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三种策略
2014-08-15陈杰
陈杰
【关键词】情境创设 数学课堂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76-02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创造各种环境,提供机会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可见,让学生处在生动的环境中学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情境呢?
一、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情境是数学学习的载体,是学习情感的诱因,是学习活动的平台。利用有效教学情境,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时,教师要在探究新知前一阶段,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现实生活经验,用好教材上的主题图,选取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愿望,从而能快速、高效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中的“旋转”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导入。
课件显示:某收费站转杆运动情境
师:仔细观察转杆关闭和打开的两次旋转运动,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
生:图(1)是从上往下转,图(2)是从下往上转的。
师:它们旋转方向不一样,图(1)旋转的方向是……
生:是顺时针旋转。
师:为什么说是顺时针的方向?
生:与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旋转方向是一样的。
师:与它方向相反的叫……
生:逆时针旋转。
师: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吗?
生1:都是绕着同一点在旋转。
生2:都旋转了相同的角度(90°)。
通过收费站转杆的导人,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感知旋转的三要素——旋转的中心、方向和角度。可见,当学习材料和生活经验相结合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最感兴趣,才易于理解并接受。
二、展示情境,体验模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一个学习者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意义建构和积极思维的过程。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交给学生思维的主动权,在一些抽象的知识点上抓住关键,建构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探究,以便真正主动参与到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数的大小》时,笔者采用了创设游戏的情境教学。
笔者在黑板上先写有“个、十、百、千”的数位,数位的下面相应的各有一个可装卡片的袋子,两边各一个。如下图:
男生组 女生组
千百十个千百十个
□□□□□□□□
大屏幕一一出示游戏规则。老师把学生分成两组:男生组和女生组。每组各选一个学生上前抽签,从个位抽起,比一比,哪一组抽的数大。
首次抽签:男生组抽到9,女生组抽到7。(男生集体欢呼)
师:(随机采访一位男队员)你为什么这么开心?
生:因为我们抽到的9比她们组的7大。
师:(再采访一位女生队员)你现在是怎么想的?
生:没关系,还要看其他数位上的数呢!
继续抽签,得出结果:男生组3879,女生组6357。(女生集体欢呼)
师:(采访女生组队员)现在你们为什么开心?
生:我们有6个千,他们只有3个千。当然我们赢了!
(师板书3879<6357)
师:如果男生组千位上也抽到了6,那么6879和6357怎么比呢?
生:千位上的数如果一样,只要比较百位上的数字,8比3大,所以6879比6357大。
师:如果男生组最后抽到0,怎么办呢?
生:那就变成879了。
师:这时879和6357比,哪个大?为什么?
在笔者的不断追问下,学生们逐渐领悟到:四位数一定比三位数大;当位数一样多时,只要看最高位上的数谁大就行了。通过游戏情境,学生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形成了积极的情感体验。此时的学生兴趣特别高涨,急切地想投人到下一轮比赛中。下面的游戏规则让学生们自己定。每次抽到的数字由他们自己决定放在哪一位上。比一比哪队抽的数大……
这个游戏中,安排了数位相同(首位相同或不同)、数位不同的数的比较,游戏过程中不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不仅让学生在游戏中产生互动,体验到学习的快乐,而且还鼓励他们继续探究,去获取更多的新知,让思维在成功的欢乐中跳跃。
三、再现情境,巩固拓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两者相互依存,只有当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才会真正领会到数学的真谛,享受成功的愉悦,才能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时,笔者出示了一则饼干录像广告。
师:同学们从广告中获得什么信息?
生:8块饼干的钙含量=1杯牛奶的钙含量。
出示:小明吃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和1杯牛奶的钙含量分别是多少吗?
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生:把1杯牛奶替换成8块饼干,
8+12=20(块);
1块饼干钙含量500÷20=25(毫克);
1杯牛奶钙含量25×8=200(毫克)。
师:同样是饼干,包装也有不同,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中装满饼干,正好是100块,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块,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块?
大家讨论交流。
师:这里有2个算式,(100-8×2)÷(2+5)、(100+8×5)÷(2+5),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尝试计算。
师:谁能解释一下,分别说出理由。
……
让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思考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本就源于身边的现实世界。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服从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心理需求,服务于教学目标,服务于教学重点,真正达到“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服务教学,提高效率”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使学生获得经验的情境,有效激发情感,激活思维,才能更好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使情境创设更好地为数学课堂教学服务。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