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农业远程教育探索与思考

2014-08-15汤文娟

农民科技培训 2014年8期
关键词:潜江专家农民

汤文娟

当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正在湖北省农村全面推进的时候,另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也在穿乡进村向农户伸展。这就是以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为目的、以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民科技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由省农业厅主管,省农广校主办,于2007年12月开通运行,主要服务于全省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农业技术远程视频咨询,具有农业视频点播、远程教学、网络直播、网上农业课堂、专家视频咨询、农业专家博客、媒体资源共享等多种功能。现已在潜江、宣恩、宜都、赤壁、浠水、洪山、东西湖等市县区建立农业远程教育网地方分站,并在镇乡村、农户和农业企业设立终端接收示范点500多个,覆盖10余万宽带网用户。这张依托农业系统人才优势和信息技术优势编织的高科技网络,正在荆楚大地上徐徐铺开。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领导对此有8个字的高度评价:“湖北首创、全国最好”。近期笔者到潜江、宜都两地作了一次调研,结果是三句话:一所干部和群众喜欢的学校,两地可以推广的经验,加快发展的建议。

一所干部和群众喜欢的学校

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开办时间虽不长,但技术成熟,功能强大,效果明显,适合农民朋友的“口味”,深受基层干部和农民朋友欢迎。

给农民最大的好处是极大方便了他们解决生产难题。“请问胡老师,我家蔬菜大棚的辣椒大量掉花掉蕾,怎么办?”4月11日, 潜江高石碑镇农民孙军民坐在自家电脑前,通过网络视频向远在城区办公室的专家咨询问题、展示辣椒病株。辣椒专家胡德风听了他的问题、查看了病株,确认是病害,开出“通风降湿,用农利灵、速克灵防治”的药方。孙军民照着实施,一周后,掉花掉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挽回了损失。

以往遇到生产难题,孙军民怎么找专家呢?他要搭几十里路的车到市农业局去找专家,有时为一个小毛病要跑好几趟。孙军民是个种辣椒的大户,跟对口的专家有些熟了。如果是一个普通农民,哪会进城去请专家,哪里又认得谁是专家呢。

现在不同了,潜江农业远程教育网上有18名专家轮流值班,通过网上视频为农民“面对面”地答疑,像孙军民这样的咨询几乎天天都有,高峰期日咨询200多人次。农业局还为专家视频咨询制定了服务标准,也即“四性”:一是及时应答,确保咨询的时效性;二是准确应答,确保咨询的权威性;三是有针对性应答,确保咨询的实用性;四是全方位应答,确保咨询的完整性。最终确保了潜江农民不需进城,专家不用下乡,农业技术难题,通过网络视频解决。

给事业最大的好处是加快了农业科技推广步伐。传统的推广农业科技办法是“三通过”:通过文件下发、会议传达、领导讲话;通过现场会、培训班、黑板报、广播车;通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释疑解惑。对比这些传统的办法,农业远程教育优越性明显,至少有四个特点,总结起来是四个字,即“快、新、广、全”。

“一快二新”,因快而新,又新又快,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一出来就可以上网传播,“一篙子就捅到底”,直接“捅”到村里和农民桌上去了。“三广四全”,“广”是传播广泛,网上发布,全省共享,传统教室中授课一位授课教师最多给几百个人讲,在网上,一位老师可以给一千人、一万人讲。“全”是内容全面,点开湖北农业远程教育网,功能齐全,内容丰富。有各种各样的农业信息,有门类齐全的农业节目,有教师在网上讲课,有专家在网上答问,还有十分时髦的“博客”。“博客”的人气特别旺,有的博客被点击了上万次。网站开的栏目就有20多个,比如: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政策法规培训、精品网络课程、特色产品专题、农情农事专题、现代农业展示中心、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棉麻技术、粮油技术、土肥技术、种子技术、蔬菜技术、能源技术、植保技术、病虫情报、农资信息等,基本把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包括了。据统计,仅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这一块,就有1万多分钟的节目。

这就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推广的新模式、新平台,并且它正和传统的“科技人员到户、良种方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相嫁接。对此,当了几十年基层干部的潜江农业局长张友平深有感触地说:农业远程教育方式推广农业科技是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的完美结合,使科技的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使专家的知识在没有边界的网络中能够被更多人共享。

