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BIM应用

2014-08-15温晓慧宋金涛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4期

温晓慧 宋金涛

摘 要:本文从BIM的概念和内涵切入,对国内外BIM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提出了BIM应用的内容组成及分类方法。

关键词:BIM;BIM应用;应用分类方法

当前,国际上新兴的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 技术已成为建设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热点,BIM的应用价值已经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和行业的普遍认可[1]。BIM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使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工作效率得到普遍提升。自BIM产生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及应用不断加强[2,3]。但究竟什么是BIM应用、BIM应用的内容组成及分类方法是什么,是每个BIMer应该关注的问题。

1 BIM的概念和内涵

一谈到BIM, 专家们都会及时提醒客户, 我们介绍的BIM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而不是"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是利用数字模型进行建设项目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过程, 而不仅仅是我们要生产的那个产品(建筑物)的数字模型,虽然BIM模型也是BIM过程的成果之一[4]。随着BIM的出现和发展,对BIM的定义和解释越来越多,至今业界仍然没有给出BIM统一标准的定义解释。目前相对较完整的是美国国家BIM标准(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ing,NBIMS)的定义:"BIM是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为该设施从概念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在项目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和反映各自职责的协同工作"[5]。

综合国内外各种文献对BIM的定义,笔者认为BIM是模型结果同时又是过程,不过最终的落脚点是信息,是存储信息的载体,是创建、管理和使用信息的过程[4]。

透过BIM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BIM应用应该包含两部分内容,即BIM建模和BIM模型应用,其中BIM模型应用包含信息提取和信息应用两部分。

2 国内外BIM应用

BIM作为当前建筑行业的一种先进技术和工作方式,符合行业的发展趋势。BIM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手段和方法,而且其应用贯穿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为建筑产业带来了一次彻底的变革。那么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到底有哪些?美国buildingSMART联盟总结出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25种应用:现状建模、成本预算、阶段规划、规划文本编制、场地分析、设计方案论证、设计建模、能量分析、结构分析、日照分析、设备分析、其他分析、LEED评估、规范验证、3D协调、场地使用规划、施工系统设计、数字化加工、三维控制和规划、记录模型、维护计划、建筑系统分析、资产管理、空间管理/追踪、灾害计划。

我国BIM技术推广应用起步相对较晚,目前主要的BIM应用有:碰撞检查、设计优化、性能分析、图纸检查、三维设计、建筑方案推敲、施工图深化、协同设计、工程量统计、施工过程三维动画展示、施工方案优化、管线综合、虚拟现实、施工模拟、模板放样、备工备料、定义工作界面等[6]。

3 BIM应用的分类方法

BIM技术是通过建筑业应用软件程序来实现的,换句话说软件程序是实施BIM的技术基础[7]。但BIM软件应用并非BIM应用的全部。对比分析目前国内外BIM应用的特点、方式等,笔者将BIM应用分为如下几类:

(1)软件应用类:指通过操作软件进行相关应用。具体包括软件建模和信息提取,其中信息提取又分为直接获取信息(模型自带信息)和间接获取信息(通过软件操作模型模拟、分析等获取信息)。例如:现状建模、设计建模、施工图深化、设计优化等属于软件建模;场地分析、能量分析、工程量统计、碰撞检查等属于信息提取。

(2)信息应用类:指将通过软件应用获取的信息进行后续应用。例如:模板放样、施工方案优化等。

4 结语

BIM是深化建筑产业改革、助推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科学合理的进行BIM应用的分类有利于我国建筑业BIM应用深度和广度的提高,促使BIM在中国的应用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建平,李丁,林佳瑞,颜钢文.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2(371):10-17.

[2]何关培.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何关培,李刚(Elvis).那个叫BIM的东西究竟是什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何关培."BIM"究竟是什么?[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3):111-117.

[5]美国国家BIM标准第一版第一部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Buiding Science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Versional-Part1[R].

[6]何关培.《中国工程建设BIM应用研究报告2011》解析[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1):15-21.

[7]韩宁,牟茗,寿大云.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及其应用[A].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M].北京: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