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野生稻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2014-08-15吴琴斯郭春雨
吴琴斯 郭春雨
野生稻是栽培稻的始祖,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较高的研究、开发、利用价值,身上蕴藏着高产优质、耐寒抗旱、抗病虫等基因 [1]。野生稻资源中保存的栽培稻进化过程中丢失的优良基因,是栽培稻突破性育种的宝贵基因源。一个基因创造一个产业,一粒种子改变整个世界,在分子生物技术的今天,谁掌握种质资源优势,谁就掌握未来农业的优势。“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研究表明:野生稻资源中有56.0 %的QTL基因具有改良栽培稻特性的作用,含有提高栽培稻产量25.9 %的高产主效QTL基因 [2]。可见,作为人类粮食第一作物的稻种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性物质基础,野生稻则是关键中的关键。
玉林地处桂东南丘陵台地,总面积12838 km2,辖1区4县,代管1县级市。境内山地、丘陵、谷地、台地、平原相交错,尤以丘陵台地分布较为广泛。平原盆地占全市面积17.4 %,丘陵台占49.4 %,山地占33 %。其中,耕地面积19.02万hm2。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江河72条,年平均径流量133.47亿m3,水资源量为156亿m3。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1 ℃;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650 mm;光热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1795 h,无霜期长,年平均无霜天数为346 d。玉林这样的地理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生长发育。
1 玉林野生稻资源状况
玉林分布有2种野生稻,一种为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分布于自然村稻作区间的低洼地、沼泽地、水沟、荒水塘等水生环境;另一种为药用野生稻(Oryza officinalis),分布于自然村的山冲水沟、水塘、潮湿半荫蔽环境,范围为东经109°32′~110°52′、北纬20°38′~23°07′之间,海拔高度45~135 m。
普通野生稻形态类型比较丰富,有匍匐型、倾斜、半直立型等,但以匍匐型为主 [1]。现存野生稻分布点为24个,占原记载的42 %;但野生稻覆盖面积仅为原记载的27 %。在现存的31个分布点中,有世界连片面积最大的福绵野生稻保护区,以沼泽地为主,连片分布约20.18 hm2,其中的材料具有抗寒、抗涝、抗病、抗虫等优势。
药用野生稻主要分布在大容山南麓的山冲水沟、水塘等潮湿半荫蔽环境,现存药用野生稻分布点占原记载的47 %,覆盖面积不到原记载的30 %。表明玉林市药用野生稻原生境生态破坏较为严重,主要原因有砍伐树木、修路、开垦种植、清理水沟、挖塘养殖等。
玉林市仁东镇原有1.33 hm2普通野生稻,现仅存几丛;福绵镇横岭村、南江镇广思村、新桥镇新沙村等普通野生稻已经消失;北流市新圩、民安西乡塘野生稻地因垦田、挖鱼塘和过度放牧而破坏严重,野生稻仅余下几丛;陆川县乌石镇小河边野生稻分布点被开垦成稻田和修渠,破坏严重,野生稻仅剩数株。
2 野生稻资源濒危原因分析
为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促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大力开荒拓土,扩充耕地面积,把野生稻赖以生存的沼泽地、池塘和水沟或开垦为农田,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或建房舍、工厂,修公路、铁路、飞机场等,导致野生稻原生地遭受严重的改变或彻底的破坏,野生稻的生长和繁衍日渐困难,致使野生稻资源群落减少或消失。玉林市野生稻资源因大面积被毁而濒危,其中药用野生稻原记载的分布点84 %被毁灭,覆盖面积消失了91 %以上;普通野生稻原记载的分布点52 %被毁灭,覆盖面积消失了75 %。经过调查,造成濒危的原因主要是人类的开发行为,概括起来有以下5个方面。
2.1 农业开发用地
在玉林市有野生稻分布的乡镇,农民在野生稻原生地分布点开垦种水稻、清理水沟、挖排灌水渠、挖塘养殖等现象随处可见,这种农业开发行为给当地野生稻资源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如仁东镇和陆川县乌石镇就是典型的例子。
2.2 基础建设用地以及企业用地
随着玉林成为北部湾经济区“4+2”城市群之一,迎来了大量的投资,其中福绵镇被划为玉林市经济开发区,引入了水泥陶瓷和皮革产业(成为享誉国内外的“裤子之都”),在原有飞机场上扩建,征用大量的土地,导致野生稻资源原生地面积进一步缩小直至消失。
2.3 过度收割和放牧
野生稻是牲畜喜爱的草料,稻草也可作燃料。人们经常在野生稻原产地区放牧和收割野生稻,造成野生稻茎叶不断割切、践踏,不能正常生长、繁衍,大大地影响了野生稻的有性繁殖,也不利于种茎的绵延,致使杂草丛生,不利于野生稻与杂草竞争,导致野生稻群落减少,从而降低整体生存竞争力,大局群变小,直至消失灭绝。目前玉林市大部分野生稻原生地已经成为放牧场所。如玉林市南江镇广思村某养鹅专业户每年养鹅,且不断践踏;北流市民安西乡塘路边水塘野生稻原生地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牛、鸭、鹅在不断地采吃和践踏野生稻,加剧了野生稻资源的消失。
2.4 外来物种入侵
