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处安放的安全感

2014-08-16王典

新理财·政府理财 2014年7期
关键词:不安全感公务员生活

王典

什么是“安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何谓“安全感”?心理学上,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拥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

如今,安全感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不断涌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升级的医患关系,越来越被破坏的自然环境,逐渐增加的雾霾天气,还有老人该不该扶、危难面前该不该出手的道德困境,让人们不愿去相信。而从去年北京“10·28”天安门暴力恐怖事件开始,到今年昆明火车站、乌鲁木齐爆发的恐怖袭击,将这种不安全境地屡屡放大。

伴随着生活环境的不稳定,人们也丢失了安全感。

普遍缺失的安全感

一则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只有5%的人觉得自己“非常安全”,95%的人认为自己生存的环境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安全因素。另有两份针对富豪和部分公务员的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这样两个在大众眼里强势、稳定且处于社会中上层的群体,竟都说他们具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富豪们衣食无忧,拥有巨额财富,何以如此没有安全感呢?大致说来,原因有二,其一是中国传统的仇富情绪以及当前财产保障方面法制制度的缺失,导致富豪们在财富的保全和传承上有太多的不确定感;其二则是财富来路不正,于心于行有愧,受不住法律法规的追查,当然也就无法有安全感。

相比于富豪,公务员的不安全感更多来源于职业安全问题。中国特殊的公务员制度,既保护了公务员享有远比普通人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因其封闭、单一,造成了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个人的发展乃至生存。而且,一个普遍看法是,官场无定则,没有确定的规则,再加上很多人没有强大的背景,若想出人头地,做出成绩,何其不易!

现在中央政府的反腐活动方兴未艾,看起来尚有深挖之势,而事关公务员的各项改革又渐行渐近,公务员岗位竞争越来越激烈,铁饭碗随时可能被打破,工作责任制让他们倍感压力,这一切,都难以让公务员觉得自己“很安全”。

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富豪们,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一群人,他们的“不安全”与普通民众显然并不相同。相对他们,普通民众的不安全感更多来自于对衣食住行这些最基本生活需求的担忧,对基本福利保障诸如疾病、住房、养老、教育的担心,以及在日益不公平的社会环境下,如何更好生活的焦虑。

信仰的缺失,加重了人们的不安全情绪。心理学博士张女士告诉记者,国人之所以缺少安全感主要是因为缺少信仰,人生追求过于现实、目标过于单一。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们往往以物质上的成就来衡量人的价值。长此以往,枯燥乏味的人生追求,容易让我们的灵魂生病。

人与人之间诚信缺失

在这样不安的环境下,国人生活在对“未来”的恐惧与担忧之中。他们既没有物质生活上的安全感,更没有精神生活上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缺失会带来怀疑与不确定感。数据表明,安全感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让40.6%的人感觉“缺乏信任感,不敢再相信别人”;35.4%的人觉得“生活质量下降、幸福感降低”;近三成的人“变得焦虑、多疑、对未来没有信心”。

就国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研究所所长李实分析认为:“中国是农耕民族,人与人之间是以血液宗亲为关系的社会纽带,这与西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不同,他们是以情感和制度为关系的社会纽带。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在这过程中,就造成了原本的‘熟人社会逐渐变为‘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失去纽带的衔接变得冷漠,表现为事不关己,不管别人闲事。社会也就变成了陌生的社会,人际间的安全感就此逐渐消失。”

由于社会压力的增大,人际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造成各种关系复杂化。人与人开始以工具关系的角度考虑问题,相互利用,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陷入一个怪圈,导致人们焦虑感增加,安全感下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目前道德发展已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社会关系呈现拜金趋势,这就造成了各个领域中都出现了比较重大的安全问题,包含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从另一种角度说,就是目前的社会风气正在走下坡路。”

重拾安全感

人们的安全感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会对国家、对社会都会造成很难挽回的影响。在采访中多位专家均表示,正视国人安全感下降的现实,不要回避其所导致的种种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相信,社会中真善美的美好事物是普遍存在的,好人远比坏人多。

安全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是生存的基础。美国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寻找安全感的过程。”适度的不安全感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外部世界的危险,做出适当的反应。但若过于缺乏安全感,人们常会感到自身受到威胁,觉得世界不公平,进而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容易走入误区,导致不恰当的行为。因此对于个人来说,建立安全感需要学会在不安中淡然前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要想保证人们的社会安全感,需要从加强物质保障和树立公众信任度开始。

要重建社会道德工程。首先需要政府完善法律法规,确保有法可依,政府要以自身的力量去推动社会的诚信评价和鉴定体系。

另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梅建明表示,媒体应客观,不要推波助澜。他建议,社会中发生的一些新闻,媒体不应过度放大其阴暗面。虽然这样可以震撼人心,警醒社会并让相关职能部门有所触动,但从整体上说不利于社会文化的建设。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还是很多的,媒体应更加关注报道这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扭转现有局面,唤起人们彼此间的信任。

同时,人们自身冷静对待各种可能引发不安全感的情况。个人优化了,社会才能优化,人际关系建立要以道义为本。作为个体的老百姓要提升正确客观的认知观,不要受到盲目的诱导,对待问题要冷静。

事实上,所有安全从来都是相对的。7月2日,法国前总统萨科齐因涉嫌收受贿赂被拘捕,人们在感慨之余,也应该明白:谁都可能陷入不安全境地,会产生不安全感。要平衡自己的生活和心态,只有自身竞争力不断增强,并且多感受内心的想法,并努力满足内心需要,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与喜欢的人在一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重拾安全感。

(作者就读于南昌大学新闻传播系播音主持专业)

猜你喜欢

不安全感公务员生活
本期导读
篮球公务员
不安全感:追溯简易房与避难所
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研究述评
生活感悟
在不安全感和诸多漏洞之间养生谜中迷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