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思想品德课堂导学案设计
2014-08-15袁春燕
袁春燕
【关键词】思想品德 四步教学法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69-02
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市级重点课题《课改背景下学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的研究,以有效教育(EEPO)和导学案为突破口,提出“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充分发挥导学案的预习功能,以导学案为载体,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能力。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理念,强调课堂中教师的宏观调控及学生的主动参与,提高师生、生生互动的实效性。
导学案的设计是实施“四步教学法”的关键。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学案,使导学案真正发挥“导学”“导教”的穿针引线的载体作用,即一方面告诉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另一方面告诉学生“怎么学”。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课堂中,学生需要借助导学案,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并以导学案中提出的问题为载体,主动探究问题,积极进行展示交流,完成导学案中的达标练习。设计精妙的导学案,可以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导学案设计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导学案设计为例,谈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导学案。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7.1 走进法律(导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认识到社会生活离不开规矩;能说出法律的三个特征,区别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不同。
(二)能力目标:能认识到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理解其“特殊性”;认识、了解法律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提高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及用法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一)学习重点:(1)法律的基本特征;(2)法律的作用。
(二)学习难点: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
三、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前预习,独立解决以下问题)
1.理一理,明确知识提纲。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3.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法律具有哪些作用?
(二)问题探究。(小组课堂合作探究完成)
1.阅读教材第88页,填写表格(表格略)。你能说出法律和其他行为规则的区别吗?想一想,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则?
2.合作研讨教材第88页的漫画:(1)法律维护了小郑的什么权利?要求其邻居承担了什么义务?(2)本案例说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3.合作研讨:“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处罪犯护好人”。(1)这句话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这句话体现了法律的哪些重要作用?(3)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对待我国的法律?
(三)展示交流。
1.分组检查课前自主预习的习题,检查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检查是否完成知识目标。
2.学生合作研讨完毕后,分组进行研讨成果展示,师生共同点评。
(四)当堂达标:以案说法《小明的一天》。(材料略)
1.请你说说小明在这一天中违反了哪些规则,这些规则有什么不同。你能否试着将其归类?
2.小偷被判刑,说明法律具有什么特征?
3.通过学习本课,你认为法律有什么作用?
4.如果你是小明,对这一天的经历,你有何感想?或得到什么教训?
结合上述导学案范例,笔者认为,在实施“四步教学法”的思想品德课堂上,导学案的设计要注意以下问题:导学案的设计必须包括学习目标(三维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与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要体现“四步教学”环节,即围绕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进行设计。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学科的特点。一是结合教材,在自主学习环节主要设计知识性问题。二是在问题探究环节中,在整合教材资源的基础上,要注意挖掘本土资源或其他社会焦点、时政新闻等,注重设计一些实践性强或能让学生有情感体验的问题,使学生在展示、研讨、交流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思想品德学科的育人功能。
如何围绕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自主学习、问题探究、展示反馈、当堂达标)设计导学案呢?
一、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
教师要精心设计自主学习内容,真正发挥导学案的预学功能,让学生会学、乐学、主动学。教师设计自主学习内容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梳理知识提纲。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提纲,整体把握本课的知识点,然后由知识提纲引入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问题探究。二是设计知识性问题。上文的导学案中,教师设计了“法律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的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比较简单,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学生通过预习课本可以较好完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归纳、梳理、整理知识,较好地落实知识目标,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精心设计探究问题
教师所设计的探究问题应该能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真正“动”起来。首先,问题要围绕重点、难点、疑惑点来设计,应具有探究的价值,以此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要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共同解决的问题,突出合作性及探究性,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过去,笔者经常错误地将陈述性问题作为探究问题,学生直接可以在教材中找出答案,问题缺乏探究性,教学效果不佳。例如,上文的导学案中的问题“法律有哪些基本特征”是属于陈述性的,这样的问题缺乏探究性,可安排在自主学习环节,由学生在预习中自主完成;而问题“法律是一种特殊行为规范,其特殊性表现在哪里呢”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需要通过质疑、合作、探究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安排在问题探究的环节。
三、精心设计展示环节
展示环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重要环节。教师必须思考以下问题:展示什么?如何展示?谁来展示?应有多少学生参与展示?展示的时间是否充足?展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过去,笔者没有重视对展示环节的设计,直接将在自主学习和问题探究这两个教学环节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于展示环节中,导致展示环节耗费过多的时间,未能调动学生参与展示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了提高展示环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展示问题及选择展示形式。第一,容易的已经解决的问题不展示,如自主学习环节中的问题,可通过小组检查形式或抽查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第二,展示的问题由学生主讲,教师点拨,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促进生生互动。第三,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让学生分层次展示,参与展示的学生可由小组推选,必要时由教师指定,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第四,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展示,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潜力生、良好生、优秀生)展示时,评价方式及要求可有所不同,应多鼓励潜力生进行展示,让优秀生、良好生质疑、补充、小结。
四、精心设计达标练习
教师应精心设计达标练习,真正发挥其检测功能。导学案中的练习宜精不宜多,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能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能体现知识的运用过程及学生的思维拓展、情感升华。例如,上文的导学案通过“以案说法”的形式,以小明一天的经历为案例,检测了学生对社会规则的分类、法律的特征及作用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用问题“如果你是小明,对这一天的经历,你有何感想?或得到什么教训”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情感体验,使学生进一步意识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法律素养。
总之,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实施“四步教学法”,必须注重对导学案的设计。教师应依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整合教材中的各种资源,立足学情、教情来进行导学案设计,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打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