给队伍最大的好处是加快了农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湖北省基层农业技术员面临着年龄与知识“与日俱老”的状态,如何让省农技队伍“与时俱进”,农业远程教育网正当其时地发挥了作用。有了农业远程教育这张网,加快了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因为要上网解答农民的问题,问题在不断涌现,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问题是多方面的,知识面也必须相应有所拓展;问题解答不能停留在网上,而是要经过实践验证的,必须把理论知识和本地实际相结合,才能开出适合解决本地问题的良方、才能让群众满意。

给农村工作最大的好处是改进农村管理和农业指导的方式方法。一是让服务更靠前。领导也需要在网上解答农民提出的农村政策问题,也需要在网上了解农民在想什么、急什么、疑什么,让服务更直接更有效。二是让决策更具科学性。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收集干部群众和专家的意见,作出决策,实行过程监督,最后结果反馈,这些都可以在农业远程教育网上展开。三是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更强。去年年底,湖北省遭受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农作物毁损严重,有关部门及时在远程教育平台上开办“农业部防寒抗冻和灾后恢复生产技术指导”专栏,有效支持和指导了湖北省的抗灾工作。进入水稻病虫害防治关键期,网站快速反应,第一时间推出“水稻病虫害防控”专栏,连线农业专家,介绍稻飞虱等虫害防治措施,该专栏已被访问点击近万次。

两地可以推广的经验

潜江和宜都是建立分站最早的两个地方,也是办得最好的两个地方。他们的做法说起来也简单,也好学。笔者援引他们介绍的四句原话:

“看准了就上”。为什么要上,宜都市的领导说:“看准了”。他们原来对农业远程教育网络也不熟悉,但打开网站一看,亲自体验一下,立马“一见钟情”,感觉这正是农村工作的同志们多年来期盼的新方式、新手段。潜江上这个项目全省最早,副市长郭平说这是“逼上梁山”,怎么叫“逼”,他讲了“四化”:一是体制发生变化。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把农技站改出了事业单位和财政系列,逼进了市场,一些人一时间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改革后的潜江市农业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全市在第一线从事种植业技术公益性推广人员仅为141人,每个技术人员要服务0.5万农民、0.7万亩耕地,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和农民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二是队伍趋向老化。市乡农技部门没有一个80后大学生,整个队伍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三是农村科技整体实力弱化。科技入户对象发生了重大变化,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留下老弱病残在家里,接受科技的兴趣和能力在下降。四是新技术推广淡化。一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被束之高阁,放不下来,推不开去。如此“四化”,逼着大家寻找新的途径。endprint

“舍得拿钱搞”。为搞农业远程教育,潜江投入20多万元建成市级农业科技信息咨询中心,配置两间办公室、一个网络服务器、三台电脑以及视频咨询所需设备;乡镇农业科技信息咨询站各配置一间咨询室、一台带摄像头的电脑和语音视频设备,并接通宽带。宜都建地方分站平台也投了十余万元,是开销较少的,因为他们的农广校有很多现成的设备可以用上去,房子、电脑、摄像机是原来就有的,只是增加了一些小设备,应用了一套软件系统。宜都市农业局局长、农广校校长李平说,对比做楼房、办学校、专家天天开车下乡,这笔投资实在微不足道,但也要舍得拿出来。

“管就要管好”。 各级主体应明确责任,应依靠制度管理。潜江市制订了三大制度:一是专家管理制度。18个专家都是本市顶尖级的农业人才,有的还是一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专家轮流在市中心挂牌值班,保证中心天天有人值班。查岗制度也很严。市领导和校领导坚持每个星期查班,查岗更有老百姓,网上提问没人回答,电话打进来没人接,老百姓是要投诉的。二是站点管理制度。镇乡村设立接收点是有条件的,要经农业局审批,符合条件才能办。站点管理还是动态的,年底要对接收点考核,主要看“三率”:上线率、咨询率、覆盖率,做得不好的要取消资格。三是材料管理制度。网络资料来自四个方面:网上下载、专家投稿、《潜江农业》、报纸资料,哪些能上哪些不能上,有专人监管。

“培训很重要”。培训分两个层次,一是培训专家。专家只是某个领域的行家,不一定会用网络讲课,所以首先要培训他们怎么使用网络。通过培训专家们普遍有了三个变化:从不会打字到会打字,从请别人代做课件到亲自做, 从不懂博客到人人办有博客。专家们掌握了网络技能,他们的专业就像长出了一对翅膀,飞得更快、飞得更远。二是培训接收点的技术员。技术员不仅要自己掌握网络技能,还要通过网络为农民就近提供服务。宜都、潜江两地都组织了多次技术员培训班。据笔者调查,他们的技术员都基本能胜任。