由于人类活动的破坏,野生稻原生地生境改变或破坏,引起外来种群侵袭,如在原沼泽地排水干旱时间过长或改为旱地,造就了有利于旱生或干湿生长的杂草的生态环境,旱生杂草迅速繁衍,使原有野生稻种群结构和性质发生改变,致使野生稻的生长优势下降,野生稻种将竞争不过其他杂草,其生存日渐困难,逐渐衰落以至消失。再者,外来物种如水葫芦、福寿螺等对玉林市野生稻资源的侵蚀危害也十分严重。如北流市新圩水塘与沼泽地整个水面已被水葫芦入侵覆盖,3700只鹅群每天到野生稻原生地采吃嫩野生稻,致使野生稻已经消失。
2.5 污染导致野生稻原生地质量恶化
玉林市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其中高岭土储量居广西第一,花岗岩、石灰石、莹石等储量也比较丰富。近十几年来,滋生了一批乱采滥挖、破坏矿产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掠夺资源矿产的企业和个人,造成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破坏农田生态环境,也大大破坏了野生稻的原生地,致使原生地质量不断恶化,野生稻生态环境不断变化,野生稻资源随之减少至完全消失。再者,大量水泥陶瓷和皮革产业的发展,尤其是皮革产业中化学废液的排放,对水体的污染相当厉害。福绵镇作为玉林的小工业城镇的发展战略,对于经济的发展无可厚非,但作为野生稻生长的沃土已经消失了,原生存的野生稻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和转移,资源损失严重。如福绵野生稻保护区附近的一家造纸厂前些年污染对野生稻生存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现在虽经改造,但污染的危险时刻存在着。endprint
3 玉林市野生稻资源保护措施
3.1 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及保护意识
目前,很多干部和普通老百姓并不认识野生稻,即使有部分群众认识野生稻,但并未了解其用途,野生稻常被误认为野草被随意毁掉或放牧牲口进行啃食。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当地政府通过文件、会议、电视、广播、报纸、标语等形式扩大宣传教育,农业相关部门利用好各乡镇的节、圩日开展有奖知识竞赛,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公众对野生稻资源的保护意识,让大家都来关心、保护好野生稻资源,确保我国野生稻资源的有源可利 [2]。
要使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都深刻认识到:野生稻资源是一种农业基因资源的宝库,如果野生稻资源消失,就意味着失去更多有潜在利用价值的基因资源,而这些又是可以造福我们和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资源,保护野生稻资源的多样性,就是保护好我们人类自己。市、县、乡、村级领导应参照森林法、动植物保护法,积极配合野生稻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对野生稻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减少了人为破坏的负作用。
3.2 保护和建设好福绵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
迄今为止,原生境保护野生稻资源被认为是最理想、最具长期性和安全可靠的保护方式。建立原生境保护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意义:一是确保了野生稻资源能得到安全保护;二是在自然生态环境下,促使野生稻遗传多样性更好地演变、进化;三是促进了野生稻资源保存以及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四是通过资源整合,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产出效益。广西福绵野生稻原生境保护区如果能建立和完善,对于濒临灭绝的野生稻来讲,是一种福音。其地理位置正好处在北回归线带范围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且交通便利,有利于玉林农科所就近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普教育。
3.3 加强与国内国际的合作
玉林野生稻资源非常丰富,须更进一步考察、搜集、评价、保存与利用,而这些方面的研究需要涉及多学科专业知识,因此很有必要在广西区内组织相关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进行学科间的协作。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境外先进技术和经验。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的建立是一个好的开始。
进行异位保存。目前,许多国家都在采用此方法进行种质资源保存,因为它能进行大量保存、方便管理、集中研究、快捷的利用分发。根据玉林市野生稻资源的分布现状和特点,建议按不同种自然居群进行取样收集,把收集回来的材料经过大田种植、形态观察、整理后进人国家种质南宁野生稻圃保存。
另外,建议在福绵野生稻原位保护区建设中新辟一块地进行复份保存,这样会更理想、更安全。
参考文献
[1] 庞汉华,陈成斌.中国野生稻资源[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4.
[2] 梁世春,陈成斌,杨庆文,等. 广西桂平市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943-9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