哈工大“绿色大学”建设[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3~10.
[7]潘岳.生态文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6.
[8]贾卫列,杨永岗,朱明双等.生态文明建设概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
[9]王学俭,宫长瑞.生态文明与公民意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刘铮,艾慧.生态文明意识培养[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11]高璐,赵安启.从〈泰洛伊里斯宣言〉谈大学绿色教育[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12]陈华国,丁振国.高校绿色教育的现状与实施策略探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3).
[13]王海坡.绿色教育:21世纪大学教育发展的方向[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孙善学系该校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