总结宜都、潜江两地经验,有如下四条值得推广:

一是坚持公益性。两地都将农业远程教育项目定位为公益性事业,而不是营利性项目,政府买单,农民免费,让农民没有任何负担地得实惠。因为当前农业还相当薄弱,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民还比较贫困,无论是教育培训,还是科技推广,政府投入应是主导方式。

二是领导重视,专班得力。这点在两地集中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领导思想解放、意识到位,宜都、潜江都是由农业局一把手亲自抓远程教育项目。二是经费投入有保障,潜江的直接投入是20多万元,宜都由于使用了市农广校的部分设备,只投入10余万元,相比较其他信息化项目或农民培训项目,这些投入虽然很少,但对经费一向紧张的农业系统还是比较难得的。三是组织管理有力,工作机制明确。两地都成立了农业远程教育领导小组,一把手分管,农广校具体承办,落实建设资金,落实责任人员,明确工作指责,从而确保远程教育网建得起来、用得下去。

三是重视网络内容建设。网络内容建设要围绕农民的需求,要想农民所想,满足农民所需。所有节目要符合当地的农业特色,适合当地农村情况;要尽量采用视频节目,让农民看得懂、学得会。比如宜都主推柑橘种植,潜江则主推龙虾养殖和水稻种植。

四是加强远程教育示范点建设。示范点是远程教育网的接收终端,是为农民就近提供网络服务的基地。两地探索出一条建设示范点的新路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即把示范点建在乡镇农技站、农资店等服务网点,并授予示范点牌匾;成为示范点,可以促进服务网点的生意,服务网点也愿意购买电脑、宽带等设备。潜江农业局建立了60多个示范点,覆盖了所有乡镇。

加快发展的建议

顺应网络时代发展需要,高度重视农业远程教育事业。网络化、信息化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传统农业要实现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广泛应用信息网络技术是必然选择。以推广一项农业技术为例,传统的方式是“专家下乡”、“到田间地头”,“专家下乡”的成本费用大,培训的人数也有限。专家通过网络来推广只需要做个课件、录个节目、坐在办公室里回答网上问题就可以了,没有交通费、通讯费、招待费、住宿费、印刷费等,并且接受培训的可以是一千人、一万人、也可以是十万人。

创新农业远程教育事业投入机制和运行模式。农业远程教育是公益性事业,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每个县每年投资几万元就能让农民受大益。每年省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市县财政提供配套,并引导大专院校、企业等社会力量投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农业远程教育平台的运行管理,要充分发挥农业系统优势,尽快建立省级和地方农业专家库,要引导农业企业、科研院所利用网络平台服务农民,要支持乡镇农技站、农资店、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组织、村委会等建立远程教育示范点,要逐步引入市场化机制,探索可持续发展途径。

明确农业远程教育网络是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平台。湖北省农民整体受教育水平、劳动技能水平还不高。据统计,农民中真正能够掌握农作物常规技术的劳动力只占 41.3%,掌握l~2门特色种养技术的仅占2.3%,熟悉l~2项农业新技术的不到5%。农民对许多新技术、新模式听不懂、想不通、学不会。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水平也偏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只有50%左右。农业远程教育网络在湖北省的实践证明,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转移农民、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建议整合全省各类农民培训、农技推广项目资源,将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现代的网络培训手段相结合,把农业远程教育网络作为湖北省农民培训、农技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

把农业远程教育作为全省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农业远程教育和农业信息化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远程教育推动信息化,为农民提供了信息网络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应用网络的技能,丰富了农业网络内容,增强了农民上网的动力和兴趣。农业信息化,为农村提供了电脑等硬件设备,开通了宽带等网络环境,也有利于远程教育发展。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全省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示范体系的意见》、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远程教育网络平台建设的通知》等文件均对全省农业远程教育、农业信息化、农技推广网络体系等作出重要部署,落实这些文件的指示精神,将为创办一所属于湖北农民的网络学校,铺设一条适合湖北农村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奠定坚实基础。endprint

猜你喜欢

潜江专家农民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致谢审稿专家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Epilogue
请叫我专家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致密油藏特征及成因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